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优秀9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1

教学要求:

1、 知道球幕电影院的特殊构造和球幕电影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造的精神。

2、 读、写、默本课13个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新型、反扣、飘拂、交错、围攻”等词。用“巨大”造句,听写指定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指定的句子能读出正确的语气。

4、 背诵课文第3、4、5节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3教时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知道球幕电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突破口] 抓住关键句体会比较,知道球幕电影的特点。

[教学过程]

1、 球幕电影院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内容)

2、 听写句子(自学本)

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它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一 )轻声读3—7节

1、 思考:球幕电影的特点是什么?它与一般电影不同在什么地方?

仔细读读课文,用括号括出相关的语句,与一般电影加以比较说明,然后到小组里说一说。

2、 反馈交流

(1)、四周的银幕上出现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飘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简介:四周天花板都有画面告诉我们球幕电影是整个半球形的内壁,它用多台放映机同时放映,构成一幅统一画面,所以称它为“球幕电影”,又称“全景电影”。)

板书:全景、图象逼真

a、“飘浮”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课文中指在蓝天下的白云随风轻轻地移动,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说明天花板上出现的像真的天空,图象逼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b、齐读第三节

(2)、小林觉得自己身前身后……洒落在自己身上。

(小林的感觉好似真的在森林一般。这是因为球幕电影中的镜头十分逼真,给人全新的感觉)

过渡:作者除了写视觉上感受到球幕电影的逼真外,球幕电影还有什么方面让读者感到逼真?

(3)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板书:有味)

(简介:在观看球幕电影时,随着银幕上出现的物品,电影院还散发相应的味道)

a、 那么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电影院设有地下管道,通到每个座位下。银幕上出现什么实物时,电影院就用压缩机通过管道,把需要放出的气味送到每个人座位下)

b、 指导朗读

(这句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c、 齐读

(4)大厅四周同时传出各种动物的叫喊声。

(球幕电影的音响逼真,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板书:音响逼真

过渡:球幕电影太逼真了,以至于小林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一头撞在椅背上。

小虎见了,拉了一把,轻轻问……

出示句子:“唷,小林,你在干什么?”

指导朗读(这是一句问句,尾音上扬,读出惊讶、疑问的语气)

(二)、说话练习

1、 以“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为开头,说说它新在哪里?

2、 齐读3—7节

1、 选择最喜欢的内容背诵。

2、 向爸爸妈妈介绍球幕电影,并请父母把听到的内容记录在自学本上。 附板书:

构造:半球形、反扣、拱形

亮堂堂、巨大的、蓝蓝的

新型电影

(球幕电影) 特点:1、全景 图象逼真

2、音响逼真

3、有味

新型电影(设计说明)

《新型电影》是1篇讲读课文,向人们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影——球幕电影。讲读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教材。依据教学大纲,我把第二课时的重点定为:知道球幕电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考虑到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就以“抓关键句,与一般电影比较体会”为突破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利于学生学习课文。

1、 组织充分而有效的读书法。在课堂上,剔除喋喋不休的分析,舍弃无休止的提问,删除颠来倒去的讲解,有的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朗朗读书声。在学习第3—7节时,我以“球幕电影有什么特点?与一般电影有什么不同?”这两个问题统领整堂课,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默读,边读边悟,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将能力的训练与学生自主的实践、感悟有机结合。

2、 《新型电影》是1篇有科技含量的文章,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无缘亲自观摩此类高新产品,对球幕电影的认识是有限的。本堂课中我有机穿插了一部分简介内容,老师在这里作为一名讲解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一方面融洽师生关系,体现师生互动,另一方面适时补充课外知识,使学生对球幕电影的特点了解得更为透彻,加大了课的容量。

