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合作社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情况报告

云海 分享 时间:

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提升环保意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保障生态安全。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供销合作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情况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县供销合作社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县供销合作社立足职能定位,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作为服务"三农"和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举措。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当前工作进展、主要成效、运行机制及未来规划,以期为持续深化此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工作背景与政策遵循

农药包装废弃物因其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若随意丢弃,将对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及公众健康。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回收处置工作,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

本项工作严格遵循国家农业农村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上位法规精神,并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的意见》为直接行动指南。该《意见》自20xx年6月7日起施行,明确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工作原则,为全县构建回收、归集、处置一体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主要成效与数据分析

在明确的政策指引和各方协同努力下,〔...〕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9月底,全县本年度累计回收并实现无害化处置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总量约吨。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回收体系的运行效率,更标志着大量潜在的环境污染物得到了安全处置。

从回收废弃物的具体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大类:

1.废弃包装袋:累计回收约万只。此类包装以塑料、铝箔复合材料为主,具有轻便、使用广泛的特点,是田间地头最常见的废弃物类型。

2.废弃包装瓶(罐):累计回收超万只。此类包装多为塑料瓶、玻璃瓶等硬质容器。

数据显示,废弃包装袋在数量上略高于包装瓶(罐),这与当前农药制剂包装向轻量化、小剂量化发展的趋势相符。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农药包装材料中,塑料瓶(聚酯瓶)和铝箔袋是主流,合计占比通常超过90%。〔...〕县的回收数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农业生产中农药产品的包装消费特征。通过对此类数据的持续追踪分析,可为上游农药生产企业优化包装设计、推广使用更易回收或可降解材料提供数据支持。

三、工作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

为确保回收处置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县供销社牵头构建了一套权责清晰、流程闭环、监管有力的工作体系。

(一)构建广覆盖的闭环式回收网络

遵循"就近就地、方便合理、安全规范"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科学规划并建立了立体的回收网络。该网络由"一个中心、多个网点"构成,即1处县级归集处理中心和67个遍布各乡镇、村社的基层回收点。这些回收点的布局综合考虑了行政区划、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分布以及农民交投便利性等因素,旨在最大化提升网络覆盖率和回收可及性。

在运行模式上,严格执行"农户上交、网点储存、企业处置"的闭环流程。农户将使用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送至就近的基层回收点;回收点进行初步清点、分类和安全暂存;县级归集中心定期统一收集各网点的废弃物,最终交由专业处置企业进行处理。这一模式有效杜绝了废弃物在流转过程中的"二次遗弃"和环境暴露风险,确保了"应收尽收、安全流转"。

(二)实施全流程的精准化监督管理

为保障工作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县供销社联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季度性联合督查与日常性随机抽检共9次,检查内容涵盖回收点台账记录、储存规范、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

在管理手段上,强化精细化台账管理。为全县所有回收点统一配发了回收登记簿和专用包装袋。农户交投时,回收点工作人员需当场核对数量,并进行实名登记,详实记录废弃物的来源、数量、类型和交投时间。所有记录均需归档保存,实现了从源头产生到末端处置的全流程可追溯,确保了责任可倒查。此举极大地提升了回收工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三)完善市场化的专业化处置体系

在末端处置环节,县供销社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提升处置效率与专业水平。通过规范的政府采购程序,委托一家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相应资质的专业第三方环保企业,统一负责全县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归集、运输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置。这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模式,不仅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运营压力,也确保了处置过程的合法合规与技术可靠性。

处置技术方面,所有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均采用当前主流且成熟的高温焚烧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3T+E"控制原则,即在足够高的温度、足够长的烟气停留时间、充分的湍流混合以及适量的过剩空气条件下,使包装物上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彻底分解,焚毁去除率极高。处置企业配套建设了先进的烟气净化系统,包含脱硝、急冷、除酸、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等多个单元,确保二噁英、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重金属等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优于国家《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在仓储管理上,坚持"应处尽处、及时处置"的原则,县级归集中心与处置企业之间建立了高效的转运协调机制,确保归集中心的库存始终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力求实现"动态清零",最大程度降低环境安全风险。

四、财政保障与长效激励机制

稳定有效的财政保障是此项公益性工作得以持续推进的基石。根据《〔...〕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县财政对回收处置工作设立了专项补贴资金。

具体的补贴标准明确了对回收链条关键环节的激励:对基层回收点,按其回收农药包装物折算本金的30%给予回收手续费补助;对负责全县归集的单位,其归集服务费用则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补助上限亦控制在30%以内。这些补贴资金均由县地方财政承担,并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此外,县供销社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参与方,负责管理或执行相关的政府采购项目。例如,"20xx年〔...〕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归集项目"的预算金额达到450万元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切实的资金投入。这种"财政兜底+政策激励"的双重保障,有效调动了回收网点和参与企业的积极性,为整个回收体系的顺畅运转提供了强大动力。

五、存在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县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方面构建了行之有效的体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对标更高要求,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偏远地区农户的交投主动性仍有提升空间,宣传教育工作需常抓不懈;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回收网络的动态优化和调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长期来看,如何平衡财政投入与运行成本,探索更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是确保工作可持续性的重要课题。

展望未来,为实现"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100%、无害化处置率100%"的终极目标,并助力"无废〔...〕"建设,县供销社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1.深化智慧监管:探索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全流程的数字化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对回收、转运、处置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提升监管效能。

2.强化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矩阵、村级广播、线下培训会等多种渠道,持续普及相关法规政策和环保知识,变"要我交"为"我要交",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探索资源化利用路径: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关注和研究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新模式。针对符合条件的单一材质塑料或玻璃包装物,探讨与有资质的再生企业合作,开展清洗、破碎、再利用的可行性研究,逐步实现从"无害化"到"资源化"的升级。

综上所述,〔...〕县供销社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中,已成功构建起一套政策明确、网络健全、监管到位、处置专业的闭环管理体系。未来,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守护〔...〕县的绿水青山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35 5236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