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间经典故事短【汇集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在一个小村庄,善良的年轻人帮助了困境中的老人,获得了神秘宝物。后来,他用宝物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大家都感激涕零,幸福生活着,这样的善行能改变命运吗?以下是阿拉题库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民间经典故事短文章,欢迎您借鉴参考。

精品民间故事 篇1

陰陽判官崔子玉

唐朝时候,有一对姓崔的夫妇,一直没有孩子,心里很着急。后来,夫妇两人便去衡山求子。回来以后当天夜 里,两人便同时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两个童子抬着一口箱子来到他们跟前,说这里面装的是天帝送给他们的礼物,之后就不见了。夫妇俩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着两块美玉,光彩夺目,俩人心中一喜,正想伸手去取那美玉,忽然梦就醒了。

从那以后,妻子就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十分俊秀的孩子。这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聪颖,一天可以读一千字,《道德经》可以倒背如流。所以父母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子玉”。

唐太宗的时候,崔子玉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太宗任命他为潞州县令。崔子玉上任之后就表现出一些过人之处。白天他在大堂审案,晚上又去陰曹地府升堂。上任第一天晚上,崔子玉叫小鬼把一个白发魔鬼抓出来扔进油锅,白发魔鬼拼命反抗,还 不住喊冤。崔子玉喝道:“大胆!你到现在还 不知罪吗?”白发魔鬼狡辩道:“小人并没有犯法,何罪之有?”崔子玉一拍惊堂木:“你可知道潞州县有一块贞女石?”白发魔鬼说:“小人知道。”崔子玉双眼一瞪:“秦朝时候,你在河边看见几名女子在河里拾水螺,便故意施法,强迫一个女子嫁给你做鬼婆,那女子死活不从,你就将她变成了一块石头!事到如今,你可知罪?”那白发魔鬼没料到崔子玉连秦朝时候的事都知道,登时浑身发软,再也不敢狡辩。崔子玉立刻将他投进了油锅,永世不得超生。其他鬼一看,吓得瑟瑟发抖,再不敢有丝毫隐瞒。

再有一次,崔子玉贴出告示,从五月十五开始一个月之内禁止捕猎,因为这段时间所有野兽都要怀胎繁育,不准任何人伤害它们。可是第二天,有个猎人明知故犯,偷偷跑上山打了一只野兔,结果被防守的士兵抓住了。崔子玉一拍惊堂木,猎人吓得立刻跪倒在地。崔子玉喝道:“大胆刁民!你可知罪?”猎人战战兢兢俯首认罪,将自己如何偷猎的经过统统说了出来。崔子玉道:“你明知故犯,罪责不轻。念你坦白,现在就让你自己选择,你是要白天在衙门中受刑,还 是夜 里到陰间受罚?”猎户心想,“谁知道他管不管得了陰间的事,说不定能逃过一劫呢。”于是就选了到陰间受罚。

猎人被释放回家,心里还 很高兴,谁知道当天晚上刚一睡着就被一个小鬼给抓了去,带到堂上一看,上面坐的正是崔子玉,猎人当真是吓得三魂出窍,立刻跪在地上直磕头。后来,这个猎人每天晚上都在梦中受刑,苦不堪言。

除了这些奇闻逸事,关于崔子玉的传说很多,连一向不信鬼神的唐太宗都称他为“仙吏”。崔子玉死后,便在陰间专管判案,成了我们常说的判官。

亲爱的宝宝,我们来读一首童谣吧:

小板凳歪歪,里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汤,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梳头,里面坐个小猴;小猴出来作揖,里面坐个公鸡;公鸡出来打鸣,里面坐个豆虫;豆虫出来咕容,咕咕容,咕咕容。

故事大全民间经典故事短 篇2

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雨水过多,而河流因泥沙淤阻,致使逐年发生水灾,使老百姓的水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无家可归。舜帝知情后,要禹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他们采用疏导法,疏通赣江,工程进展很快,不到一年就修到了吉安一带。当年夏天,因久旱无雨,天气炎热,工人们发昏发烧,小便短赤,病倒的人不计其数,大大地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舜帝知道后,派禹带医师前往工地诊治仍无济于事,急得禹和伯益将军在帐蓬前来回踱步,坐立不安。一天,一位老大爷捧了一把草要见伯益将军和禹,禹命老大爷入帐,问其何事,老大爷说:“我是喂马的马夫,我观察到马群中有一些马匹撒尿清澈明亮,饮食很好。而有一些马匹却不吃不喝,撒尿短赤而少。原来那些饮食很好的马经常吃长在马车前面的这种草。我就扯了这种草喂那些生病的马,结果第二天这些病马全好了。我又试着用这种草熬成水给一些有病的工人喝,结果他们的病也好了。”禹和伯益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命令手下都去扯这种草来治病,结果患病的士兵喝了这种草熬成的水后,不到两天就痊愈了。

