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媳事迹材料【8篇】
婆媳之间相互理解,携手共度生活,温暖家庭,传承美德,和谐共处,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创造幸福。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好婆媳事迹材料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1
王传霞,今年48岁,家住邵岗乡邵岗街道,现从事婚娑摄影服务工作。她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结婚,却都还住在一起。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气氛。 王传霞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问起王传霞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她儿媳妇补充说:“我婆婆不仅是好婆婆,还是好媳妇呢!我们奶奶在得病的时候,我婆婆很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洗澡,换洗衣服,倒便盆等。”
王传霞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花钱为父母、公婆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王传霞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王传霞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王传霞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儿子三岁时,公公却得了重病,经多方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关闭了婚娑摄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这样,终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王传霞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王传霞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王传霞的丈夫一直在机关单位从事小车驾驶工作20多年,因工作经常外出,随叫随走。在家时间很少,且不固定,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分心,她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临行前都再三嘱咐,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王传霞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2
叶正英,高邮市卸甲镇张余村叶家组村民,多年前,入赘的丈夫突患重病,撒手而去。留下年迈父母、十岁男孩、三岁幼女、两个青春稚气的妹妹。她没有组合新的家庭,默默一个人挑起了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照顾妹妹的生活重担。孤儿寡母,深夜长哭,白天挑担,她都咬着牙,挺了下来。为改变贫穷的生活,她开始学磨豆腐,用辛勤劳动走上了致富之路。她孝顺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两个妹妹出门,她如同家长一样隆重操办。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每逢农忙,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从不让他来回奔波。儿子不在家,叶正英把儿媳妇当做亲女儿看待。
对邻里乡亲,她更是一副热心肠。普法活动、妇女活动、公益捐款,她第一个报名……叶正英也有自己五年规划:再干两年,孙女儿到市中读书,她就到市区陪读,让儿子媳妇安心工作。对此,她充满了憧憬。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3
,今年48岁,家住邵岗乡邵岗街道,现从事婚娑摄影服务工作。她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结婚,却都还住在一起。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气氛。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问起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她儿媳妇补充说:“我婆婆不仅是好婆婆,还是好媳妇呢!我们奶奶在得病的时候,我婆婆很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洗澡,换洗衣服,倒便盆等。”
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花钱为父母、公婆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儿子三岁时,公公却得了重病,经多方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关闭了婚娑摄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这样,终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丈夫一直在机关单位从事小车驾驶工作20多年,因工作经常外出,随叫随走。在家时间很少,且不固定,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分心,她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临行前都再三嘱咐,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4
田如英,1950年10月生,现生活在贤昌乡甲耳村铁冲,在家务农。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特别是其丈夫刘光模担任甲耳村主任、支书后,田如英支持丈夫工作,当好贤内助,解决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与儿媳和睦相处,带领儿子、媳妇把家庭管理得紧紧有条,让刘光模更好、更放心去开展工作。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田如英看来却不然,因为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
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田如英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压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刘增文啦,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要对她好一点,如果让我知道你有欺负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饶你。”她的这番话,儿媳听到了乐在心里,喜在脸上,为她们相敬如宾的婆媳关系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儿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20__年12月,其丈夫刘光模当选上甲耳村主任后,心情非常矛盾,又喜又忧,喜的是得到乡亲的信任,推选为全村当家人;忧的是顾了大家就得舍弃小家,最主要的是怕遭家庭的反对,没有家庭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了。考虑再三,决定召开家庭会讨论,会上他说:“今天选举,我被选为村委主任,今天召集大家开会讨论一下,去?(任职)还是不去?如果去了,在任职3年内就别希望我回家帮你们做什么事”。大家沉默寻思,最后田如英表态:“既然乡亲们信任你,选你为村主任,那你就放心去干,家里由我负责,你放心去吧,但是,去干就得干好,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重托”。得到老伴及儿子、儿媳的理解和支持,他全生心投入村委工作。丈夫在上任后地工作中,为联系工作方便,刘光模从20__年就佩带了手机,但由于甲耳地处都匀市与麻江县交界,大部分使用的是都匀信号,刘光模手机仅漫游费一项每月就达150元左右,每月话费达200元以上,最高时达620元,他月报酬不过180元,可是他并未向村委或上级要求报销过一分话费,全靠老伴田如英带领儿子和儿媳在家发展大棚蔬菜来供养。 田如英有一个孙子和一个4 孙女,孙女刘淋从小得一场大病后,下肢残疾,不能走路去上学。为了不让丈夫及儿子和儿媳担心,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发展生产,田如英主动与丈夫商量,自己从家搬到村委会居住,一方面,照顾丈夫起居和为村“两委”其他成员搞后勤,却不收取村里任何费用,二是照顾其孙女刘淋上学,甲耳村委会距甲耳小学500米,每天孙女上学都由田如英背去背回,给孙女洗衣煮饭,但田如英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田如英与儿媳相敬如宾的关系及当好贤内助精神,在甲耳村成为了佳话,应不愧是一个好婆婆。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5
自从嫁到王家以后,翠花老觉得婆婆不顺眼,人又老又脏不说,还整天啰里啰嗦地唠叨个不停。
终于有一天,翠花受不了了,她悄悄找到一位医师问道:“请问有什么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而且能让她死得神不知鬼不觉的?我实在是受不了她的精神虐打了。”
医师想了想问她:“你的婆婆喜欢吃什么你知道吗?”
