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委202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国企党委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员工凝聚力,积极营造和谐氛围,推动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相结合。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国企党委202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国企党委202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三个维度”工作模式,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政治工作新引擎。一是紧抓理论武装核心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高度政治自觉推进“第一议题”制度落地,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相融合,系统谋划公司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根据工作目标,按季度拆解工作任务,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时间节点,确保责任层层有人扛、工作事事有人干、效果时时有人问,切实强化“第一议题”学习、研究、落实等措施扎实闭环。二是突出思想引领切入点。坚持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强化思想引领上下真功、求实效,创新实施中心组“四个三”学习模式,构建“集体学习、研讨交流、专题调研、实践转化”的闭环链路,保障学习质效,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专题读书班,采取领读的形式深入系统全面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提升理论素养,全面筑牢“精神高地”。党支部、团支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沉浸式、案例式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团员青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三是明确工作责任落脚点。始终把思政工作贯穿至企业党的建设和治理各方面各环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落实“党建入章”,规范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常态化完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梳理形成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认真贯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打造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链条。
(二)突出压实责任,思想政治工作新纽带。一是横向延伸,突出引领带动“向心力”。把发挥先进典型引路作用作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选派公司劳模担任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组织开展进生产企业、进工程现场、进兄弟单位、进联建社区、进困难家庭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五进”主题活动87人次,带动每位队员在服务企业、奉献社会、树立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发挥作用,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局面。二是纵向搭建,提升赋能成长“驱动力”。以系统化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员工培养机制赋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为青年员工搭建“四能五型”成长平台,畅通青年骨干培养、储备、选拔全链条通道,实施“墩苗培养”进行“交流式”岗位练兵,高密度开展跨部门、跨专业轮岗历练,近年来,共输送5名青年业务骨干到集团公司进行挂岗锻炼,4名优秀青年骨干通过内部挂职挂岗锻炼晋升至管理岗位,引导干部职工全链条熟悉电网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横向互通、纵向晋升的良好局面,推动干部职工从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实施“师带徒”培养计划,采取“在思想教育上帮、在业务技能上带”的帮带方式,发挥“师傅”言传身教、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党支部集中学习、重点工程采购计划审查、合同签约、物资质量抽检等关键节点,引导“徒弟”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主动钻研业务工作流程,助力青年职工在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持续进步。三是优化服务,增强关心关爱“凝聚力”。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用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在职工书屋开展“青年骨干讲制度”“午间论道”“头脑风暴”等主题活动20余次,把职工书屋真正打造成职工精神文化提升的“加油站”,职工书屋被评为省级职工书屋。从“小切口”破题,为职工配备电脑屏幕升高架、护腰靠枕、颈枕等防护用品,开展工间操、应急救援培训、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定期组织健康体检、按部门配备急救药箱,多举措为职工筑牢健康“防火墙”。倡导日常人文关怀,通过节假日慰问、重要节点慰问将关怀与温暖送到职工身边。通过工会主席信箱、“物资心语”心愿墙收集、解决问题23项,将职工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切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三)突出小托导向,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磁场。一是提升调查研究精准性。坚持把落实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作为提升思想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等内容,采取“定期调研+专题调研”的方式,灵活运用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在集中收集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小范围、专题性调研,识别共性问题和个性诉求,通过“调研、分析、解决、优化”的工作机制将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作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领导班子采取“点题、领题、破题、解题”方式,主动到分管领域、党支部联系点和重点工程物资保供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逐一制定解决企业改革发展重要关口、精致管理短板弱项、转型升级瓶颈难题、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具体措施11项,使“调查、分析、对策、运用、反馈”的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切实把调研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二是深化课题研究实效性。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聚焦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入融合、思政工作与创新活力的激发,固化定题、研题、破题的工作模式,在充分总结往年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在党的建设、合规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提出“两心两力”(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融入中心、赋能聚力)党建赋能行动,研究编制《九图三表手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工作纪实手册》等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导书,以化繁为简的方式达到减负赋能同向发力。创新研发“公司智采”智能招标采购全流程管控系统,从标书制作、专家评审、资料归档等招标采购全过程智能化管控。自主研发电缆头密封工装产品,并完成机构改进、材料更新等多次迭代优化。通过精准聚焦问题、优化实施路径、强化成果应用三个阶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虚功”到“实做”的转变,《以“两心两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登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等6篇课题连续三年入选《全国能源电力优秀党建典型案例》,1项课题获中电联一级优秀案例、3个管理项目分别荣获管理创新一等奖和二等奖、1个QC项目荣获一等奖。三是强化凝聚共识主动性。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协同推进,利用“互联网+”“微党课”等模式常态化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聚焦党情、国情、区情、企情,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讲政策理论”的方式,推动先进文化思想进基层、进支部、进现场、进专业。立足“阵地引领+文化浸润”双轮驱动,利用物理空间和网络载体打造“一室一栏一廊一网”文化传播模式,综合运用图片、文字等表现形式,将党史、企业文化、传统文化、廉洁文化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予以展现,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启迪。统筹推进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注重政企结对共建,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与属地社区联合开展“缅怀先烈寄哀思清明追思忆初心”“关爱星星让爱无界”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践行雷锋精神筑牢红色根基”“青助夕阳红电亮智慧行”等志愿服务活动75人次,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持续彰显国企社会形象,助力提升人民电业为人民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创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式,推行“专题学习+实地调研+成果转化”三位一体模式。每季度开展书记讲党课工匠讲奉献劳模讲奋斗系列活动,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强化对年轻职工的思想引领,建立师徒结对传帮带机制,传承红色基因和企业优良传统。
(二)聚焦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力提升工程,每年组织不少于40学时的专题培训,重点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政工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开展职工思想动态月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形式,及时掌握职工思想状况。培育“互联网+”思政新模式,建设企业融媒体中心,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注重文化浸润,凝聚发展合力。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炼新时代企业精神内涵,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月活动。建设职工书屋、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思政阵地,举办国企开放日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建立职工心理疏导机制,设立心灵驿站,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典型引领,每季度评选最美奋斗者,讲好国企故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开展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