重视学生的表达训练。语文教学中重理解轻表达的现象由来已久,似乎很难克服。本堂课,我竭力摆脱这种桎梏,阅读中穿插表达,表达中结合阅读,真正做到吸收与表达紧密结合。儿童的阅读活动,离不开固有的生活经验,离不开联想。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只有在他的记忆储存中能够找到相似的信息组块后,才能够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这部分内容。在第3—7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球幕电影与一般电影有什么不同?”通过读读、划划,并说说的一系列活动,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最后,我又设计了“以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为开头的口头作文训练,介绍球幕电影,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地思考,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是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反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但如今作业重量轻质,重书面轻口头,重知识轻能力,这不仅违反了作业本意,也挫伤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这里我设计了两项作业,一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背诵,让他们自主选择作业,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二是口头讲述球幕电影的特点,让学生转换角色,提高说的兴趣,又为了把说落实到实处,请家长把学生讲述的内容记录在自学本上,便于老师检查和评价。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2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 一 册:《d t n l 》

1.学会4个声母d t 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 t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习读带调音节和拼音词。

1.学会4个声母d t 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 t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习带调拼读音节,练习直呼音节。

1.掌握d t n l的音和形,尤其是n和l的读音要区别开来,通过文中的表音表形图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强化记忆。

2.练习d t nl与a e i u ü拼音,指导学生练习直呼音节。

课时安排 拼音卡片若干 3课时

生活中有哪些字是带这些声母的?你能用这几个声母拼出哪些音自主学习思考

节?

1.学会d t 两个声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 t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备预设 二备调整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

3.复习带调音节

二、揭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景图。

(1)出示幻灯片。

(2)讨论

①图上画了什么地方?

②图上有谁和谁?

③他们正在干什么?

④孙悟空的表情怎么样?

⑤哪吒心里会想些什么?

(3)小结图意。

哪吒和孙悟空战了几个回合后,哪吒敌不过孙悟空,败下阵来。哪吒心里想:他的本领特别大!悟空见哪吒逃跑了,乐得哈哈大笑。

2.引导语境歌。

(1)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都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

(2)边学语境歌,边出示拼音卡片:d t n l

(3)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4个声母。

三、教学声母d和t

(1)教学d的读音。

①出示座钟笔筒。

讨论:图上有什么和什么?

②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字母的样子,就有点像连到一起的座钟和笔筒。出示声母d。

③教师范读三遍。

④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d的书写。

①d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母有点像?

与b区别。指名说说不同的地方。

(b半圆在右下,d半圆在左下)

②谁能想个顺口溜记住d?

(座钟笔筒d d d 或反写6字d d d 或b字反写d d d )

③请小朋友看看书上d的写法。

谁来说说d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指导笔画。

④d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有头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没头没尾中间坐” 的顺口溜)

⑤学生在书上描红。

2.教学声母t。

(1)教学t的读音。

①出示模特图,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出示声母t。告诉学生:它和模特的“特”的读音有点像。

③教师范读t。

④指名说说读t时要注意什么?

⑤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教学t的字形和写法。

①指名观察图画,说说怎样借助图画记忆。

(t的竖像模特的身子,弯部像模特拖在地上的裙子,一横就像摸特的首饰) ②t和f比较。

③启发学生自编顺口溜。

④自学t的写法。

⑤检查自学情况:t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t有两笔,先写竖右弯,再写短横)

⑥我们在四线格中怎样写t?

⑦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教学 d t与a o e i u 相拼的音节

1.出示:da de di du

ta te ti tu

指名逐个拼读,直呼,教师注意纠正读错的音。

2.学生自由试读,标出有困难的音节。

按顺序读,指名读。

五、课堂巩固

1.幻灯出示:

d—a→ t—a→

d—e→ t—e→

d—i→ t—i→

d—u→ t—u→

同桌之间互相拼读

2.<习字册>练写d t,老师再次提示正确的书写笔顺

六、板书设计

d t

da de di du

ta te ti tu

1.学会2个声母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备预设 二备调整

一、复习检查

1. 抽读字母卡,小组竞赛,比比哪组学生掌握得好。

2. 接读顺口溜:(说得好的奖小红旗。)

座钟笔筒d d d

时装模特t t t

二、教学声母n 和 l

1.教学声母n。

(1)教学声母n的读音。

①出示哪吒出关图。

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②出示“n”。告诉学生:这个字母和哪吒的“哪”读音有些相像。 ③教师范读。(师边走边读,以便让所有学生都有个初步印象。) ④教师再次范读,学生体会。

⑤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n的字形及书写 。

①谁来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n?

