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2025年防汛工作调度会上的汇报材料

浩渺 分享 时间:

总结防汛工作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预警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防汛工作顺利推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乡2025年防汛工作调度会上的汇报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乡2025年防汛工作调度会上的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乡入梅以来防汛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重点任务作简要汇报。截至6*8时,我乡累计降雨量达*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6*日单日降雨量突破*毫米,创近十年同期新高。面对持续强降雨,全乡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省、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各项措施,目前总体形势平稳可控,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防汛工作推进情况及阶段性成效

入梅以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将防汛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举全乡之力构建责任链条闭环、隐患动态清零、应急高效响应的防汛体系,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织密责任网络,下好防汛先手棋。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第一时间成立由我任指挥长、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修订完善《*2025年防汛应急预案》,细化12项具体操作流程,明确乡级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四级包保责任体系。目前,全乡*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落实“1名班子成员+2名机关干部+3名党员志愿者的包保小组,共组建包保队伍*支、*人。6*日强降雨期间,班子成员全部下沉一线,累计带队巡查重点部位*处,现场协调解决排水不畅、道路塌方等问题*个;各包村干部24小时驻守联系村,通过敲门行动排查特殊群体*户,转移安置风险群众*人,真正做到雨前到村、雨中到点、雨后到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去年暴雨中暴露的部分山塘责任人不明确问题,今年我们创新推行山塘长制,为全乡*座山塘(其中小二型水库*座)配备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三名责任人,制作公示牌立在山塘醒目位置,并组织责任人参加县水利局专题培训。6*日巡查发现高岗村老鸦冲山塘溢洪道堵塞后,行政责任人、村支书张建军立即组织15名党员群众清淤,仅用3小时就完成疏通,避免了漫坝风险。

(二)深挖隐患短板,打好除险主动仗。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理念,从5月下旬开始,利用15天时间集中开展拉网式防汛隐患大排查,重点聚焦山洪地质灾害点、中小河流、病险山塘、切坡建房户、城乡易涝区等6类高风险区域。共排查出各类隐患*处,其中:河道淤堵*处(主要集中在集镇老街河道、*溪下游段),道路边坡松动*处(涉及*个行政村通组路),老旧房屋安全隐患*户(多为D级危房),排涝设施故障*处(集中在*村、*村低洼地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一隐患一档案,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整改标准,实行销号管理。比如,针对集镇老街河道淤堵问题(该河段承担着周边300余户居民的行洪任务),我们投入*万元,组织机械*台次、人工*人次,用7天时间完成清淤*立方米,同步拓宽河道*米,目前已通过县水利局验收;针对*村切坡建房户王大爷家(房屋背靠山体,坡度约45度),我们一方面落实一对一监测人(由村妇女主任李红英负责),另一方面协调县住建局专家现场勘查,制定加固山体+修建截排水沟方案,目前已完成截排水沟施工,山体加固工程预计6*日前完工。

(三)备足物资力量,筑牢应急保障线。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全面清点现有防汛物资,及时补充缺口。目前,乡级防汛物资仓库共储备编织袋*万条、救生衣*件、冲锋舟*艘、抽水泵*台、沙袋*立方米、照明设备*套,较去年同期增加*%;在各行政村(社区)设置临时物资点*个,储备编织袋*条、铁锹*把、雨衣雨鞋*套,确保半小时可达、1小时到位。同时,组建“1+N”应急队伍体系:“1”是乡级专业应急队(由民兵、消防员、医护人员等*人组成),“N”是村级义务救援队(每村*人,主要由党员、青壮年组成),目前已开展联合演练*次,重点演练群众转移、管涌抢险、河道清障等科目,参演人员达*人次。在演练中,我们发现部分队员对新型排水泵操作不熟练,立即联系县应急管理局专家开展一对一培训;针对转移路线标识不清晰问题,投入*万元在*村、*村等易涝区增设反光标识牌*块、警示标语*条,并用红漆在路面标注转移方向箭头,确保群众一看就懂、一走就对

(四)强化监测预警,拧紧风险传导阀。坚持技防+人防双轮驱动,一方面,升级防汛监测系统,在*座山塘、*条河道关键点位新增水位传感器*个、雨量监测站*个,接入县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另一方面,组建由*名党员、村民小组长组成的一线巡查队,实行雨前查隐患、雨中查水位、雨后查灾情三查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6*14时,县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后,乡防汛指挥部立即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条,覆盖群众*万人次;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监测系统,发现*溪水位1小时内上涨*厘米后,第一时间通知下游*村、*村做好转移准备,最终安全转移群众*人,无一人滞留危险区域。

