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

浩渺 分享 时间:

某镇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群众幸福感。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某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某镇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县情和资源禀赋,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在夯实组织基础、建强人才队伍、推动产业发展、优化治理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我镇样板。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基固本,打开全域联建新格局。一是坚持党建带动共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整体思路,党委书记聚焦队伍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带头领办党建创新项目,先后健全党委班子成员包村联垸、34名驻点干部包垸联户的责任体系,联合1200名党员中心户,构建党委+村两委+党员干部+垸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共建体系,累计开展敲门行动”150余次、带动镇村两级落实重点民生实事3150余件,解决垸场治理难题170余件。二是坚持公转推动自转。紧紧围绕争创荆楚旅游名镇目标,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落实服务下沉、十户一联机制;通过古树夜话开展垸场整治群众自治行动,引导1500名在家群众常态参与森林防火、抗旱保收、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先后落实长效管护公益性岗位236个,募集各类资金300余万元,选树最美庭院、最佳文明户30余个。三是坚持主动引领被动。抢抓千万工程、共同缔造、流域治理等系列政策机遇,引导形成政府指导+两委主导+党员筹资+能人捐资+群众投工具体路径,组建46430人垸组自管队常态化参与清洁家园,累计拆除破旧危房、牛栏、旱厕等杂乱建筑800余处、清理陈年垃圾50余吨、新铺污水管网6500余米;紧扣长效治理,选树徐余冲村庄管护双向互评、通天河老房变民宿等特色基层治理典型。

(二)蓄势赋能,锻造干事创业主力军。一是学赶比超抓头雁。创新自主申报、阶段评价方式,三年来倒逼先进村创优、基础村领题、后进村争先,形成资源整合、整镇提升良好态势。先后创新开辟党课开讲书记论坛20余期,选树优秀头雁324人次,累计调整村两委干部413人次,带动**等多个后进村迈进干事创业、奋勇争先新赛道。二是固本培元带队伍。大力推进行政村区划及党组织调整工作,由原45个行政村精简到29个;着力从返乡能人、骨干代表中发展党员50余人;成立后备力量党委一对一包保专班,加大对外人才招引力度,研判确定5个重点村跟踪培养方案;持续落实干部青蓝结对,选树优秀青年、红色讲解员20余人;高质量完成周芳远、马干、孙弄等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以乡镇党校为载体,聚焦党纪学习教育等系列主题,创新五彩课堂实现党员轮训全覆盖。三是集贤汇智育人才。常态更新200余名我镇籍在外党政、专家、企业三类人才台账,落实党委成员包保责任,节假日带头走访,每年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定期召开茶话会听取专家教授、企业老板意见建议。先后成立半专业工作队30支,三级干部大会先后累计选树支持家乡建设能人320余人次,率先成立电商直播人才协会,引导30余名本土能人创办特色经济实体。

(三)提质增效,谱写强村富民新篇章。一是串点连线实现和美乡村全域开花。围绕串点、成线、连片思路,聚焦宜居宜游,打造了庭院龟山、水美砌石等精品村庄。聚焦以文赋能,打造了红色干仕、古驿车坊、石器大祝10余个主题垸场。聚焦强村富民打造了通天河民宿集群、徐余冲百亩荷花等特色品牌。二是以文塑旅带动产业品牌爆点频出。以文旅融合为重点,高起点打造三大文旅路线,积极串联油菜花海、大别山区等文旅特色。以节庆为主轴,连年策划油菜花节、特色农产品、西游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年均接待游客量200万人次。三是创新平台推动强村富民硕果不断。依托镇村平台公司,承建项目65个,实现利润300余万元,带动群众就业800余人次。坚持落实《我镇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全域推进清产核资,累计清理资产资源6540处,追缴集体资金20余万元。探索完善集体经济五链引领 共富同行模式,持续做强一条鱼”“一颗笋”“一片叶”“一佛掌”“一方景”“一客房等特色名片,带动15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集体增收120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守牢一个底线。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大走访排查力度,增强监测的及时性,提高帮扶的精准度,切实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守牢防返贫底线。

(二)做到两个提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吃透把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紧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不断提升能力。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情况专项治理,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细落实各类帮扶政策,以民生力度提升群众民心温度,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三)抓好五项重点。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多渠道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抓好行业政策宣传落实,确保帮扶成效;强化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充分发挥资金项目推动发展效应;抓实问题整改和风险防控,力戒形式主义;完善工作机制,抓好重点工作跟踪问效。

 

35 440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