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实用10篇】

楼上 分享 时间:

通过观察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与创造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探索多种表现形式,促进个性发展与团队合作,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呢?以下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久违了,美术教学活动!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不荒废技艺和专业。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术教学活动,让我有一种担忧和压力,又有一种期待和挑战。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常规养成是否好,压力却是,我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们一道折折、画画,体验、享受、欣赏孩子们的教学成果了,说到挑战,却是对我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检验。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因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挑战中完善自我的。

其实这节美术教学活动,是应30班朱老师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着头皮接受了朱老师的钦点。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是那么的配合,家长是那么的给力,老师是那么的认真,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下来,幼儿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领,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老师们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准备、组织、设计、示范、演示、讲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认识。整个教学活动非常流畅,完成了教学目标。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

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热带鱼的知识和特点

难点:能够运用各种线条装饰热带鱼

教学准备

生:了解热带鱼的一些知识(如形状、纹路、色彩、种类等),准备常规作画或剪贴工具

师:热带鱼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的情绪,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二、拼图激趣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还用深处逛一逛,看看那里的热带鱼!揭示课题《热带鱼》

三、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1)欣赏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热带鱼

(2)了解鱼的结构

师:你知道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生:(鱼头、鱼身、鱼鳍、鱼尾等部分组成)

(3)了解鱼的外形

比一比

1.外形多样

师:那你们都过什么外形的热带鱼?

生:(方型、三角型、圆形、椭圆形等等)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

2.花纹奇特

装饰鱼的花纹

3.色彩鲜艳

四、欣赏探究对比发现

(1)欣赏各种热带鱼的`图片

小结: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热带鱼们才能在清澈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2)欣赏学生的作品

师:你们看其它同学是怎么画热带鱼?

生:…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提示:画造型夸张的热带鱼,用点、线来装饰,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适当添加上背景

学生创作,教师个别辅导巡视

六、作品展评

1、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

2、评选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七、总结

师: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和热带鱼一样自由自在快乐的茁壮成长!好!下课!

八、课后拓展

(1)收集一些有关鱼的艺术品

(2)增强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提高保护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和快乐。本教材的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利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波哥和卷尾妞的婚礼"这样一个故事,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活动中服装设计的内容有助于孩子学习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方法。使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陶冶美的情操。

《快乐的婚礼》描写了一群可爱的猪仔参加好友波哥和圆尾妞婚礼的经过。小猪憨态可爱,画面清新自然,每次阅读故事都会让人在快乐之余产生一丝感动。这是一个充满创意、趣味性很强的故事。为参加好友的婚礼,猪仔们做了精心的准备:

它们有的用刷子刷,有的用水龙头冲,每个猪仔都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并用油漆为同伴"穿上"盛装。故事充满童趣,无疑猪仔们的别样婚礼,尤其是用油漆为自己画上漂亮衣服的情景,对孩子有着魔幻般的吸引力。而这段情景对大班美术活动《波哥的婚礼》来说是生动的情景资源。《波哥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为参加婚礼的小猪们打扮,本次活动,结合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孩子们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

《快乐的婚礼》是一部有趣、富有想象创造,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部动画片。孩子们对于婚礼的欢快现场,尤其是小猪们为整齐地出席婚礼而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着装非常感兴趣。对于生活中的服装和饰物,孩子们有一定的经验,它们造型生动,花色多样,绚丽多彩。我运用其中生动、具体的情节、极具美感的`动物形象与孩子生活的经验相结合,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让孩子们为小猪们准备参加婚礼的服装过程中,体验婚礼的喜庆与欢快。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知道受邀参加婚礼要打扮出席,感受参加婚礼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图形和线条相结合创造性地给猪宝宝打扮。

活动准备:

1、一个幼儿家长的结婚照片、喜糖。

2、《快乐的婚礼》PPT整合课件、画好不同小猪造型的素描纸(与幼儿人数相同)、记号笔、油画棒。

3、波哥和和新娘卷尾妞的结婚图片,小猪的各种衣服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播放课件第一画面,播放"鞭炮声",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声音。

师:"这是什么声音?通常在什么时候有这种声音?

