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观后感【范例9篇】
影片深刻揭示了历史与人性的交织,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追寻,令人深思与反省。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天安门》的观后感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1
《我爱北京天安门》是一部以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执着努力为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很好看。今天,学校就组织我们观看了这场电影。
电影中,原本来宝爷爷是堪小庆和他的小伙伴的恶作剧对象,但后�
电影中每一位主人公都有他鲜明的特点,而让我感动最大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可亲可敬的精神。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坚持为理想而奋斗。
看完这部电影,那电影里无邪的笑容和纯真的歌声还在我耳边久久回荡,为了天安门前的合影,为了给同学们承诺的诺言,小主人公们都可以战胜一个个困难,努力做出这张合影,完成他们要去天安门的理想,那我们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我们是新时期的新一代,更应该朝向梦想的地方,不懈努力、坚持奋斗,努力争取像那些电影里的朋友一样,实现自己的愿望、梦想!
贺拉斯曾经说过:“被克服的困难才是胜利的契机”,我们不光要朝着梦的方向前进,更要去除这路上的无数荆棘,战胜这些实现梦想的阻碍。只有战胜这一切困难,我们才会获得实现梦想的契机,才能一步步离我们的梦更近。“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这部电影正式将主人公们这种勇于战胜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给完完全全地展露出来了,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精神,好好读书,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将来才有可能实现自己期望已久的梦想!
电影早已放映完毕,可那首幼儿时期就一直传唱的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依然回旋在耳边,这一次,熟悉的歌声又有了不同的含义!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2
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以前,我在电视上多次看到过,那种场面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激动不已。可亲眼目睹,并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这样的气氛场和面,我却一直没遇上这样的机会,这次北京之行,终于让我圆了这个梦。
看升旗的头一天晚上,为了第二天能够早起,我早早地就休息了,担心误了时间,我还反复叮嘱同行的田伯伯一定要提早地叫醒我。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被按时叫醒,妈妈以及一同来京的阿姨,彭程小弟弟他们都还在呼呼大睡,我和田伯伯俩人就出发了。
大约步行了半个多小时,我俩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虽然天还只有蒙蒙亮,可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山人海。“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想不到来看升旗仪式的人还这么多。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抢占到一个有利位置,耐心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天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终于,从广场的对面走出了十几个解放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我们走来,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戴着雪白手套的手中握着钢枪。一眼望去,他们一般的个头,一样的神情,一样的穿戴,听说他们都是从部队中百里挑一地选拔上来的,难怪这么地整齐划一,简直就好像是用一个解放军叔叔“克隆”出来的这么一支整齐的队伍似的。
一会儿,战士们围在了国旗的周围,从他们中间走出两个升旗手,来到了旗杆下方的升旗台。他们把鲜艳的'五星红旗,用非常规范的动作展开,升旗开始了!
伴随着国歌响起,国旗徐徐生起来了,就在这同一时刻,天边一轮红日也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国旗与太阳一同上升,一起争辉!
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庄严地向国旗敬礼,不知不觉中,我也举起右手郑重地向着国旗敬礼。这是多么庄严、神圣而又令我激动万分的场面啊!
