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精神病医院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上的讲稿

云海 分享 时间:

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的主题党课上,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弘扬爱国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坚定信念,共筑和谐社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精神病医院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上的讲稿”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精神病医院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上的讲稿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也就是2025年9月26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就在二十多天前,举国上下共同纪念了一个无比庄严、无比重要的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想必大家的思绪,还时常会回到9月3日那天,回到北京〔...〕广场那场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盛大阅兵式上。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礼炮,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那一个个坚毅挺拔的身影,无不在向世界宣告:80年前,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驱散了黑暗;80年后,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今天这堂党课,就让咱们一起,循着历史的足迹,感受胜利的荣光,思考今天的使命。这既是一次回望,也是一次展望;既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

一、烽火忆当年,铁血铸山河

回望80多年前,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那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岁月,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到1937年卢沟桥的枪响,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着华夏大地。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南京屠城......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是刻在民族记忆里永不磨灭的伤疤。短短六周,30万同胞在南京惨遭杀戮,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30万个破碎的家庭,是国破家亡的血泪控诉。侵略者妄图用屠刀和烈火,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但他们算错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打不弯、压不垮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四万万同胞没有选择屈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无论何党何派,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

在正面战场,淞沪会战的惨烈、台儿庄的捷报、武汉会战的坚守,国民党爱国将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阻击日寇的第一道长城,粉碎了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叫嚣。

而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类人民抗日武装,像一把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让侵略者处处挨打、寸步难行。

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想必大家都听过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在零下四十度的东北密林里,他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数日,弹尽粮绝。牺牲后,残忍的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里面只有未能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还有巾帼英雄赵一曼,面对日军的酷刑,她坚贞不屈,在给儿子的遗信中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这些英雄的名字,以及更多无名的烈士,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永远的精神丰碑。

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代价,终于在1945年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这一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抗战,牵制和消灭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二、雄师展新貌,强国启新程

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9月3日,在〔...〕广场举行的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和盛大阅兵式,就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对未来最郑重的宣示。

那天的场景,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通过电视或网络直播看到了,那种震撼和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整个仪式流程严谨而庄重,充满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首先,是"铭记"与"传承"。阅兵式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当礼炮鸣响80声,寓意着胜利80周年;当仪仗队护卫着国旗走过,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节点上。此次阅兵的一大亮点,是首次设置了"抗战老兵方阵"。当那些满头银发、胸前挂满勋章的耄耋老兵,乘坐着阅兵车缓缓通过〔...〕时,当他们颤巍巍地举起右手敬礼时,那一刻,时空仿佛交错。今天的和平与强大,正是对他们那一代人浴血奋奋战的最好告慰。许多受阅方队,都来自于抗战时期的英雄部队,他们高擎着战功卓著的荣誉旗帜,传承着"红色基因"和英雄血脉。这种"时空对话"的形式,让历史与现实交汇,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士兵的身上熠熠生辉。

其次,是"实力"与"自信"。阅兵式上,一系列新型装备首次亮相,从陆地猛虎到空中雄鹰,从信息作战到战略打击力量,琳琅满目,威风凛凛。这些"大国重器",集中展示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背后,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跃升。想当年,我们的先辈们用"小米加步枪",靠着大刀长矛和血肉之躯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殊死搏斗。今天,我们拥有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强大能力。这种展示,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在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

最后,是"和平"与"未来"。纪念战争,是为了更好地走向和平。整个阅兵仪式的主题,始终贯穿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条主线。最后数万只和平鸽和彩色气球飞向蓝天,那个画面寓意深远。它告诉世界,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比任何人都懂得和平的珍贵。我们举办阅兵式,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所以说,这场阅兵,阅的是军队,更是国威;展的是装备,更是自信;扬的是军魂,更是民族魂。它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居安当思危,鉴往以知来

同志们,当我们为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感到庆幸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并非一片太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果实,以及由此建立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挑战之一,是新法西斯主义和极端思潮的沉渣泛起。在世界的一些角落,排外主义、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思潮有所抬头。一些政治势力为了自身利益,公然美化侵略历史,篡改教科书,否认甚至粉饰战争罪行。这种历史修正主义的危险倾向,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公然挑衅,是对人类良知和正义的严重践踏。这种现象警示我们,反法西斯斗争的硝烟并未彻底散尽,维护历史真相的斗争依然长期而艰巨。

挑战之二,是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当今世界,个别国家固守冷战思维,大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动辄"退群"、"毁约",肆意挥舞制裁大棒,严重破坏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合作体系。这种行为侵蚀了国际社会合作互信的基石,加剧了地缘政治的紧张和冲突风险,给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挑战之三,是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必须依靠全球合作。然而,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却在加剧,使得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变得更加困难。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80年前的胜利告诉我们,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恩赐的,而是靠斗争、靠实力、靠团结赢来的。今天,面对这些风险挑战,我们更要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战略的定力。

四、精神传薪火,奋斗践初心

说了历史,谈了现实,最终还是要落到我们自己身上。作为〔...〕市精神病医院这个基层单位的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如何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对于院党委和各党支部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把抗战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建设的"必修课"。抗战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情怀;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力量;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咱们的党组织,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系统地组织党员学习抗战历史。不只是看几部电影、读几篇文章,更要深入研讨,把这种精神内核讲清楚、说明白。比如,可以组织观看今年的阅兵式回放,结合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谈谈从"缺医少药"到"健康中国"的巨大变迁,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国家强大带来的民生福祉。

二是要把抗战精神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源"。精神病医院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和挑战性。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治疗周期长、见效慢,有时甚至会面临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甚至是人身安全的风险。这恰恰需要我们拿出抗战时期那种"愈挫愈勇、坚忍不拔"的劲头。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关心关爱好每一位职工,特别是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同志们,帮助大家疏导压力、解决困难,营造一个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当遇到难题时,大家想一想,比起当年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是要把抗战精神落实在为民服务的"试金石"。抗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医院,这个"人民"就是我们的每一位患者。党组织可以牵头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比如设立"党员先锋岗",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带头冲在前面。可以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为贫困患者、特殊家庭提供延伸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这本身就是对"一切为了人民"这一初心的最好践行。

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党员,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又该做些什么呢?我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思考。

首先,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医疗工作,尤其是精神卫生领域,需要深厚的专业积累。就像当年的抗日根据地,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积蓄力量。年轻同志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毅力,沉下心来钻研业务,刻苦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要心浮气躁,总想着走捷径。把基本功练扎实,把专业能力提上去,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服务患者的最大底气。

其次,要有"敢啃硬骨头"的锐气。抗战中,无数英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硬骨头",比如病情复杂的患者、沟通困难的家属、需要创新的治疗方案等等。年轻党员要发扬斗争精神,不回避、不退缩,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前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常怀恻隐心"的温度。我们的患者,他们不仅仅是病历上的一个个名字,更是一个个渴望被理解、被关爱的灵魂。抗战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作为医者,更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多一点耐心倾听,多一点微笑鼓励,多一点人文关怀。你的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可能就会成为点亮患者心中希望的一束光。要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赤诚,最终都转化为对人民、对患者的大爱。

同志们,80年前的胜利,是一座丰碑,镌刻着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光荣。80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更觉使命在肩。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让咱们把从抗战历史和胜利日阅兵中汲取的磅礴力量,转化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事业中去,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69 5121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