因为马匹是在马车前面吃的这种草,所以就将这种草药命名为“车前草”。

故事大全民间经典故事短 篇3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

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

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

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

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叫得顶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睡前童话故事 篇4

一天,兔妈妈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大声说:“兔妈妈,不好啦!你家的小宝宝在井边吃草,一不小心掉进井里了!”兔妈妈着急的。问:“这可怎么办呀?”小松鼠安慰她说:“别着急,我们去找长鼻子伯伯和聪明的猴子吧。”

不一会儿,大象伯伯和猴群急匆匆赶到井边。大象伯伯先把长长的鼻子伸进井水里,想把水吸干。可鼻子不够长,怎么办呢?小猴子灵机一动,好像有办法了。这时猴爸爸说:“我们猴子家族不是在井里捞过月亮吗?”于是几只猴子首尾相接,用捞月亮的办法捞出了兔妈妈的小宝宝。山羊大夫开着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

小兔子病好了。

兔妈妈感谢大家,大家都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是呀,大家只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精品民间故事 篇5

灶王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张生的人娶了个媳妇,名唤郭丁香。郭丁香非常贤惠,自从嫁给张生后,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没过几年工夫,他们的家业就逐渐兴旺起来,家里骡马成群,盖了几百间瓦舍,成了当地的大户人家。张生能够过上好日子,多亏娶了勤劳的丁香。

张生看到家业越来越大,日子过得很舒服,却未想过家业是怎么得来的。眼看郭丁香操劳过度,人老珠黄,没有年轻时漂亮了,张生慢慢变得喜新厌旧。后来,他便整天不干活,一心想把郭丁香休掉,找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媳妇。他整天虐待丁香,最后终于把丁香休了,又娶了财主的女儿李海棠做老婆。李海棠好吃懒做,整日和张生花天酒地,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因为两人都不操持家务,坐吃山空,没过多久,张生的家业全部败尽,渐渐地穷了,房屋和土地都被卖掉了,最后终于穷得连饭也吃不上了。李海棠眼看过不下去,就偷偷跑了。张生终于沦落为乞丐。

有一天,张生要饭要到一家门口,一个仆人给他盛了一碗汤喝了。张生说:“这汤真好喝,再给一碗喝吧。”仆人又盛了一碗给张生喝了。张生喝完两碗汤,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说:“天不早了,问问你家主人,能让我在你家厨房里住一夜 吗?”仆人说:“行。”就把张生领到厨房里住下。张生说还 饿,还 想喝碗汤,仆人又给他盛了一碗,张生喝完说:“你东家心眼真好,你回报一声,我想见见他。”仆人说:“不用回报,我家主人心眼最好,给她说一声就来。”张生心里感激不尽。正想着,这家主人来了,张生一看,好像很面熟,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被自己休掉的丁香。丁香问张生:“怎么到了这步田地了?”张生羞得无地自容。心想:“我哪里还 有脸活着,死了吧。”张生一看丁香家的大锅底下火烧得正旺,就一头钻到锅底下烧死了。玉皇大帝知道张生虽然不好,但他懂得害羞,自己投火烧死自己,说明他没坏到底,还 能回心转意,他既死在锅底下,就封他为灶王吧。

张天师传下旨意:封张生为灶王,为一家之主。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要用果子敬他。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就要骑马上天回报各家各户的情况,腊月三十那天再回来,在天上过七天。

老百姓恐怕灶王爷上天不说自家好话,在送他上天的时候,都用秫秸扎个马,做些面条,叫他吃饱喝足,招待得好好的,还 祷告一番,希望他上天回报时多说说好话。后来又用糯米做个糖盘孝敬他,想用糖盘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人们还 在灶王像两边写了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披是“一家之主”。直到现在,还 有“二十三里啃糖盘,再过七天就到年”的说法。