望着那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仿佛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像一条东方巨龙正迎着朝阳腾空而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多么的骄傲和无比自豪啊!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3
上周星期六,我和几个朋友去步步高的横店电影院看了《我爱北京天安门》,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是我们湘潭人拍摄的,有的小演员还是我们学校的哩。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南方的一偏远小镇,一群孩子放学后经常在来宝爷爷的小店里玩水、滚铁环,总是捉弄来宝爷爷,生活得很快乐。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叫小庆的孩子,沉迷在相片洗印中。国庆前夕,他想为全班同学做一张站在天安门前的相片,他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后来在来宝爷爷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电影很好看,最让我感动的是小庆他们为了实现梦想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学照相,小庆给来宝爷爷捉鱼、打酒、做饭、扫地,后来来宝爷爷生病了,小庆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终于来宝爷爷被孩子们的热心和友谊感动了,就和孩子们一起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一张孩子们站在天安门前的相片。
看到电影中的小庆,我想起了自己。以前我参加了的兴趣班,本来舞蹈老师说我的舞感很好,很有潜质, 我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往往是能做到什么样子就做到什么样子,遇到一点困难,就把它抛在一边不管了。和小庆比起来,真是差远了。今后我也要像小庆一样,为梦想而奔跑。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电影虽然结束了,但这优美动听的歌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4
天安门广场,古往今来,多少国家领袖驻足于此;年复一年,多少军人踏着方正步走过长安街;日又一日,多少游客为了瞻仰国旗之美不惜挤破门槛,踏平了广场上一块块墨色的砖……中国的核心,万民的圣殿,每天太阳升起,广场中央的旗杆上,都有那面五星红旗;她缓缓上升,她徐徐飘扬。
四月九日,月朗星稀的凌晨,我们出发了。车子沿途,高楼大厦反射出冰冷的光,可楼间隐处,不经意勾出了曲折的小胡同,平房低矮,京味四溢。我意识到这就是北京城了。
等待了一般时间,终于进入了天安门广场。我儿时也曾随着家人一同来过,此时再见,却并无故地重游之感。玉砖铺砌的自桥,红漆所饰的殿宇,在我眼中更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色,与儿时的稚嫩早已大相径庭。凝望着毛主席画像上慈祥的面容,我的心中竟充满了自豪,寒风中不自觉上扬了嘴角。
由观礼台上俯瞰广场,何等浩大,何等气势恢宏!在紫蓝色的天空村托之下,一切都睡着一般安静祥和。天边一角渐渐泛起了深蓝,淡蓝,鱼肚白,直到云层之中倏忽刺出了一抹红光。
太阳要升起来了,地面上的人群忽地喧腾起来,手指方向,是气势恢宏的升旗班;绿、白、蓝三色和谐,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大踏步走上白石桥,皮靴每每踏落于地,使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泛起了激动的狂澜。国歌声在这庄严的气氛中响起了,伴随着激昂的旋律,五星红旗被高高抛起;我们激动地举起右手向国旗敬少先队礼,看着国旗在太阳升起的金光中徐徐上升,仿佛中国是那升起的太阳……
五千年的'历史,十四年的抗战,新中国成立七十三年的熠熠辉煌,一瞬间凝融入这旗杆顶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心中刹那间百感交集,这感情不必言说……
中国,五干年历史之国;北京,元明清三朝之都,天安门广场,中华核心,人民殿堂。今天的国旗升起,明天,后天,明年,后年,那面国旗依旧会升起,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而中国之强盛,愿也会升起在世界的中心。
让我们努力学习,共同进步,让中华大国鼎立世界,名扬世界,震憾世界,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世界的东方!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5
看完电影《我爱北京天安门》,影片中的小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淘气顽皮,在给来宝爷爷搞恶作剧时,他的鬼主意非常多。他质朴善良,当来宝爷爷得病后,他和小伙伴陪来宝爷爷跑步、滚铁环。他对人友善,他喜欢冲洗相片,帮同学们洗相片成了他的乐趣。他善于钻研创新,在摸索中他学会了合成相片。他热爱祖国,北京天安门成为他和伙伴们的向往。他执着追求,正因如此,才会有了向国庆献礼的巨幅照片。
小庆的梦想得以实现,首先得益于他自己的执着追求。为了学会照相,放大照片,他和大刚绞尽脑汁讨好来宝爷爷。扫地、捉蚂蚁、打酒、做菜,想尽了办法,终于打动了可爱善良的来宝爷爷。当自己终于成功放大了照片却没被老师认可后,他仍不放弃,因为他想亲自去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正是因为怀揣梦想,正是因为坚持不放弃,正是因为这种执着的精神,才收获了美梦成真的喜悦。
梦想的实现,还得益于外部力量的支持。小庆的爸爸满足了儿子的愿望,买回了冲洗照片的小箱子,打开了小庆探索的大门。当小庆将自己和小芳的照片合在一起,惹哭了小芳时,是老师的一席话吹散了小芳心灵的阴霾,激起小庆更大的热情。当小庆提出向国庆献礼的梦想时,又是老师大力支持,积极争取,为小庆实现梦想铺平了道路。当小庆执着的坚持要自己洗照片时,又得到了来宝爷爷的支持。正是因为这些外因,才使小庆如愿以偿。
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个梦想还会推动另一个梦想。在没有帮助小庆前,来宝爷爷是有名的酒癫子。他执着地守卫者破产的酒厂,终日以酒为伴,甚至相机都不知道是怎么丢的。当别人要他拍照时候,他坚决拒绝,因为酒的诱惑才答应下来。后来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太阳和天井帮助小庆完成巨幅作品。而后,作为曾经的战地记者,有摄影特长的他改头换面,重新开始了工作。