“知道,”翠花回答,“她最喜欢吃甜芋头了。”
医师听了对她说:“太好了,你可以用甜芋头毒死她。据我所知,甜芋头里面含有一种有毒的成分,长期大量地吃,会让人的体内积蓄起剧毒,100天之后,她自然就会不治身亡了。”
翠花听了大喜,心想这个办法好,我天天给她做甜芋头吃,别人肯定以为我非常孝顺她,即便她最后被毒死了大家也不会怀疑到我的头上。
就这样,翠花开始了她的“孝顺之道”,天天殷勤地给婆婆做甜芋头吃。渐渐地,她发现婆婆竟然不那么爱唠叨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帮她干点活儿,有时还像对待亲闺女似的对她。
100天过去了,翠花到医师处大哭:“快救救我那可怜的婆婆吧,她对我这么好,我实在是不想让她死啊。可现在她已经吃了将近100天的甜芋头了,这可怎么办啊。”
医师听完哈哈大笑道:“恭喜你们婆媳和好,放心吧,你婆婆是不会死的。”
大道理
感情是互动的,付出恨只会收获更多的恨,而付出爱才可能收获更多的爱。所以,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首先怎么对待别人。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6
我是深泽县桥头乡西焦庄村人,我想说说我娘刁会然和刚去世不久的奶奶彭竹子的故事。娘今年60岁了,奶奶已是91岁高龄,她们婆媳间40来年母女般的情感在同村人中传为佳话,更让我从中受到很多的教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一
娘19岁时就和同龄的爹结了婚。奶奶常年有病,身子骨不结实,没做过什么家务,更谈不上农活。娘一进门儿就开始承担起了这个家里里外外的活儿。她对奶奶极好,每天忙里忙外也总是惦记着奶奶。虽说我家日子并不宽绰,娘也很辛苦,但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婆媳间从没有拌过嘴、吵过架,爹和娘互敬互让、关心体贴,日子还是有滋有味儿。可是,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把我们这个家击垮了。
1987年,家里翻盖房子,为少花一点儿钱,爹借了100块钱,找了一辆拖拉机,去鹿泉拉白灰,可谁能料到在路上遭遇了车祸,经过抢救,保住了爹的一条命,但他从此却瘫痪在床。娘喂吃喂喝、接屎接尿不说,单就医疗费用对于娘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当年,奶奶已经70多岁了,我和哥哥只有十来岁,家里、地里的活儿和日常开销就全压在娘一个人的身上。
二
为了给爹借到买药的钱,为了让奶奶吃得好一点儿,娘走东家、求西家,遭受过多少白眼儿,忍受了多少奚落,但她只能把眼泪往肚里咽,辛酸无处诉。
炎热的夏天,家里没有电扇,娘只能摇蒲扇给爹扇风。隔几天,我娘就给卧病在床的爹买一块钱的肉,年幼的我和哥哥,也想吃肉啊,可娘总是眼里噙着泪花说:“你们长大了以后再吃吧,让你们吃个够,这会儿你爹是病人,咱们得让他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
对待奶奶,娘也总是想方设法让她吃好、穿好。娘隔三差五地给奶奶单独包饺子、烙饼,自然也没有我和哥哥的份儿。
我们家有七八亩地,娘一个人耕、种、浇、收。麦子熟了,别人家用小型收割机收割,娘一个人用镰刀割,常常是顶着星星去,披着月亮回,过麦过秋,把本来就瘦弱的娘折腾得更憔悴。
看着娘辛苦、劳累的样子,村里好多人都劝我娘往前走一步,别让这个家拖累得再搭上一条命,我娘听了,总是摇头,她说:“看看老的,再看看小的,看看瘫在炕上的,哪一个不得我照顾,我要是撒手不管了,这个家也就真完了。”
我娘文化程度不高,仅读过两年小学,说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她知道,为儿媳、为人妻、为人母就要尽到责任,时时处处都要讲良心、懂孝道,做孩子一生的榜样。
三
在娘精心的护理下,爹的生命又延续了五年。五年中,他从没有长过褥疮。他是满怀着对我娘的愧疚而去的,他知道,这个家和他的病可真把娘拖苦了。
我爹去了,按说刚36岁的娘这时撇下奶奶不管、离开家也在情理之中,可是,我娘还是一如既往的悉心照料奶奶的起居,她常对外人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就够她受的了,我可不能再在她的伤口上扎刀子。”
奶奶80多岁的时候做过一次白内障手术,但双眼仅能看到一点儿亮,奶奶不忍心地哭着对娘说:“我拖累了你快一辈子了,我活了80多,已经很知足了。”可我娘却说:“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是讨吃要饭,也要给你治病。”娘还特意找到村里的医生嘱咐,给奶奶用最好的药,别考虑花多少钱。