②自学书写方法。

③指名到黑板前写n,师生共同评议。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

2.教学声母l。

(1)教学l的读音。

①出示小丑表演图。

图上画了什么?这位演员表演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②出示声母l,告诉学生这个字母的读音和快乐的乐有点像。 ③教师范读l。

④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⑤比较n和l的发音方法。

(2)教学l的字形和写法。

①启发学生说说l的记忆方法。

②要求学生自编顺口溜:一根小棒l l l;心情快乐l l l。 ③讨论:在四线格中,l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教学n l与单韵母a e i相拼的音

1.出示:na ne ni

la le li

2.学生自由拼读。指名逐个拼读 。

3.要求学生用支架法练习拼读。

4.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按顺序拼读,打乱顺序拼读。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

(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竞走

(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跳高、跳远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4

师:同学们,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仰望天空会看到哪些景象?

生:月亮、星星、云彩。

生:还有天的颜色。

师:说的对。我们来分别说说好吗?夜空是什么颜色?

生:天空是蓝色的。

生:不对。有时是蓝色的,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黑色的。

师:这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天的颜色也不一样。

师:是这样的。那我们在说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在什么季节或什么时间看到的天空。

生:气候的变化也能影响天空的颜色,如风大的时候天是灰蒙蒙的,云多云少也能影响。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晴朗时的夜空,行吗?

生:在一个夏日的夜晚,我看到的天空蓝蓝的,像平静的湖水,又像透明的蓝玻璃。

师:你说很形象。

生:秋天的夜空又高又蓝,静静的一丝风也没有,就像蓝色的宝石晶莹剔透。

师:你说的更美。谁来说说星星怎么样?

生: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密密麻麻的,它们闪烁着光芒,像一盏盏明灯。

生:一望无际的天空有数不清的星星,那星星就像流动的河沙,向前翻滚着。

生:我觉得xxx说的不对。星星是不动的,不能说翻滚。

生:我觉得说的好。虽然星星是不动的,可是空气的流动使我们感觉的星星在动,由于星星多,看着看着就眼花了,辨不清是哪颗星星了,所以就像翻滚似的。

师:其实星星不是静止的,它们像地球一样在不停的自转,只不过我们的肉眼感觉不出来。

生:我认识牛郎星和织女星。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一条银河遥遥相对。

生:我认识北极星和北斗星。北斗星像一个大勺子,如果迷路了,看北斗星就能辨出方向了。

生:我认识狮子座、大熊座、仙女座……

师:你知道的还不少。那你们看到星星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

生:星光不停地闪烁着像飞舞的萤火虫。

生:我觉得星星像顽皮的孩子。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赛跑,有的在跳舞,可真热闹啊!

生:我想变成星星,升到天空和它们一起玩,那多好啊!

生:我看那颗大星星就像妈妈,周围是小星星,像妈妈的孩子,妈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

师:你的想象很奇特。天空还有一条最亮丽的风景是什么?

生:银河。

师:谁来说说银河。

生:银河了的星星特别多,特别密,也特别亮。

生:银河像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还飞卷出朵朵浪花,气势壮观宏伟。

生:银河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纱带,在天际中飘舞着。

生:我想乘一只小船到银河里漂游,那一定很有趣。

师:我也想到银河里去看看,将来你发明一艘宇宙飞船带我们大家都去好吗?下面谁来说说月亮?

生:我最喜欢天上的月亮了,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是那样的纯净。

生:奶奶说月亮上面有一棵大树,树下面是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在捣蒜。

生:月亮里还有嫦娥。

师:你们讲的是一种传说,对吗?我们主要说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你能把月亮想象成什么?

