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轼作文赏析【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苏轼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作品充满人文关怀与哲理。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走近苏轼作文赏析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走近苏轼作文赏析 篇1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在世人眼中,苏轼是伟大的天才与全才。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样样精通,并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是我心中的“男神”和“偶像”,我则是他的“小迷妹”。

苏轼喜欢广泛结交好友。他曾经说过,“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弟弟苏辙劝他择友而行,他说:“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的朋友有达官显贵,有文人贤士,有僧人道士,还有普通百姓。苏轼的`朋友圈是最包容的朋友圈。他有一个好友叫陈季常,他写诗调侃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陈季常 “河东狮吼”一时声名大振,流传到现在,成为趣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苏轼让我感觉可亲。

苏轼曾任杭州知州。在这里,他整治了西湖,清除了西湖中的淤泥和水草,留给世人“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六橋烟柳”等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不仅是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也是令人神往的美景。这样的苏轼,让人敬佩! 苏轼一生坎坷不断,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在那里,他游历赤壁,写下了千古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也许有人不知道苏东坡的大名,可是“东坡羹”、“东坡肉”、“东坡肘子”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命运多舛,可是他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温暖和希望。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无论生活中有多少风风雨雨,坎坷艰难,我们都要像苏轼那样淡泊从容,笑对生活。

走近苏轼作文赏析 篇2

你愿意用你的生命风雨兼程,为社稷苍生劳苦一生;我愿意用我的双眸倒映一路旖旎,去探寻你的踪迹。

江南,似乎永远带着一缕轻柔,似梦似幻,轻嗅着属于她的温柔水气。你年少成名,一时京城无人可比肩,却只因政见不合,被贬杭州。这里没有你爱吃的东坡肉,也没有豪放的对酒当歌,但它却让你的文风多了些柔情。撑一把绸伞,选一处苏堤,坐下吧。那时,三十六岁的你仍有一腔豪情,想在杭州大干一场,却被调走,满腹宏图落空,却只能咽下。不想,16年后你来了,多了份老练稳重。西湖这时因过度使用和修缮不足而奄奄一息,幸亏你及时回来了。我不知道你是花了多少心血才修好大堤,只知道你为整个杭州披上繁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当你陶醉于西湖美景,不由题出诗时,殊不知,这美景多半拜你所赐。

你因一桩荒谬的乌台诗案再度被贬。你倦了,厌了,可你的梦想一直都很简单:做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仅此而已,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小心翼翼地在一片混沌中保持着你的赤子之心。被贬之后,你一直在假装开心,假装不羁豪放,假装无视心中的痛楚。可是心胸再大再广,你依然无法释然,刻刻心尽天下苍生。你早已伤痕累累,只是你站得高,又骗过所有人相信你没事,所有没人发现,你因此疼了半生。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想起亲爱的亡妻,想起那个悲痛欲绝的晚上……蜡炬已残,泪难干,十年生死两茫茫。

终于,你把悲伤埋进了新土里,让它被春日里蓬勃发展的树根扎破,题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名篇。这回,你真的和平民一起,背手轻踱,让脚底沾满黄土。算是圆满了吧。

春去秋来,时光偷走你一头黑发,只退还一头稀疏白发。笔墨嫌你文采太多,纸砚也镇不住你的绝代芳华。苍天该骂,苦了你整整一生;苍天该夸,给了我们一个心系天下的东坡。

他屹立在湖边,心系天下,衣袂飘飘,眼神清明,一世风流。

走近苏轼作文赏析 篇3

晚风飘逸轻柔,夜晚灯火辉煌,静静于窗边品书。抬头望去,窗外的浩瀚的天空中星光点点,身边香茗袅袅,不由得想起那些初次相遇的温馨。

还记得小时候用稚嫩的痛饮念着“明月几时有”,便不能自拔地喜欢上了你。苏轼,你一生虽颠沛流离,但你豁达豪放的性格令你写下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的浓墨。初相遇,你便轻盈了我的世界。

