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关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

浩渺 分享 时间:

市公安局积极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工作实效,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公安局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公安局关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激励广大党员民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做好新征程公安工作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构建减负工作新格局。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强引领。建立三维一体学习体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课程,形成即时线上研学+党委专题深学+全警轮训践学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28次,覆盖民警12000余人次,编发《基层减负工作指引》16期。创新政绩观大家谈主题活动,组织基层所队长、警务教官等开展座谈交流34场,创建基层减负示范岗120个,推动全警树立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的鲜明导向。二是构建综合治理新机制。制定《基层减负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三精三清工作台账(精会议、精督查、精考核;清借调、清简报、清App),实施项目化推进、销号式管理。创新推行红黄蓝预警机制,对文件会议、督查检查等实行总量动态管控,今年以来,全市公安系统会议总量同比下降42%,跨部门联合督查占比提升至65%。组建由政工、督察、法制等部门组成的减负工作专班,建立周会商、月通报、季评估工作机制。三是打造示范引领新高地。开展优秀减负案例评选活动,总结推广警力下沉星级评定、基层需求直通车等创新做法23项。建立基层观测点制度,在12个分县局设立减负效能监测站,设置减负观测指标28项,形成专项分析报告6篇。与市委党校共建基层治理研训基地,开发《新时代基层警务减负增效路径》等专题课程,将减负成效纳入领导干部政治考察重要内容。

(二)规范治理体系,筑牢基层减负防火墙。一是规范督检考体系。实行三审三控管理模式,建立年度督检考事项清单制度,推行计划申报-联合审核-动态调整全流程管控。创新云督查平台,整合20个业务系统数据源,实现75%的检查事项非接触式核查。今年以来,市级督查项目由89项压减至32项,重复督查问题下降82%。建立基层反向评价机制,每季度组织派出所对上级机关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二是整治人员借调乱象。开展清源行动专项治理,制定《公安机关人员借调管理办法》,明确五不准纪律要求(不准超期借调、不准多头借调、不准违规借调、不准变相借调、不准有偿借调)。建立借调人员电子档案系统,实行扫码备案、到期预警、超期冻结智能化管理。截至今年以来,底,累计清理不规范借调人员237人,基层警力保有率提升15.6%。三是清理冗余信息化载体。构建“1+N”智慧警务平台体系,整合原有46个业务系统为统一门户管理。开展指尖减负专项行动,清理僵尸App17个,停用低效工作群组283个。建立信息化项目双评估机制,新开发App需通过实战需求评估和基层体验评估双重审核。创新警数通数据中台,实现9大类基层数据自动抓取,社区民警数据录入量减少60%

(三)聚焦基层需求,构建赋能增效新生态。一是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工程。深化双进双融工作模式,全市327名派出所所长、1846名社区民警全部进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委班子。建立警政联勤工作站156个,打造3+X联动处置机制(民警、综治干部、网格员+职能部门),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率达91.2%。开发枫桥指数评价系统,对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实效进行量化评估。二是科技支撑效能提升计划。建成市级公安大数据赋能中心,整合37个部门数据资源,日均处理数据量达12亿条。研发基层减负智能助手,实现报表自动生成、台账智能归集等功能,派出所基础工作时间缩减40%。推广移动警务超脑应用,配备5G执法记录仪3200台,现场处置效率提升50%。建立基层创新孵化器,征集采纳民警技术创新成果89项。三是基础能力强化工程。实施三个一素质提升行动(每月一次送教上门、每季一轮跟班学习、每年一次比武竞赛),开展最小作战单元专项训练126场次。建立师徒制培养模式,选聘业务骨干组建教官团队,结对培养青年民警1200余人。优化装备保障体系,配发新型单警装备8700套,升级改造基层所队办案区62个,一线执法记录仪配备率达100%

(四)完善长效机制,打造标本兼治新常态。一是组织领导体系优化。构建1+4+N专项治理架构(1个领导小组、4个专项工作组、N个基层实施单元),制定《形式主义问题负面清单》包含843项具体表现。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市局党委成员每人包联2个分县局、4个派出所,开展换位体验活动42次。将减负工作纳入政治巡察重点内容,今年以来,开展专项巡察3轮,发现问题67个。二是闭环监督管理机制。打造三查三改监督体系(自查自纠、交叉检查、专项督查;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系统施改),开发减负工作数字监管平台,设置12个预警指标。建立基层直通车问题反馈渠道,开设24小时服务专线,累计受理意见建议386条。实行双通报制度,既通报突出问题,也通报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发布督查通报24期,选树先进典型58个。三是制度保障网络构建。出台《为基层减负长效工作机制》,配套制定会议管理、督查检查等9项配套制度。建立制度体检机制,每年对现行制度进行效能评估,近三年累计修订完善制度27项。推行基层减负承诺制,组织机关处室签订责任状,承诺事项完成情况与年度评优挂钩。创新基层评议机关机制,将30%的考核权重交由基层单位评价,倒逼机关作风转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党委统筹推进,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牵头,明确班子成员分工责任,制定《基层减负专项实施方案》。聚焦文件冗长、会议重复、考核过度等问题,细化任务清单,划定整改时限,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通过明察暗访、基层走访、数据核查等方式,定期评估减负成效,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部门严肃问责,坚决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应付整改等形式主义反弹。

(二)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梳理非必要政务事项,精简压缩文件、报表种类30%以上,推行多会合一、线上调度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整合重复填报任务。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取消冗余指标20项,将群众满意度、实战实效作为核心考核标准。加强警力下沉保障,减少派出所非警务活动负担,严格规范专项行动审批程序,避免一刀切摊派任务。推行首接负责制和一站式服务,提升窗口办事效率,切实解决基层民警多头应付、疲于奔命的痛点。

(三)深化作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开展转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廉政党课等形式,树牢服务基层导向。设立基层减负监督热线和线上举报平台,建立基层直通车反馈机制,定期收集民警意见建议。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对因客观条件导致的轻微失误予以包容。每季度召开减负工作推进会,动态调整优化措施,推动减负成果制度化。通过持续发力,构建务实高效的公安工作新生态,让基层民警轻装上阵,更好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

35 46655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