梦想,要去想和做,才不会只是梦。而梦想的实现需要众多的条件。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活泼好动的孩子,我们应该像影片中的老师一样,尊重孩子的梦想,为孩子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6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广场。从早到晚都散发出不同的魅力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会举行盛大的升国旗仪式,这成为了北京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凌晨,天蒙蒙亮,玉兰灯发出微弱的亮光,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仪仗队的军人们早在几点以前就准备好,整装待发。在广场上守护天安门几百年的大石狮子静静的望着这一切,一点也不惊讶,它们似乎早就看惯了这些。
城楼上的小号手吹起了升旗的前奏,“咚咚咚——”的声音一响起,天安门的一扇大门缓缓打开,护旗手挺直了腰板,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天安门里走了出来。踏上金水桥时,军人们从齐步走变为正步走,缓慢的。,一步一步,踏地有声的走过金水桥是那么铿锵有力。刚走到天安门广场上,军人们的步伐又变成齐步走。他们一个个目光坚定的走上了升旗台,连护城河的水也静静,似乎没有流动。
天边出现红红的朝霞,护旗手把国旗固定在旗杆的升旗线上,这时,世界仿佛凝固了一般,人不再动了,也不说话了,大家神情严肃,都凝视着神圣的国旗。护旗手舒展开手,把国旗挥散开来,那优雅不失庄严的动作令人陶醉。正在这时,国歌响起,从天安门上,飞出了许多的白色的和平鸽;它们在空中飞翔,围着国旗盘旋,让我们知道,这和平来之不易!
红旗慢慢上升,升到顶时,军人们又迈开步伐,走回了天安门。天安门城楼的红墙上高悬着毛主席画像,他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城楼上的红旗在风中招展,让熠熠生辉的国徽更加耀眼。人们还是依依不舍的在天安门广场上望着,久久不想离开。长安街又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
朝阳下的天安门散发着生机与活力,也是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我爱我的祖国。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7
今天我们xx中学初一十班的同学有幸去天安门参加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是一个严肃庄重的事,国旗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参加活动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
凌晨3点,16辆大巴从171行驶出,在寂静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但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寂寥而是期待与兴奋。转眼就到了端门停车场,周边有一条护城河,几百年他一直是最后一道防线保护着中华民族,伴随着瑟瑟寒风,水波映着月光,泛着涟漪,它并未苍老,而是愈发壮阔。只走几步就到了端门,门前的砖石瓦砾,伴着岁月,成了历史的古迹,而中华儿女,伴着岁月,建立了强大的祖国!
过了严密的安检,就到了天安门,一派宏伟的帝王气魄屹立在这个地方,天安门上,举办过君王仪式,开国大典,阅兵仪式;也经历过满人入侵,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但他依然雄伟浩荡,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不屈,坚强。
长安街两侧有人民的服务者——民警,有交通的疏导者——交警,有无私的守卫者——武警,和平的缔造者——特警。有街边守卫街道的警车,也有全副武装的装甲车。好不雄伟端庄!
走上观礼台,地下早已有人山人海的群众,他们或是热血青年,或是祖国的花朵,或是为国家作贡献的`上班族。他们与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参加升旗仪式。我们到观礼台的时候,一片黑沉沉,时间飞快,马上就已是东方的太阳缓缓升起,可我却觉得那么快,那么急。
红日初升,其到大光,伴随着指导员与民警的提醒督促,随着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国旗班的卫士,从天安门,缓缓走来,在最前方有护卫,中间是国旗,他们穿过长安街,径直来到升旗台的周边,有一个矩形方阵,随着洪亮的口号声,变为人形队伍,两边的卫士,一个健步,归位。他们走上国旗台,将旗帜挂上了旗杆,全场肃静,随着国歌的响起,旗帜被一名卫士,从胸前抛出,在风的吹动下,瞬间释放,这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决心与冲破一切的力量!我们胸前的领巾飞扬,敬起少先队队礼,面向国旗,注视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奏响3遍,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仿佛看见了,中华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与中国成立,万众欢呼的欣喜若狂。"前进,前进,前进进!"这在生活上给予了我鼓励。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8
国庆期间,我和同学乘公交车去了天安门广场。下了车,天已经黑了,远远望去一片灯火通明。
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广场中央的巨型花坛,花坛美丽极了。最外边的一层是一圈不平静的湖水,水中有许多美丽而又变换多种形态的喷泉。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映下,那美丽的喷泉喷出了五彩缤纷而又形态特异的泉水,在中央的花灯的映射下,真是漂亮。再往里一层,是一幅由红黄二色的花组成的美丽的祥云的图案。而最中间,则是北京最大的宫灯,净高九点九米。在花灯上,有长城和牡丹,听说全是手绘的,好美呀!在花灯上面的每一个角上,都有一个大个的金色龙头,那龙头的眼睛炯炯有神,被制作人刻画得惟妙惟肖,仿佛一点睛就可以变成真龙飞上天去。真是普天同庆呀!