师结:对,过年、结婚的时候都会有。

师:你们参加过婚礼吗?(有的有,有的没有)

2、出示几个家长的结婚照,请孩子们观察、讨论、交流,回忆参加婚礼的快乐景象,并交流参加婚礼的经验。

3、出示波哥和和新娘卷尾妞的结婚PPT图片,老师:"今天波哥要结婚了,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它的婚礼吧!"(播放《快乐的婚礼》故事的前半部分)老师:"波哥和卷尾妞都邀请谁来参加婚礼了?""再去参加婚礼前,小猪们干了些什么?""他们是怎么打扮自己的?"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图片(幼儿讨论,有的画上的性感的泳装,有的画上了条纹背带裤、有的画上漂亮的吊带裙,神父服、戴上了领带、领结、项链、手表、眼镜、皮带、穿上靴子、带上戒子、抹上口红、戴上花环)

教师和幼儿互动,展示幼儿说出来的打扮图片。

4、"我们班上也来了一些小猪"教师出示不同小猪造型的素描纸。

"他们没有漂亮的服装穿,想请你们帮他们设计。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小猪吧"

5、幼儿进行装饰绘画。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装饰。(播放优美音乐,让幼儿融入情景。)

6、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和鼓励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

三、粘贴婚礼大合照,交流分享作品:

1.鼓励先画好的幼儿主动粘贴大合照,对新郎和新娘说一句祝福的话。

2.幼儿相互交流欣赏作品,并与小猪们拍合照。。

3.播放"快乐的婚礼"最后一段,融入情景,师生互动体验快乐,分发喜糖。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冰激凌,体验冰激凌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冰激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

(1) 小朋友们,没有空调热吗?现在的'你最想要什么?

(2)提问:你想吃冰激凌吗?你见过的冰激凌都有哪些样子的?

2.畅谈想法

(1)我们平时常常会想吃各种冰激凌,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要什么样的冰激凌?你的冰激凌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对于学生的叙述,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个想法真棒,亏你想得出来!”“后来怎样了?”??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冰激凌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

3.欣赏评析

(1)课件播泛画,让学生解析这幅作品的含义。

(2)课件播放书中的电脑绘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件播放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画,并谈谈冰激凌是怎样的。

4.引导创作

(1)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表现什么样的?

(2)冰激凌,色彩瑰丽神奇,但都有一个主色调。你的冰激凌有什么样的主色调?

(3)让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

5.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6.交流评价

以买“卖冰激凌”的形式实施评价。学生把自己描绘的冰激凌,向同组同学述说。每组选出最佳“冰激凌”上台讲述,然后进行拍卖,出价最高者且能说出缘由的中标。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自己家乡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准备用具:

教师用具:塔的挂图、课件

学生用具:大小不等的纸盒、多个纸杯、形状怪异的瓶子、卡纸、蜡光纸、双面胶、剪刀、橡皮泥、其它装饰物品。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几张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

(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云南大理三塔、济宁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铁塔、山东济南九顶塔)

生:(学生看到图片非常得惊讶,听到老师的介绍觉得更加有点不可思议)

师:这些塔它们不仅历史悠久,造型特点突出,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塔,我们家乡有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塔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一下我们家乡的塔。板书课题:家乡的`塔(课件)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两张照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是东宝山上的塔。

师:你能说说它们和刚才你看到的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课件)

(相同点:都是塔,都分层。不同点:造型不同,建筑材料不同)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古塔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黑板挂图)如果学生知道的话可以先点学生回答。

塔的最顶端叫塔刹,中间一部分是塔身,下面叫塔基。

师:知道了古塔的结构,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东山宝塔和文峰塔的历史及建筑特点。

(课件)东山宝塔它耸立在荆门城区中部的东宝山主峰太平顶上。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xx年),天台山国清寺高僧智者禅师主持构筑。宝塔建成后,使当时名为长林县的荆门古城显得神采奕奕,所以民间流传有“立了东山塔,长林生头角”的谚语。东山宝塔通高米,底部周长米,七层飞檐,八棱翘角,隔面设窗,攒尖式塔顶。自底层有螺旋状青石阶梯上塔顶。古塔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七八十里外可遥望,领略它的壮丽、巍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它位于龙泉公园内,建于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xx年),塔身用青条石实心构筑,通高20米,底部周长18米,五层八面,层层出檐,隔面设窗。塔底有8尊托塔金刚,其造型英武威严。横额刻有“文笔鸣凤”四字,意在希望荆门因之而文运亨通。)

(课件)这是文峰塔的局部观察,塔顶飞檐、窗、塔底8尊托塔金刚。东山宝塔和文峰塔的造型特点基本相似,而区别就是东山宝塔是空心的,可以从里登上塔顶,文峰塔是实心的,不能进入塔内。

三、学生制作(课件)

欣赏了家乡的古塔,你现在有何感想?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为自己家乡再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塔呢?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动起手来设计吧!

(音乐响起)

四、小结(课件)

希望课后同学门多留意观察身边美好事物,爱家乡,保护古迹,珍惜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五、板书设计

家乡的塔

塔的结构挂图:塔刹、塔身、塔基

美术教案 篇6

执教:曾朝彬 教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9课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3.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培养设计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美工刀7把、剪刀35把、彩色卡纸6包、胶棒、课件

学生:收集各种小纸箱、牛奶纸盒、彩色包装纸、画报纸、彩色卡纸、胶棒、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有同学就要搬进新的小区,他想自己设计一套寝室,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大家可以帮助他一起来设计一套小朋友的家吗?