还记得第一次听到你空灵的天籁之诗,恍惚间自己仿佛置身于幽潭小池边,听泉水涓流弹奏着叮叮咚咚的美妙音符,和着天上悠然的白云,心便沉静下来,禅意在不知不觉溢满心间。整个人都变得如同云水般安宁。笑看天边云起云落,庭前花开花谢,我自淡然。初相遇,你便沉静了我的心灵,苏轼。

还记得那个霜冷的冬日,在温暖的书城偶然瞥见了你的自传,你的简介让我好奇。捧起你,细细阅读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精髓,我的心被你深深感染。苏轼你总能让我沉迷于你的世界,从而不能自拔。你的诗词不仅刻画了我心中的一处温暖的柔软。初相遇,你便构建了我的记忆。

还记得当时捧起一本《宋词三百首》,进入了你的世界,多情婉转的李易安,精忠报国的辛稼轩,但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你——豪放洒脱的苏东坡……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在我面前浮现,长短句句句精粹,大小字字字珠玑。词,这个虽然平淡但却蕴含了不知多少深厚文化的'字眼,就这样伴随着我成长,让我一步步走向成熟,我的生活也与你融为一体。多少次夜阑人静坐在窗前品读?多少次风和日丽行在原野吟诵?此生愿与你依偎,共同书写未来的人生。初相遇,你便依偎了我的人生。

初相遇,仿佛晨曦下一抹淡雅而晶莹的朝霞,寄托着美好与喜悦;初相遇,好似春土中的一个嫩芽,承载着顽强和坚韧;初相遇,仿若一个啼哭的娇小的新生命,眼眸中透射着生命最真实的温暖。

多少次,初相遇,还记否?初次相遇,幸甚之至,任凭风霜雨雪,我自不变初心。苏轼,我用心来倾听你,你和你的诗词将陪伴我走向未来。

走近苏轼作文赏析 篇4

一千年前,他从眉山诞生。还未进入官场时,他与友人在山中小道间游玩。正值兴头上,天却下起了毛毛细雨。友人们纷纷抱怨,撑起伞快速的离开了。唯有他,只身静立在雨幕中,因诵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但令人惋惜与悲叹的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面对屡次被贬的处境,他所展现的乐观是后人所赞扬的。被贬黄州,留下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壮语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

我对苏轼敬佩的开始,便要从游览三苏祠说起了。

站立在祠门前,两根大红木柱上挂着的木匾便令人肃然起敬。跨过门槛,眼中映出一片枝繁叶茂的景象,三条小径隐没其中。我走在右边的那条,来到了一处庭院,庭院前是一排长廊,右侧坐落着木房子。庭院中的'巨木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截干枯的巨木,但并没有被腐蚀,它被放在一个巨大的石岩上,几乎占满了庭院的一半面积。巨木与空旷的庭院共同构成了一副萧条的景象,我不禁心生凄凉。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志士在世事中消逝,他们的肉体早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的精神与灵魂就如这巨木般矗立于此。

走出庭院,长廊临靠着水塘。水塘中的荷花早已干枯,只有红色的鲤鱼还在其中无忧无虑的蹦跳。他们扭着柔软的腰肢,美丽的金灿灿的鱼尾荡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出五颜六色的光。

我静静地待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才想起还未去拜一拜苏轼。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脸严肃,正襟危坐。苏洵的左手边是苏轼,右手边便是苏辙。三父子居高临下看着我,我仿佛感到喉咙紧了紧,心脏搏动着仿佛也更有力了。

我已不记得我是如何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出三苏祠的了。只记得那晚的星星仿佛比以往都明亮。我一次又一次地在脑海中挖掘着苏轼的精神,以及他的信念。苏轼在四川大地上用自己的词句重重渲染上一笔珍贵的财富——他的乐观与坚定的信念。

上一篇:一封信【最新1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71 5272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