生: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是淡红色的,当爬上山顶时候就越来越白了,像披着白纱的仙女,非常的漂亮。

师:确实很美。

生:我喜欢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像香蕉、箱小船、像眉毛。

生:我觉得月亮是文静的小姑娘。

生:我觉得月亮是刚洗过澡的娃娃。

生:月亮是白胡子老头。

生:月亮是星星的摇篮,小星星常到月亮里去睡觉。

师:想象的真好。天空没有云彩也很单调,谁来说说云彩?

生:我看到天空的云彩有时是一团一团的,有时是一片一片的,有时是一条一条的。

生:云彩千变万化,有的像羊群,有的像高山,有的像沙滩。

……

师:刚才我们说的月亮呀,星星呀,云彩呀都是夜空中亮丽的风景,他们都有独自的美。不过我觉得夜空的美应该是这些景象相互映衬的美,那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下面我们能不能从整体上说说夜空的美景?

(说、议、评)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形象。今天我们以《夜空》为题写1篇作文。你能说说想怎么写吗?

生:要写清在什么时间看的夜空,然后按次序写天色、月亮、星星、云彩。同时要想象写出趣味来。

生:我先写云、星星,再写月亮。

生:我从整体上写,写星星的时候想月亮,写月亮的时候想云彩,这样相互交错更能体现夜空的美。

师:都可以。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是一定要抓住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你的情趣。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5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习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品读感悟第1自然段内容;指导书写部分生字“色、草、片、变”。)

一、创境引新,激趣导入

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和一个小男孩一起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相机课件出示:一片蒲公英开放变成金黄色的画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让我们打开书带着对草地的赞美和喜爱,自由读这课第1自然段。

2.设疑激趣:这片草地不仅美,还很有趣呢!小男孩发现什么有趣呢?想不想知道?让我们赶快读读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读悟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相机(在背景图上)板书:早上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3.课件出示早、中、晚草地颜色变化的三个句子,自主读悟。

(1)谁来读读早上草地变化的`句子?让老师能听出小男孩喜欢观察、善于发现。

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中午、傍晚草地颜色又是怎么变化的?自由读读吧!

(3)谁又愿意读读中午、傍晚草地变化的句子?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

指几名学生读,相机评比读,读出蒲公英的神奇,再挑战读。

(4)老师和男、女生合作读这三个句子。

4.课件出示草地颜色随时间变化的画面,学生观察后,自由畅谈感受。‘

5.质疑: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归纳问题出示: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齐读问题。

6.这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段吧!读出你的体会,齐读第2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草地的颜色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男孩想知道,我们也想知道。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小组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2)词语质疑,组内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画面和手势理解词语“合拢”、“攥成”、“张开”。

a.老师用手势动作演示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相机板书(简笔画图),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b.谁能上台用黑板上的蒲公英演示“合拢”、“攥成”、“张开”?

指名演示后,利用课件再现蒲公英开合特写情境,加深词语理解。

4.自由朗读蒲公英的花瓣开合的三个句子,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再指名读、评议读、引读)

5.大家读得这么好,如果加上动作、表情再读读一定更棒。指名加动作、表演读。

6.这段写得真好,你喜欢吗?愿意把它背下来吗?

7.比一比,谁背得快。背时可做动作表演背。(自由背,指名比赛背)

四、激发情感,体验乐趣。

1.哦!原来草地颜色的变化是由蒲公英的开合引起的呀!那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学生答)

小男孩更喜欢,让我们带着对蒲公英的喜爱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2.讨论交流:为什么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3.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

五、回归整体,升华感受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夸夸小男孩吗?

(要引导学生学习小男孩留心观察自然,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

六、识字与写字,拓展延伸。

1.出示“发、并、而、怎”,指名读,齐读。

2.指导认识“又”字旁。

3.交流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4.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说说写好它们,你有什么发现?