(同学们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设计娃娃家好吗?激发学生设计的愿望。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设计布置娃娃家。

二、发展阶段

1、老师搜集了一些设计师设计的.小朋友的家,大家一起来看看好吗?(图片展示优秀的儿童房设计)

2、我请同学告诉老师我们的同学家里面儿童寝室都有些什么家

具?(床、沙发、衣柜、书桌、收纳箱等)小组讨论。(图片展示)

3、我们看了 一些简单儿童家具,我们再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家具好吗?

(沙发、床、衣柜、书柜、写字台、综合设计组)

4、首先展示沙发(第一组的同学为沙发设计组)

5、展示床(第二组的同学为床的设计组)

6、展示书柜(第三组的同学为书柜设计组)

7、展示衣柜(第四组的同学为衣柜设计组)

8、展示写字台(第五组的同学为写字台设计组)

9、第六组就是我们的综合设计组

10、下面我们进入我是小小设计师,那么设计师们又是如何做的呢?(首先设计好图纸,然后按照图纸施工制作。)(图片展示) 制作施工阶段

1、同学们都已经学习了家具的设计,我们就应该把家具制做出来。首先我们来看看用纸盒做的家具好吗?(教师展示家具、图片展示纸盒家具)

2、小组讨论:这些家具都是用什么方法制做出来的?

3、我们以沙发和高低床为例来学习制做的方法。

4、小组讨论分工:制做家具基础形状、家具装饰、协调设计组。用什么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板、牙膏盖等)。

10.同学动手制做,教师巡视辅导。

11.小组分工,每人领到自己的任务,合作制作一件家具,由一人安排家具的摆放。老师提醒学生材料资源的共享。

1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又要把家设计得温馨可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家。

三、作业展示

每组将自己制做的家具,摆放到老师准备的家中,组合成完整的家。同学互评、欣赏。教师总结点评。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生日贺卡的设计,制作方法,让学生重温学过的色彩,设计,制作知识,培养他们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贺卡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贺卡的设计构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强调在使用剪刀,刀子时要注意安全。

二, 引入新课

音乐《生日快乐》和贺卡欣赏引入课题:贺卡——设计

三, 讲授新课

1, 听听同学门的见解,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2, 教师结合图例讲解贺卡的形式:

a.折页式 b.开窗式 c.单页式

3, 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表现手法:

a.摄影法 b.绘画法 c.拼贴法

4,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组成。

贺卡一般又正面,内页,和底面组成。正面的设计很重要,它由独特的,寓意深长的图案和鲜明的卡名(贺词)组成。内页,底面的装饰比较单纯,一般把祝词套在装饰性的画面上。

四, 学生设计

在确定贺卡的形式,赠送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 用纸折成贺卡基本形。外形可设计成方形或房屋形,某一部分还可镂空,例如设计为小天窗等。

2, 构想好贺卡各面的图形及文字,并安排好位置,考虑色彩配置,然后用铅笔轻轻地描画出来。

3, 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

五, 教师巡回辅导

六,学生展示作品(自评 互评)

七,教师小结,总结,提出希望…

美术教案 篇8

课题:民间玩具

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通过欣赏、探索使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制作一个玩具。

教学难点:玩具的设计。

教具准备:玩具作品若干件,图片、录像等。

学具准备:民间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易拉罐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执教时间:6月20日——6月24日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发展阶段:

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师生共同完成)

(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

(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

(3)《扳不倒》河北玉田,是一种重力玩具,上部用纸,下部用纸包泥,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这是同学常见的玩具,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叫“不倒翁”,很多同学自己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

(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

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

(1)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

(2)设计方案。

(3)完成制作。

3、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

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

(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利用木块、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第二节

执教时间:6月27日——6月30日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发展阶段:

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师生共同完成)

(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

(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

(3)《扳不倒》河北玉田,是一种重力玩具,上部用纸,下部用纸包泥,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这是同学常见的玩具,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叫“不倒翁”,很多同学自己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

(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

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

(1)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

(2)设计方案。

(3)完成制作。

3.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

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

(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利用木块、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札记:现代的孩子见过泥玩具的真不多,还是靠课件来介绍吧!介绍完制作工艺后让孩子来尝试一下,嗨,还挺像那么回事。但是许多孩子不敢把作品拿回家,因为“妈妈不会让我把破烂拿回家的”。真是可怜的城市孩子!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加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

教学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泥、垫板、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家里面有养宠物的吗?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小宠物,我们一看它的本领吧!播放视频。

你们知道视频中的小宠物叫什么名字吗?七仔。那在刚才的视频中它都做了哪几种表情啊?高兴、生气、考一百分……它做这些表情的时候脸和平常一样吗?不一样。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这些表情啊?奇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张奇特的脸》。

板书课题。

二、欣赏

1、课件出示一组图片。那么在看图片时,大家要注意观察你见到的人物的表情,看看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人物表情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学一学吗?”

