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通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化学变化与物质性质,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方程式,酸碱盐的性质,溶液浓度及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以下是由阿拉网友分享的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优质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您喜欢。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1

一、金属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单质(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常见的金属矿物: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

二、金属的冶炼:(以CO还原Fe2O3为例)

1、实验原理:Fe2O3+3CO==2Fe+3CO2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玻璃管有淡蓝色火焰。

3、含杂计算:将混合物质量转换成纯净物再计算。(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质量分数)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条件:铁制品与空气、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2、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耐腐蚀的铬或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3、保护措施: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2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3

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4

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_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O2,H2,C2H4,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O2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_、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5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Y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

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6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7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8

常见的酸和碱

1、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Cl、HNO3、H2CO3等。

2、碱:由OH—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KOH、NaOH、Ca(OH)2、Al(OH)3等。

3、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能使酸碱溶液显不同的颜色,叫做酸碱指示剂。可用于检验酸碱溶液。

①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②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9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_、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_、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一下册化学科目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10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35 5212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