5.老师范写“怎”。

6.学生描红、练写。

7.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1)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拓展阅读《有趣的发现》。

七、自选段落,背诵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6

这是选自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个故事,由四幅图组成,每幅图下配有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成语。第一幅图中,儿子和小树比肩而立,父亲为儿子量身高;第二幅图中,父亲在小树上画下儿子的身高,此事可谓有目共睹;第三幅图中画着光秃秃的小树站在风雪中,旁边还有一个可爱的雪人,这在告诉人们,寒来暑往,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第四幅图画中,儿子一年里长大了,父亲又领他来到了小树边,和小树比一比身高,其结果令父亲目瞪口呆。

在学习过程中,想象父子之间的一系列行动与对话,感受幽默带给我们的快乐,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浓浓的父子情。

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补充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借助想象体会父子情深。作名著导读的传播者,让学生喜欢漫画创作,自主去读卜劳恩的《父与子》。

1。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父子亲情。

2。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结合漫画,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父与子》的兴趣。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体会父子亲情。

:字卡、课件。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父与子》简介课件及父子图片课件,(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并乐于了解原著)。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以后》这则幽默。板书:一年以后

二。欣赏漫画,培养想像能力,学习字词。

1。 自由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每一幅图讲了什么事?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学会表达。)

2。指生分别说四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图意。

从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体会盼望孩子快快长,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关怀。)

过渡:春天来了,谁来想像一下,父亲与儿子在树下做什么?(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引出第一幅漫画。)

3。课件出示图(一)。

(1)看图,父亲在做什么?知道谁与谁“比肩而立”。

(2) 与生做比肩而立的动作。

(3) 读词,并指生试着用“比肩而立”说一句话。

过渡:有一天父亲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猜,是什么?

4。课件出示图(二)。

(1)观察漫画,了解“共与睹”,读准“睹”的字音,从“目”旁你能猜出字意吗?学习“者”、“睹”。

(2) 说一说“有目共睹”的意思,你还知道什么事情是“有目共睹”?

过渡:日复一日,父亲期待儿子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把老师的话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寒来暑往)

5。课件出示图(三)。

(1)读词语,读准“暑”的读音,“暑”是什么意思?与谁相对?怎样记这个字?

(2)看看图,说说“寒来暑往”的意思。

(3)用“寒来暑往”说一句话。

过渡:父亲期盼好久的结果同学们可以告诉我吗?(目瞪口呆)这个结果同学们用带着表情再说一遍吗?(做动作理解词语的意思)

6。 课件出示图(四)。

(1)读词语,学习“登”字,认识偏旁“癶”,指导写“登”字,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对照观察以后再写一个,再结合“目字旁”识记“瞪”。学习“呆”,会意字,本义指言语木讷,口齿不灵,引申为人头脑迟钝、痴傻,又指人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2)父亲为什么“目瞪口呆”?

(3)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对“目瞪口呆”的父亲说什么?

7。你能用上这四个词,把故事讲一讲吗?学生练习后,指名讲。

8。 漫画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漫画又表现了怎样的亲情?

四。课堂总结: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漫画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去欣赏,他会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一 年 以 后

比肩而立

有目共睹 父子情深

寒来暑往

目瞪口呆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7

1.认识17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女娲补天的目的是从苦难中解救人类,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使学生们感受到:立下志向,不懈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她看到自己的儿女遭到巨大的苦难,十分心痛,立志要修补好残破的天空。经过好她勇敢顽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把天补好的志向,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早期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渴望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理想,反映了人类在与严酷环境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

教学这篇课文时可由学生准备,讲述有关女娲的故事。

这篇课文许多同学都知道对于生字的教学是个重点,可以采用分段独立识字、读书,说一说每段大意。分段学习生字。学生之间互相查读书和识字的情况。

对于课后题的教学,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对照第二段读书,读好她心痛极了,发誓要后一问对照第三、四段读书。女娲是怎么做的,不能只说明方法,应想想女娲所承担的使命多么艰巨,体会她遭受的磨难。同时复习这两段的字词。

一、看拼音写词语

dahuo fangfudaguo feitengquekou

tingxiezhangpengxiubuxintongjieshi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读一读。

喷()而出日月()辰腰酸背()自告奋()

环()四周若有()思昼夜燃()筋疲力()