(五)注重宣传引导,凝聚防汛同心圆。坚持防灾先防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防汛知识宣传。线上,利用“*乡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防汛避险手册》《暴雨天气安全指南》等文章*篇,阅读量超*次;线下,组织乡村干部入户走访,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份,重点讲解山洪来了怎么办”“房屋进水如何避险等实用知识;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次,面对面讲解应急电话(乡防汛值班电话:*-*)、转移路线等内容。6*日,我们在*村文化广场举办防汛知识问答活动,吸引*名群众参与,现场发放小礼品(毛巾、肥皂等实用物品)*份,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有位老大娘说:以前不知道下雨天要远离山沟,现在听了干部讲,心里踏实多了!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防汛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前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老旧设施老问题尚未根治。比如,*村通组路K3+200段(长约200米)因年久失修,每逢强降雨就会出现塌方,去年“7·20”暴雨曾导致3辆农用车被埋。今年我们虽对该路段进行临时加固,但因资金缺口较大(需投入*万元),彻底翻修需等到下半年县交通局项目落地,目前仍处于头痛医头状态。

(二)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仍有差距。部分偏远山区(如*村、*村)手机信号弱,预警信息有时延迟;个别巡查人员年龄偏大(最大的68岁),对新型监测设备操作不熟练,6*日就曾出现一名巡查员漏报水位数据的情况。

(三)群众主动避险意识参差不齐。少数群众存在经验主义思想,认为祖祖辈辈住在这里,没见过大洪水,对干部劝导转移有抵触情绪。比如,6*日转移*村李家庄组王大伯时,他坚持要守着老房子,经村支书、家属反复劝说才同意转移,险些延误时机。

(四)应急物资精细化管理有待加强。乡级物资仓库虽配备了货架,但分类标识不够清晰,部分物资(如编织袋)因堆放时间较长出现受潮破损;村级物资点存在重储备、轻维护问题,*3台抽水泵因长期未使用,启动时出现故障,险些影响应急使用。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以隐患不除、寝食难安的紧迫感,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聚焦除险,打好隐患整治攻坚战。坚持清单化推进、销号式管理,对前期排查出的*处隐患,6*日前完成整改:河道淤堵问题,由水利站牵头,6*日前完成*溪下游段清淤(新增机械*台次);道路塌方问题,协调县交通局提前启动*村通组路翻修项目(6*日前进场施工);老旧房屋问题,由住建办联合各村,6*日前完成剩余*D级危房封控(张贴警示标识、拉设警戒线),并落实一对一监测;排涝设施问题,组织专业人员对全乡*处易涝点排水泵进行全面检修,6*日前全部调试到位。

(二)聚焦提能,织密监测预警智慧网。一方面,针对偏远山区信号弱问题,协调县移动公司在*村、*村增设信号基站*座(6*日前开工);另一方面,对巡查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周6*-*日),邀请县应急管理局技术人员现场教学,重点培训水位传感器操作、预警信息转发等内容,确保人人会用、个个精通。同时,在*村试点安装智能广播(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解决传统村村响覆盖盲区问题。

(三)聚焦铸魂,画好群防群治同心圆。持续深化敲门行动,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建立亲属+干部双联系人制度(亲属负责日常提醒,干部负责应急联络);在中小学开展防汛小卫士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让防汛知识走进家庭;设立防汛红黑榜,对主动配合转移、参与防汛的群众给予表扬(如张榜公布、发放生活用品),对阻挠防汛工作的依法依规处理,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四)聚焦严管,守好物资队伍责任田。对乡级物资仓库进行标准化改造重新规划区域,设置救生器材区、排水设备区、生活物资区,制作清晰标识牌;建立物资台账,实行进出登记+定期盘点制度(每周一盘点、每月一汇总);与供应商签订应急保供协议,确保短缺物资2小时内送达。对村级物资点,由乡应急办每月开展交叉检查,重点检查物资数量、设备状态、存放环境,发现问题当场整改,坚决杜绝备而不用、用而无备

同志们,防汛工作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是对我们初心使命的直接检验。当前,我乡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容不得丝毫松懈。让我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把每一个环节想得更细、抓得更实,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35 4965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