亲爱的宝宝,我们来读一首诗吧: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精品民间故事 篇6

大禹治理洪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 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率领天下群神赶走了兴风作浪的水神共工。随后叫一只大黑龟把息壤驮在背上,跟着自己。这息壤是一种神土,只要放在地上就会不断生长,积成山堆。禹一路上用它填平深渊。应龙也在前面开路,用尾巴划地。禹叫人民在应龙尾巴划过的地方挖掘河道,把洪水引导到江海。到了桐柏山,禹又设法擒服水怪无支祁。那无支祁的形状像猿猴,力气却胜过九只大象,整日横蹦竖跳,没一刻安静,使得那地方总是刮风打雷。禹拿大铁锁锁住无支祁的脖子,把他压在龟山下面。

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 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亲爱的宝宝,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吧:

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谜底:水】

精品民间故事 篇7

糊涂国王养龙

传说夏朝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国王,名叫孔甲,是个荒婬无道的国王,平时就喜欢吃喝玩乐、打猎、养宠物。

当时孔甲喜欢养龙,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一雌一雄两条龙,但是他自己并不懂得如何饲养他们,正在发愁的时候,一个名叫刘累的人,据说曾经学过养龙术,自告奋勇地跑到孔甲那里自吹自擂,巴结逢迎,并且保证把龙养得又肥又壮。孔甲是个糊涂国王,竟然相信了,于是封他做了养龙的官,并赐给他“御龙氏”的名号。

然而刘累虽然在豢龙氏那里学了几天养龙术,却并不精通,没过多久,其中一条雌龙就被他养死了。可是刘累居然一点也不害怕,还 叫人把那条雌龙剔甲剖腹,剁成肉酱蒸熟了送给孔甲吃,只说是自己打猎得来的野味,孔甲吃了,大加赞赏。可等到孔甲要看龙的时候,却只有一条精神委靡的雄龙,孔甲几次追问之下,刘累支吾不过去,于是连夜 逃到鲁县躲起来,再也不敢露面。

孔甲盛怒之下找不到刘累,只好作罢。后来孔甲又找到一个叫师门的人,是个真正的养龙高手,据说他经常拿桃李的花当饭吃。他来了之后不久,那条病怏怏的雄龙就变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起来,表演的时候,那种盘曲夭矫的雄武姿态看得孔甲手舞足蹈。孔甲对师门的养龙术非常满意,又赐给他许多的金银财宝。

然而,师门是个耿直的人,在养龙这件事上,他不喜欢孔甲那些无知的甚至愚蠢的言论,所以常常跟孔甲发生争执。师门不像刘累,凡事都顺着孔甲,从来不敢抗命,恰恰相反,师门那些毫不留情的批驳常常让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孔甲非常难堪。孔甲养龙本来是为了娱乐,哪知道竟然常常弄得一肚子怒火,孔甲已经越来越不能忍受了。

一次,当师门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孔甲那些可笑的言论时,孔甲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怒火了,他一下子大发雷霆,叫人立刻把师门拖出去砍头。师门回过头来对着孔甲哈哈大笑,说:“没用的,砍了我的头也没用,你输了,彻底输了!”说完毫无惧色地跟着卫士走出去了。师门的头被砍下来之后,孔甲怕他的鬼魂作怪,便叫人把他的尸首埋在荒郊野外。

谁知道尸首刚埋下,忽然狂风大作,骤雨倾盆,附近山野的林木都燃烧起来,熊熊大火直冲云霄,附近的村民都赶来救火,可是怎么都扑不熄灭。孔甲站在城楼上看见城外火光冲天,心里也很害怕,只好亲自到城外去向被冤杀的师门祈祷,请他不要再作怪。果然,火势渐渐小了,眼看就要完全熄灭。孔甲这才安下心来,坐上车子就回王宫了。谁知道到了宫门前,卫士打开车门一看,孔甲直挺挺地坐在车上,原来早已经死了。

亲爱的宝宝,你知道这些歇后语吗?