为了让奶奶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增加营养,快60岁的娘到本村纸箱厂打工挣钱。一次,她在干活时,不慎切伤了三个手指头,她忍着钻心的疼痛,却舍不得去打一支止痛针。奶奶心疼娘,看着娘整天忙忙碌碌的',她就念叨:我上辈子修福了,俺这个家全靠儿媳妇了,这儿媳妇就是我的亲闺女呀。
娘身体不好,瘦弱的身躯还不足80斤重,再加上常年的辛苦劳累,她血压低、心脏也不好,医生让她多喝鲜奶、多吃鸡蛋,可是,看看奶奶,想想自己的家境,娘怎么能舍得吃一口啊,到最后,还是把好吃好喝拿给奶奶。有时,乡亲们给奶奶送过来点儿稀罕吃食,奶奶也总是愿让娘吃点儿。看着他婆媳俩你敬我让、亲亲热热的劲头儿,左邻右舍都称赞她们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这就是我的母亲,40多年来,她一直坚强地扛起生活重担,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奶奶,并与奶奶共同写下婆媳之情。40年风风雨雨,40年坎坎坷坷,我娘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今年已60岁的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苦点儿累点儿不算什么,只要老人和孩子们不抱屈,天塌下来我一个人顶着。
娘很普通,普通中彰显着崇高。她用无私的爱撑起我们的家,在我们心目中,她是世上最伟大的母亲,我为有这样一位母亲而骄傲。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7
葛金凤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关爱,生活美满幸福,婆婆待媳妇如亲生女儿一般,婆婆说,金凤从小到大喊的第一声妈是我,我理应把她当亲生女儿对待。葛金凤从小没享受过母爱,如今她在婆婆身上得到了,她把婆婆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啥事都和婆婆说,遇到不顺心的事,婆婆就安慰她。葛金凤的丈夫在妻子孝心的感染下,对岳父也是精心照顾。葛玉强是幸运的,上天赐给他一个大孝女;葛金凤是幸运的,上天赐给她一个疼她、爱她、理解她的好老公的同时,还赐给她一个如亲生母亲一般的好婆婆,正所谓“好人终有好报”。
吕淑梅,70岁,是馨园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她家住鑫佳路,邻居们都称赞吕淑梅家庭是真正的绿色之家。
一、从生活点滴,厉行节约
吕淑梅她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充分发挥了旧物利用。她家的清洁工具拖布从来不买,都是用纯棉的旧衣物改的,她做的拖布又大又厚,吸水又强,比买的好使多了。做的多了,吕淑梅就经常把它送给邻居使用。在她的家中,生活中的小窍门很多很多,看起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她就能把它变得有价值,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她家的用水从三个方面节约,厨房用水,个人卫生用水,和厕所用水。厨房用水,她家的淘米水和洗菜用剩的水都利用得恰到好处,她家用干净器具把水接起来清洗衣物或其他物件,洗完衣物的水用来浇花。厕所用水一般都是把各种用剩的水储起来冲洗厕所或拖把,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让每一滴水都变的有价值。在生活细节上,她也十分注意方法。外出购物买菜一般自带购物袋,不用一次性筷碗。家用照明电全部使用节能灯,并且出门养成随手关掉水电开关的习惯。虽说孩子现已成家立业,但她经常言传身教地教育子孙不要铺张浪费积极参与节能低碳活动。
二、变废为宝,美化家庭环境
变废为宝是吕淑梅的生活理念。她利用很多废旧物自制了多种蓄水用具。走进吕淑梅家的院子,多种花草枝繁叶茂随风摇曳,散发出不同的清香。自制的蓄水用具有玻璃制作的,铁皮制作的,坏旧的陶瓷缸制作的等等,一到雨季就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观,这是收集自然雨水的最好途径。吕淑梅种花养草一般都引用自然肥料,淘米水发酵,鸡蛋壳捣碎,家禽粪类回收等等。既废旧利用节约了资源又美化了环境。吕淑梅家种养的花草根雕每年都迎来了各方爱好者观赏借鉴。
吕淑梅家中的每一个家电的选择也都从节能、省电等入手,在家庭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提倡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用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履行环保承诺。向社区居民及周围同事、亲朋好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践行节能减排行动,树立环保理念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