这些脸跟我们平常看到的脸有什么不同?眼睛、鼻子、嘴巴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了:通过(脸)我们能看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绪都是通过脸上的(五官)表现出来的。

2、明星照片和他们的肖像漫画

(1)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赵本山的脸型就很有特点,他自称自己是什么脸啊!另一张画家给他画的肖像漫画,还有范围和葛优的照片及漫画肖像。

(2)漫画中的脸型和现实中的脸型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奇特?

(板书:脸型——变形)

2、出示明星照片和他们的肖像漫画

漫画肖像中脸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板书:五官——夸张)

3、出示各国球迷的脸

师:这些脸和我们正常的脸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色彩——鲜艳)

4、分小组观察图片,看看它们哪里奇特?看看谁找得最多、找得最快?图坦卡蒙金面具、贵州面具、京剧脸谱。(点击课件)

从基本外形到细节装饰讲解,夸张的造型、精美的装饰、丰富的色彩。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课本上的学生作业,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做了一张奇特的脸啊?泥。

三、讲授

我们今天就用彩泥,来制作一张奇特的脸。

师:摸一摸、捏一捏,感觉像不像妈妈做馒头用的面?

生:像

师:谁在家帮妈妈做过馒头?

师:平常我们在家要帮妈妈勤做家务。

即使没有做馒头的经验大家总玩过橡皮泥吧?请大家揉揉你手中的泥告诉老师这泥除了可以这样玩还可以怎么玩?(教师演示揉的玩法)

师生:压、搓、捏、刻、镶嵌。

师:方法有了,我们来看看如何制作一张奇特的脸。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点子最多。

演示步骤:

先拿一部分泥来做脸型,做之前,要先想好,要做一张什么形状的脸。然后我们根据脸型制作出形状位置奇特、表情夸张的五官,下一步就是装饰了,装饰时花纹越奇特越有趣,像挂上珠子,插上羽毛……有的脸上还刻有图案。在后面的制作中,大家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些会让脸看起来更特别的方法,但是这些辅助材料要有选择地使用,有的表情并不一定适合用。

老师的作品完成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灵感。欣赏学生作品。

(四)看了那么多奇特的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发挥想象力,做一张奇特表情或奇特造型的脸。

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发现造型奇特或好的技法及时点评展示。

(五)作业展评,召开“奇脸展览会”

(1)给同学们讲讲你的作品表现的是什么?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是因为造型奇特吸引了你,还是因为细节表现或技法新奇有趣?

(六)拓展延伸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设计制作出了一张张奇特的脸。课下可以把作品当做礼物送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老师相信这一定是他们收到的最特别的礼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一张奇特的脸

脸型变形

五官夸张

色彩鲜艳

教学反思:

由于上学期学过一堂面具设计课,和这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学生学来比较轻松,更主要的是这一课的主要材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泥,他们把这堂课当作了一堂玩泥的课,所以,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更大的开发,造型和装饰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让孩子能够表现不同天气和不同时间的天空。

2、想象自己飞上天空的样子,并加以表现。

课程重点:

1、对飞上天空的'方法进行创意性的想象,并把它表现出来。

2、通过对自己作品的讲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在同一张纸上使用多种材料,问孩子感受。

教学准备:

1、整纸、8K画纸、彩色纸。

2、色粉笔、油画棒。

3、棉花、星星贴、胶水、聚乙烯泡沫、泡沫球。

课前准备:

1、整纸(每人1张),分别纵向贴在墙上。

2、将整纸裁成8K画质大小。

3、将彩纸裁成房子等形状。

4、将聚乙烯泡沫切成片状做窗户等装饰。

5、泡沫球对半切开贴好双面胶,装入盒子备用。

教学流程:

1、问好,引导。

2、讲述天空的特征、颜色、变化等。

3、出示8K纸、色粉笔制裕粉末。

4、将粉末涂在墙纸天空上。

5、出示棉花、胶水制作云朵。

6、出示星星贴装饰天空。

7、出示油画棒画出孩子想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周边的装饰物(如小鸟、树、房子等)。

8、出示彩纸贴出从天空往下看到的楼房等。

9、出示聚乙烯泡沫,泡沫球进行装饰。

注意事项:

老师要帮助孩子,在使用色粉笔的时候,小心不要让孩子吹掉或散掉色粉,更不能将色粉弄在脸上和眼睛里。

20 4219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