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作文优选(优推3篇)
故乡如一幅静谧的画卷,山水相依,田野辽阔。四季更迭,乡音绕耳,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交织成温暖的记忆,令人心驰神往。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故乡的作文优选,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故乡的作文 篇1
故乡是一条弯弯的小河,载着游子无尽的思念流淌着奔向远方;故乡是一首悠扬的歌,发出嘹亮而清脆的声音;故乡是一把撑开的大伞,庇护着他的孩子们。
从古至今,多少贤人雅士都在歌颂和怀念着自己的故乡。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惆怅,有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有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急迫。这些诗人都是那样的思念着自己的故乡。
小时候看到古人们有关故乡的诗句时就觉得有一丝不解,一个故乡用得着这么思念吗?还说什么“欲断肠”之类的话,着实有些夸张了吧,可是,长大了些再去品味那些古诗,真的是感觉很亲切了。
初中结束以后我就到外地去读高中了,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让我开始畏惧高中生活,感觉高中生活不太容易了,也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很久以后才发现,原来我是想家了,想家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那时候的家就是一个你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了,你只有每天想,夜夜想,有时候独自一人躺在被窝里流泪,只要看到有关家乡的一切都觉得是宝贝,要拼命去维护,这便是我的思乡情。家乡原来这么令人快乐,家乡现在于我而言就是最美的神话,是我疲惫心灵的一丝慰藉,也是我骄傲的资本。
有些人说“故乡变异乡”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故乡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是你生命的摇篮,故乡再怎么改变,他都是故乡,是一个你终生难以忘怀的地方,是你说起来就面带微笑的地方,是你心心念念的地方,无论故乡怎么变,你还是你,你只有一个故乡。
故乡是一个恋人,时时陪你左右,给你温暖和安慰;故乡是一杯茶,清新自然。
故乡的作文 篇2
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曾经提到:“文化的最终形式是寻找灵魂的故乡或者是寻找有故乡的灵魂。”中华文化的最终形式是让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国人在触摸到汉字的那一刻时,心底涌起的皈依感和柔情。在故乡遥不可及时,文化就是精神的故乡。
中华文化是所有中国人或者说是所有生长着中国式情怀的人的精神故乡。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华文化?那么我的回答是:西方海洋文明是征服、自由和激荡;古巴比伦文明是固守、敬畏和恐慌;古埃及文明是神秘、庄重和天谴,而中华文明则是一种否定征服的平和,是一种从未恐惧过的安逸,是一个不敬神明、不尚宗教却又顺天致性的复杂。西方、巴比伦、埃及在人类文明的地图中各有形状,但当削去了它们,剩下的那个逐步清晰的轮廓就是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其实并不深奥。它的意义就在你我身边。它的意义是你身在异国时看到一轮明月时鼻腔涌起的酸涩;是听着奥西鹦鹉“呜喳喳”喧闹时想起杜鹃啼血的痛彻心扉;是处于纽约巴黎触摸着现代建筑脑中闪现出的秦砖汉瓦的孤寂;是在维也纳聆听着华丽交响乐耳边萦绕的羌笛古琴的凄清与孤傲。文化就是这样,当你拥抱他的`时候,并没有多么翻涌不迭的激情;离开它的时候,内心中的空虚与寂寞便会像潮水一样把你淹没,痛苦得窒息。这是亡国之痛,更是思乡之痛,思念的是精神的故乡。
作为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可能浅薄,却来自于天性,更来自于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九零后的生活张扬、自信,但面对“中华文化”这个古老的命题总会皱一皱眉不屑一顾,把它当成政治包袱。在这里我真想呼吁一句: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中华文化远不止是古文诗词,它更是你的人格、你的习惯、你的谈吐和你的哀乐,是你的精神故乡。请善待自己的故乡吧!
中华文化是所有濡养其中的中国人精神的故乡。它是灵魂的故乡,也让中国人种成为了有故乡的灵魂。我真庆幸,我血液中烙印的是中华文明,我的灵魂有故乡。
故乡的作文 篇3
久居异乡,站立在都市的街头,望着川流不息往来的车辆和人群,一股乡愁袭上心头,纵然怀想起故乡的山路。
地处高山林立,群峰突兀,山路狭长的故乡,山路陡峭,路面凹凸起伏,除盘山一些路段稍稍平缓外,余下的都是曲折蜿蜒。山路纵横阡陌崎岖逶迤,似羊场如丝带缠绕在村庄,似蛇形如绸缎镶嵌于山间,连着村庄、山梁、牧场,延伸到山外,牵着客乡游子的心,直到尽头。
行走在儿时的记忆里,乡间的小路早已储存在脑海。由于高山阻隔,交通工具无法通行,山路的长度,只能用脚步一一丈量。春天,乡间小路,杂草丛生。小草不畏岩石努力从夹缝中向上伸展,嫩嫩的绿绿的,临风微微,延绵不绝。夏天,一簇簇烂漫的山花把寂静山路装扮得姹紫嫣红。山路本是难走,遇泥泞更难行,一不留神就会滑倒,弄得满身污泥,时常把衣裤蹭破把肌肤刮伤,疼痛难忍。行走其间常常扶着路边的.岩石缓步行进,或杵着拐杖踽踽而行,或赤脚泥泞漫步。秋天,野果飘香四溢,野花迎风招展,狗尾草临风摇摆,十分惹人。清晨,小草露珠满身,穿行其间鞋面和裤腿被浸透,有些恼人,但毫无选择。
时空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间穿越,随之故乡迎来改革强劲的春风。昔日通往山外的人行马驮路变成了砂石路,摩托车、农用车来往穿梭。从此,路不再羊场,径不再小道。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山依然是那座山,砂石路却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现代交通工具穿梭往来,十分便捷。从此,雨天路不再滑,晴天汗不再淌,村民不再苦于出行,愁容不再露面。寂静的山村从此融入了现代韵味,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天命之年,光阴远去。岁月被故乡的小路分割,无法复原。咀嚼时光,回味故乡巨变的山路,宛如我成长的苦旅。从十年寒窗求学苦读之路,到二十余载不平履职之途,行色匆匆,感触颇多,一切都如过眼烟云,荡然无存。如今,虽身处他乡,心依旧在故乡的山路上行走。回望艰辛来路,收获满满的希望。仰望漫漫长路,我将不断求索。
我向往都市生活,更怀想故乡的宁静与安详。
上一篇:童话的作文【优秀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