三、倡导健康文明,引领时尚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吕淑梅总是要求家庭成员,要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吕淑梅家庭陈设古朴简单,干净整洁,通风采光。虽说他们都有退休工资,生活还算不错,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用她的话说;并不是我们吝啬小气,舍不得花钱,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若是地球上有一天没有水源,那么一切生命将会停止。我们要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吕淑梅常说,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类一些懒惰思想的滋生。我们的天空不蓝水不清,森林被破坏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去平衡。目前绿化和低碳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希望能用我的行动影响一大批居民朋友,并积极参与我们的行列,从点滴入手,科学生活成为现代节能家庭。全家人在她的带领下在读报看书看电视中增强环保意识,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形成节能环保人人有责的“绿色”意识。全家坚持绿色出行、在小事中注重节能减排,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平时在社区中主动宣传,争做节能环保的“绿色”使者,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在社区、邻居、亲友、同事、朋友间开展节能环保绿色宣传,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传达给更多的人。
好婆媳事迹材料 篇8
我今年28岁就开始当全职太太。
我们结婚没要什么礼金,觉得很没必要。在北京买房也没要父母的钱,一辈子辛苦攒那么点养老的本钱不容易,老人都在老家,身边有点钱做儿女的在外边也放心些。
我婆婆对我好极了,帮我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不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就连我的鞋她都帮我刷了,我家有210平,我婆婆在我家时每天给我擦一遍地。通常我自己在家打扫也不过是三两天擦一遍。我现在不上班了,她也不嫌我什么,这样的婆婆上哪找去。
我婆婆和大多数婆婆一样,有时候也喜欢占点小便宜,喜欢听好话,还很爱美。根据我的经验哄好婆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嘴一定要甜,很多父母为子女付出多半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几句好听的话一定会让她们心里暖洋洋的。
2、尊重她们的生活习惯。人家的习惯都养了几十年了,怎么会因为你改变呢。我公婆就很节俭,菜吃不完总是不舍得倒掉,有时候会吃上好几顿,但是我也不挑食。人家做好了给你还挑三拣四的,太不应该。
3、一定要舍得花钱,平常多买点好东西给她们。上次她来我家,我不过是陪她买了套哥弟,就把她哄得很高兴,回去后逢人就说我对她多好多好的。
4、时刻站在婆婆的战线上,家庭关系最难搞的就是婆婆了,很少听说有公公挑儿媳妇毛病的。有时候我老公和我婆婆闹口角,我一定会帮我婆婆说话,坚决支持婆婆的观点。(老公的观点你可以私下里支持)。结果现在有时候我老公抱怨我不会做家事时,我婆婆也总是向着我说话。
5、照顾婆婆的心情,比如说我婆婆有糖尿病,我本人很爱吃糖的,但是我从不在她面前吃甜食,吃甜的水果。
6、好东西和婆婆分享。我最好的保养品都会拿给我婆婆使用,她说好我一定会买个新的送给她。虽说50多岁的人了用再好的保养品也是白扯,但是女人爱美的心一定要维护,给她点希望也是好的。
我婆婆还记得我的生日,在我快过生日时会打电话祝福我,比我亲妈都早。我老公出差时她还会怕我寂寞打电话陪我聊天,虽然我觉得没这个必要,但是心理还是很得意的。
其实我老公也蛮好的,我不过是给婆婆花点小钱,可是我老公总是加倍的回报我。这样过日子,当个家庭主妇也挺开心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