然后,我们转过身,看到了两个红色的中国结,中国结的后面是一个手形的红心,中间流出美丽的花溪,那花溪上流淌着象征五十六个民族的花朵,花溪蜿蜒着流向彩虹桥。
再向前走,我看到了灯火通明的杭州湾大桥。在大桥下,一幅丰收的景象。一个贴着“丰“字的大谷包,谷包满满的,上面还挂着收获的玉米。旁边还放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水果,真是硕果累累大丰收。在大桥的后面,有一个白色的大圆球,这个大白球就是月球,这是一个美好的设想,设想中国的奔月计划。
再一转身,向前走,又是一处景物,那处景物是一个大地球,地球上有一个用红色的'线条勾勒出来的中国的地图,那是世界地图呀!地球的旁边是一个很大的像盆子一样的东西,上面有一些熊熊燃烧的火苗。那是圣火,是奥运会的圣火!
再往前走,是一个美丽的弧形拱门,上面写着2008年奥林匹克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面写着英文——One World OneDream 。
往前望,那是我最喜欢的——是福娃和福牛。你看,每个福娃都在运动,如同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运动员,让我重温了在北京奥运会时那种拼搏精神。在福娃们的脚下有一个用白色的线做的微型鸟巢,样子可真是栩栩如生!瞧,福牛好可爱,正对着我们笑呢!
渐渐地,夜色更浓了,我们坐上了去火车站的公交车,天安门在我的视野中也慢慢地消失了。
这次来天安门广场,让我感受到中国在变得更富强,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了。我为我的国家感到骄傲!
《天安门》的观后感 篇9
红墙黄瓦,花团锦簇,雄伟壮观的天安门是中国人民心中的骄傲,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可又有谁知道,新中国成立时翻新天安门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呢?影片《天安门》为我们再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影片播放的94分钟里,我数次热泪盈眶,被他们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无私奉献的品质所深深折服。
这部影片以1949年为背景,讲述了晋察冀军区的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在队长田震英的带领下,在短短的28天内把天安门旧貌换新颜,为开国大典的顺利举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片中最震撼我心的是8个大灯笼的故事。装扮天安门城楼的数个方案被否决,当“制作8个大灯笼”这新方案确定时离大典的召开仅隔5天时间,队长也立下了军令状。在扎灯过程中,他们遭遇了重重磨难,最后所有人众志成城,终于赶在大典举行前天,盏盏巨大无比的灯笼冉冉上升挂在了城楼上。从这刻起,8个大灯笼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装饰品,只有舞美队队员知道这8个灯笼的重大意义,它们印刻着大家为国服务的决心,蕴含着份份赤诚之爱,意味着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这特殊的中国红给世界增添了抹亮色。此时我的心仿佛也被点亮了,流动的空气也似乎夹杂了种种情感,是感动,是敬佩,还是欣赏……
正当田队长和队员们为胜利完成任务欢呼雀跃时,上级下达了快速撤离天安门的命令。面对着28天来夜以继日奋战的地方,他们有太多的不舍,可军令如山,他们无以违抗。最终,田队长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当他看到迎风飘扬的红旗,听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神圣地行了个军礼,眼含热泪,竭尽全力高呼:“毛主席万岁!”这是种多么崇高的信仰,多么坚定的信念,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可亲可敬的人。当洪水肆虐时,我们的子弟兵坚如磐石,誓死保国卫民,谱写出个个动人的乐章;当大地震发生时,我们的解放军首当其冲,日夜奋战在第线,留下了个个感人的画面。人们常说,有信必有念,我想,这是我们90后需要传承的,需要发扬的。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升……”这首儿歌我早就铭记在心,看完《天安门》这部影片,我对这首儿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影片中的场景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股暖流在我心中激荡,这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时刻激励着我,千言万语汇成句话:“亲爱的祖国,我爱你!”如今,祖国已经度过了60岁生日。当我们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也许不曾记得那群默默奉献者的名字,但他们的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上一篇:读秋天的怀念有感【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