三、根据课文内容排列句子,把序号填在前面的()里。

()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决心修补残破的天空。

()她又用大龟的脚把天撑起来,天再也不塌了。

()遥远的古代,突然天塌地陷,到处是烈火洪水,人类面临灭亡的灾难。()女娲熔炼五色石子,填补好了天上的缺口。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篇神话故事(板书:女娲补天)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题)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自由读文,标出小节。⑵画出不认识的字,利用的方法,读准字音。

2.检查识字情况。利用字卡或电脑出示本课生字,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2.再读课文,小组内谈谈对女娲的看法。(老师相机引导女娲的不畏艰难)

3.小组汇报学习讨论的结果。

4.指名读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带着对女娲的钦佩、喜爱再读全文。

出示生字条中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腾、祸

1.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1.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课下读有关的神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8

品味文中描写原野景色的句子,体会春天到来时人们的欣喜之情。

录音机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春天吗?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共同领略著名女作家萧红笔下的春天的原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朗读的情况。

3.默读课文,读后汇报: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问题。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结果,读准下列生字并组词:

胀、欣、籽、鸦、棉、粪、觅、巷、咩、坎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3.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找出来,可以查阅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也可以仔

细读读相关语句琢磨琢磨,还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读课文,校正读音。

四、作业:带着自己的理解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预示着生机,预示着活力。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三月的原野,来感受北国的春天。(板书课题)

二、理解感悟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北国的春天到来了。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初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说一说。

三、交流阅读体验

(1)从小草的描写感受到春来了[课件出示语句]“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妈妈惊喜地说:‘那一定是向阳的地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抓住“透出”“转折”“欣幸”等词语感受小草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从孩子和母亲对话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尤其是孩子的那份惊喜,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对小草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严冬悄然退去,春意已近。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都带来了希望。文中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感受?

(2)“抢根菜的白色的……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理解“天气一天暖似一天……”这句话,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交流。从河冰发了、苦闷而又奔放的流,乌鸦觅食,飞舞的杨花等,我们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也仿佛看到了从大地下涌出的勃勃生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作者对初春田野上的景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才把景物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

你看,有动态的:羊羔的叫声,河冰在流,乌鸦、杨花在飞;有静态的:小草、蒲公英;有颜色:绿色的小草,白色的抢根菜籽儿,变黄的榆树;还有石子打船的声音。

真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3)指导鉴赏、背诵课文。

四、激发观察兴趣,寻找身边的春天

1.师: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天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睁开发现的眼睛,带着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去体会,那么在校园,在公园,在山林,在路边,甚至在自家的周围……你都会发现春天的踪迹:一阵春风、一场春雨、一棵小草、一个嫩芽、一朵小花、一个风筝、一只蝴蝶、一条小虫,等等。从这些,你都会感受到阳气升了,春天来了,以及春天里人们所特有的勃勃生气。

2.作业:寻找春天,注意事物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全班交流,练习口语表达

1.师:读了《三月的原野》这篇文章,不禁会使人赞叹:好一派生机呀!在寻找了春天之后,或许你从心底里萌发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或许你这才真正理解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或许你还想了很远很远……来,展开你的想象,发出你的感慨,说出你对春天的认识吧。

2.学生说自己寻找到的春天,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

二、尝试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推荐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课后搜集、阅读与春天有关的文章、诗歌、谚语等,并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本子上,也可以写1篇观察日记。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简案 篇9

练习四

拟 3 课时

累 计

第 81 课时

第 1 课时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说说笔画和笔顺,再按笔顺描红。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6个词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重点:说说笔画和笔顺,再按笔顺描红。

难点:认识6个词语,练习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1、 审题。

(1) 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目。

(2) 讲清要求:认识一个新笔画,按笔顺写字。

2、 教师指导,学生描红。(反馈)

1、 指导观察图画,自读生字词。

2、 指名认读“苹果”一词注意“ping”是后鼻音。

3、 说说苹果是什麽样子。

4、 指名将苹果与拼音、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5、 请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与步骤,借助拼音学习词语。

6、 句子训练。

(1) 你爱吃哪些水果,为什麽?

(2) 自己试着用“我喜欢吃的水果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易错笔顺重点指导

出示句式指导。

变换内容,拓展练习。

20 5100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