煮熟的鸭子——飞不了

抓住耳朵过河——多此一举

庄户人家的孩子——土生土长

桌上的油灯——不点不明

自行车爆胎——气炸了;气崩了

精品民间故事 篇8

善良的回报

人们常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其实在上古的时候,地上每一种生物都是会说话的,人说人话,狗吐狗言,鸟说鸟语。动物之间、植物之间以及人和动植物之间都可以自由对话。

可是,地上的生物整天叽叽咕咕,吵闹不休,植物和动物吵架,互相指责、讥讽,整个天上地下都被吵翻了,到处都是谩骂和诅咒。天上的神仙被吵怕了,只好捂住耳朵,可是也不能一天到晚捂住耳朵什么都听不见啊。于是,天帝一生气,便决定要在万物生灵中选出一种生物,只让这种生物仍然保留说话的能力。其实,天帝考虑得也很周到,若是所有生物都不会说话了,那么地面上就会死气沉沉,一点声音都没有,做神仙的也没面子。于是天帝下诏,指定了一个日期,到那天所有生物,包括人在内都要去集会。到时候天帝会端两碗水出来,一种是仙水,喝了之后仍然能够说话;另一种是哑水,喝了之后就再也不能说话了。天下生灵觉得这个办法好,也很公平,能不能说话就看自己的运气了。

到了指定的日子,所有的生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争先恐后往集会的地方赶去。可是植物都不会动啊,没办法,看来是注定要变成哑巴了。到底最后谁能喝到仙水呢?所有的动物都拼命地往前赶,只有青蛙一蹦一跳地落在后面,越是着急,越走不快,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其实那时候青蛙是除了人之外最聪明的动物,他常年在水中,早就知道天帝端出来的水中,哪一种是仙水,哪一种是哑水。可是跑不快喝不到仙水也没用啊!正在着急的时候,匆匆赶来的人看到了它,人是当时世间最仁爱的动物,见它走得艰难,一直落在大家后面,于是便把青蛙抱在怀里,快步如飞地向前赶。

青蛙躺在人的怀里,心里很感动。心想:所有的动物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有人才能这么无私。如果让其他那些老虎、豺狼、狮子、狐狸、乌鸦、毒蛇、蠢猪、恶狗喝了仙水,成了世界的主宰,那整个世界还 不都遭殃啊!青蛙这样想着,觉得只有人才配喝仙水,应该让人继续保留说话的能力。可是那样的话,青蛙自己就不能说话了,青蛙心里真矛盾。青蛙抬起头,看见人神色镇定,一点也不着急,不像其他动物,慌慌张张,生怕喝不到仙水。青蛙心想,只有人才能主宰世界,如果不能说话,实在太可惜了。于是青蛙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喝到仙水。

终于所有的能走动的生物都站到了天帝面前,天帝命神女端出两碗水,一只碗是用金子和玉石做的,光彩夺目。另一只碗却是用木头做的,甚至还 缺了一个小口。青蛙悄悄对人说:“木碗里装的是仙水,金碗里装的是哑水。你快把仙水喝了,再迟就来不及了。”人说:“你喝吧,我喝了你就不能说话了。”可青蛙却死活不答应,趁着其他生物都在犹豫,忽然一下子跳到金碗面前,低下头就喝起来,其他动物一看,那么聪明的青蛙喝的是金碗的水,于是争先恐后地喝了金碗中的水。人一看青蛙已经喝了哑水,没办法,只好把木碗里的仙水喝了。

从此以后,世界上就只有人能说话,而其他生物就只能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也不能说话了。

青蛙为什么要让人喝到仙水呢?亲爱的宝宝,我们应该爱护动物,应当与动物做朋友。

故事大全民间经典故事短 篇9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就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得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人和汉人,他们世世代代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左右的老爷爷,叫做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到黄河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大念"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见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睡前童话故事 篇10

一位富人花重金买了两只小鸟,作为宠物养在了他的花园里。这是两只他见过的最漂亮的`鸟儿,他特意委派一名园丁照顾并训练它们。

不久后的一天,园丁告诉富人,有一只鸟儿已经学会飞翔了,而且飞得很高。但是另一只鸟儿自买来那天起,寸步不离它栖身的那根树枝。他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教它飞,用吃的引诱它、哄它、吓唬它,可这只鸟儿就是趴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富人一听急了,忙请来几位有名的医生给鸟儿医治,但没一个人能让这只鸟儿飞起来。

园丁告诉富人:“乡下的农民可能更熟悉鸟儿的天性,要不就请一位农民来试试吧。”

富人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头同意,让园丁去乡下请来了一位农民。

把这位农民请来的第二天早上,富人惊讶地看到这只鸟儿在花园上空自由地翱翔。富人好奇地问那农民:“你是怎么教它飞起来的?”

农民答道:“很简单,先生,我只是把它趴着的那根树枝砍掉了。”

而后富人听了农民的话,砍了那可树,之后小鸟飞了起来。

65 5089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