在乡镇卫生院党支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学习会上的党课讲稿“为什么要学、如何学深学透、学了如何干”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乡镇卫生院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乡镇卫生院党支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学习会上的党课讲稿“为什么要学、如何学深学透、学了如何干””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镇卫生院党支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学习会上的党课讲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作为基层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党员,我们学习这部著作,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寻找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汲取服务群众的"源动力"。下面,我将围绕"为什么要学、如何学深学透、学了如何干"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学--把握时代脉搏,筑牢思想根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对于我们卫生健康工作者而言,学习这部著作,至少有三重深远意义。
第一,这是把握"国之大者"的必然要求。书中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更是全体人民共同健康、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1,再多0也没有意义。我们〔*〕镇卫生院服务辖区近万群众,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最朴素的民生期盼。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如果我们对"国之大者"心中无数,就可能陷入日常事务的琐碎,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第五卷,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卫生健康事业的战略地位,明白我们每一次诊疗、每一次健康宣教,都是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都是在筑牢民族复兴的健康基石。
第二,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初心呼唤。"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回想疫情防控的日日夜夜,正是这一理念指引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护佑生命。当前,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卫生院正在创建二级综合医院,20xx年服务门诊超10万人次、住院8000余人次,这些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个个期盼的家庭。学习第五卷,就是要不断重温"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将"人民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一位走进卫生院的患者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第五卷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教给我们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卫生健康领域,风险无处不在,小到一次医疗差错,大到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可能对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我们承担着辖区21个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任务,是基层疫情防控网的第一道防线。学习第五卷,就是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我们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应急预案?如何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识别和快速处置能力?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防范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只有学懂弄通书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才能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牢牢守护住〔*〕镇百姓的健康防线。
二、如何学深学透--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知行合一
学习不能浮于表面,必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要做到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原原本本学,在系统把握中求"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书中可能没有专门讲"乡镇卫生院怎么发展"的章节,但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系统观念、问题导向、法治思维等,对我们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会用系统观念看待我们的"二级医院"创建工作,它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人才队伍结构的全方位提升。我们要学会用法治思维规范我们的诊疗行为,严格遵守核心制度,保障医疗安全。只有沉下心来,逐篇研读,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要义,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二,坚持联系实际学,在对照反思中求"透"。理论的威力,在于与现实的结合。我们要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自我剖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可以对照反思几个问题: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年均开展600余台住院手术,诊疗病种180余种,我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还有没有提升空间?对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我们的就诊流程是否足够优化?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医是否方便?对照"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们管理着大量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们的健康管理是停留在数据录入上,还是真正做到了有效的随访和干预?镇外就医率达40%,这既说明我们的辐射能力,也反映出我们还有短板弱项。带着这些问题去学,去书中寻找答案,学习才能入脑入心,才能真正把理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第三,坚持创新方式学,在交流碰撞中求"活"。学习不应是枯燥的"单向灌输",而应是生动的"双向互动"。支部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比如,举办"读书分享会",让每位党员结合自己的岗位,谈谈对某一章节的理解;开设"微党课",让青年党员走上讲台,用鲜活的语言讲述学习心得;还可以把党课搬到田间地头、搬进村卫生室,结合一次下乡义诊、一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讲解如何用新思想指导基层实践。通过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让理论学习"活"起来、"火"起来,激发全体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内生动力。
三、学了如何干--聚焦主责主业,书写实干答卷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我们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镇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重点要干好三件事。
第一,聚焦能力提升,当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我们的根本职责是治病救人。学习第五卷,就要落实到提升服务能力上。一方面,要精研医术。我们要紧盯医学前沿,积极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特别是针对我们服务区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要形成特色专科优势。我们要鼓励党员骨干在疑难病症诊治、微创手术等方面勇挑重担,带动全院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实公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们的"主阵地"。我们要拿出"绣花"功夫,做细做实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控制、孕产妇保健、儿童免疫规划等工作。党员同志要带头包片、包村,深入群众家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服务温暖民心,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群众的获得感。
第二,聚焦服务优化,架起医患的"连心桥"。医疗服务,技术是基础,服务是温度。我们要把书中蕴含的为民情怀,转化为优化服务的具体行动。要在改善就医体验上出实招,简化就医流程,推行预约诊疗、智慧支付,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要在人文关怀上用真情,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耐心的解释,一个搀扶的动作,都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支部可以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组织开展"红色健康轻骑兵"志愿服务活动,定期深入偏远村寨、养老院,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送医送药。我们要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健康指数"和"满意指数",让卫生院成为一个既有技术精度、又有服务温度的地方。
第三,聚焦党建引领,激活发展的"动力源"。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一要筑牢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要锤炼过硬作风。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的立身之本。要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党员同志要带头遵守职业道德,廉洁行医,维护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三要建强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关心关爱青年医务人员成长,实施"青蓝工程",让老党员、老专家做好"传帮带",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我们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同志们,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我们提供了前行的指引。让我们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强担当、勇作为"的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为守护〔*〕镇万百姓的生命健康,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