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委关于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浩渺 分享 时间:

国企党委积极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注重培训与考核,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与执行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国企党委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国企党委关于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坚持以政治铸魂、能力筑基、作风塑形为主线,着力锻造高素质国企干部队伍,为奋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政治铸魂,筑牢思想根基,把稳干部队伍定盘星。一是构建理论武装常态化机制。公司创新建立三维一体学习体系,一是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党委会、支委会首要学习内容,建立传达学习-研究部署-督办落实闭环机制。二是打造思想引领、学习在先2.0版本,开发线上+线下双平台学习矩阵,线上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每日打卡,线下每月举办支点建设大讲堂,邀请省委党校专家专题解读七大战略。三是实施学用转化工程,要求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撰写调研报告,2025年上半年形成《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等高质量报告47篇,其中12项成果已转化为具体措施。二是创新红色教育沉浸式载体。公司构建三色教育体系,依托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铸魂培训,开发重走长征路VR体验课程;在阳逻港区建设蓝色先锋党建展厅,展示公司建设史中的党员先锋事迹;设立绿色学堂,组织干部参与长江生态保护实践。特别策划三大精神传承工程,通过老中青三代党员口述历史、编排情景剧等形式,使抽象精神具象化。2025年已开展干部职工话初心等活动28场,覆盖员工超2000人次。三是打造实战化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靶向赋能计划,针对投资并购领域,开展资本运作沙盘推演特训班,模拟真实并购案例;针对数字化转型,与华为合作开发智慧公司实战课程,组织干部参与EDI平台全流程测试。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为每位新提拔干部配备业务导师和廉政导师,2025年已开展导师带徒活动136次。创新项目揭榜模式,在智能船舶研发等重大任务中选拔干部担任项目负责人,已有23名干部通过此途径获得晋升。

(二)突出能力筑基,对标赋能提效,锻造干事创业硬本领。一是实施对标一流系统工程。公司制定五维对标路线图,在枢纽功能建设方面,学习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经验,优化阳逻港铁水联运方案;在开放优势方面,借鉴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对标鹿特丹港数字化平台,升级智能调度系统;在绿色转型方面,创新船舶减排技术,研发LNG动力船舶;在人才建设方面,创新人才队伍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忠诚、业务精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构建年轻干部成长矩阵。推出青苗计划3.0版本,建立选拔-培养-任用全链条机制,通过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三维测评选拔后备人才。实施双库联动动态管理,每季度对入库人员进行考核调整。创新轮岗+项目培养模式,安排年轻干部参与智能码头建设等重大项目,8名管培生轮岗期间提出的集装箱智能堆放算法已投入试运行。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干部在重大任务中的表现,作为晋升重要依据。三是打造青年赋能特色品牌。创建精英培养新模式,首期选拔50名青年骨干,定制管理+技术双通道培养方案。开发主管说智慧平台,实现业绩数据可视化、经验分享云端化、点评反馈即时化。2025年已开展主管说活动24期,形成《公司运营优化手册》等成果12项。设立青年创新基金,鼓励干部提出改革建议,已立项无人集卡调度系统等创新项目9个。

(三)突出作风塑形,严管厚爱结合,锤炼担当作为好作风。一是动真碰硬整治作风顽疾。开展四不问题专项整治,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12类不作为情形和9种乱作为表现。推行末位回炉机制,对考核后5%干部进行脱岗培训,2025年已有6名干部完成回炉重塑。开发作风雷达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干部履职情况,预警提醒23人次。设立作风观察员制度,聘请退休老同志担任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37次。二是构建清廉国企防控体系。实施清风护航行动,在合同管理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应收账款清收实行包案到人责任制,2025年累计清收1.2亿元。创新八微监督2.0版,在港区设置微廉亭42个,开展家庭助廉活动18场。建立廉洁体检机制,对重点岗位干部每年进行廉政风险排查,已排查风险点89个并全部整改。三是搭建实践历练成长舞台。打造三维历练平台,纵向选派15名干部到省直部门挂职,横向交流28名干部到沿海企业锻炼,内部安排43名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实施墩苗计划,安排新提拔干部到偏远港区任职,已有9名干部在此类岗位表现突出获得晋升。建立成长导师团,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培养年轻干部,开展一对一指导136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化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贯,建立理论教育+党性锤炼双轨培养模式。通过党委中心组联学、党务骨干研修班、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等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引导党务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健全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与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与行业政策开展专题学习,形成学用结合、以学促干的良好局面。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题报告会和干部联学班,培训内容涵盖支点建设、三大精神等,发挥头雁领学示范效应,有效提升干部观大势、谋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二)创新培养机制,提升专业能力。实施青苗计划分层培养工程,构建集中培训+导师带徒+项目攻坚成长链条,丰富干部培养方式。坚持常态学、定期培、传帮带等机制,为干部工作备足人才弹药,动态化实战磨炼干部,让其参加各类经验交流分享、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重大活动、关键项目中锻炼。依托公司大讲堂,围绕国企改革、供应链管理、资产并购等内容,开展重点领域业务骨干专业培训,针对投资、建设、财务等关键岗位及新提拔干部,开展专题轮训,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重点业务人才队伍。同时,实施对标一流系统工程,锚定行业内标杆企业,开展对标争先活动,从多个维度制定工作举措,强化数字支撑,加快绿色转型,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硬本领

(三)完善考评体系,激发队伍活力。制定党务人才胜任力模型,建立日常考核+年度述职+群众评议三维评价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发布党工团纪任务清单,签订责任书,使基层工作创有依据、干有标尺;建立日常考核、述职评议考核、年终综合考评三位一体考评机制,确保基层党建高质量考核考出活力、考出干劲。开展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专项治理,印发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办法,推动全级次企业同步制定相关制度规定,明确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情形及流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构建清廉国企防控体系,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打出审计+查处组合拳,创新监督方法,将廉政教育融入港区、项目、班组建设,持续提升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激发队伍活力。

(四)拓宽培养路径,强化队伍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人才队伍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人才,积极创建人尽其才的优质环境。开展党员创新工作室,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市场营销、助力生产履约、提高创效质量为目标,鼓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新,激发党员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优势,汇聚建功立业强大合力。打通晋升渠道,让专职党务人才通过不断地淬炼成长,实现党务干部晋升渠道新的突破。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培育,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在总部与出资企业之间双向挂职,选派管理人员赴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提升综合能力素质,为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35 5035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