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推荐5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总结了当前环境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强调加强管理与宣传,提升村民环保意识,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

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 篇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老军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精神,把开展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周密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参与整治,进一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乡村。为推进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善我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坚定了基础。

一、工作成效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按照“一年大见成效、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完成”的总体要求,力争通过三年行动使全乡人居环境显著改观,环卫管理体系、垃圾处理体系完善、科学、高效运转。20xx年,全乡所有行政村组建专职保洁队伍,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覆盖率达到100%,90%的村庄垃圾得到治理;当年实现各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填埋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各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80%以上的行政村,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二是强化整治力度。今年以来,老军乡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动用大量机械和人工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流渠道等全镇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整治,投资50万元,新建垃圾池27个,安装垃圾箱220个,配备电动液压封闭式垃圾清运车12辆,做到社有垃圾池,村有归集点,乡有中转站,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三堆”问题基本解决,废旧农膜随意丢弃现象得到遏制,居民街道大部分干净整洁,生活垃圾收集规范有序,许多陈年垃圾死角被彻底清理。群众不良生活习惯有所好转,村社干部环保宣传意识明显增强、环保责任意识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整治,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环保意识逐渐提高,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卫生状况不断改善,但是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群众环保意识淡薄。虽然乡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宣教育,但是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程度还是不尽如人意,主动配合相差较远,“前扫后倒”,“边走边扔”的现象仍较为严重,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改变,给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是发动群众困难。我乡外出务工群众较多,劳动力在春节以后陆续外出务工,村内常住人口大多为老人、儿童,致使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三是道路两侧施工垃圾清理困难。312国道老军段路面翻浆严重,公路管理部门(永昌公路管理段)在路面修复过程中使用大石块作为填充物,并将铲起的路面废料随处倾倒。由于该路段管理单位为永昌公路管理段,我乡无法要求施工单位清理道路施工垃圾,受属地管理因素的制约,致使我乡道路垃圾清理难度加大。

四是缺乏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由于我乡财力薄弱,长期以来能争取到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少,大多数村社没有固定垃圾箱。缺乏环保工作经费,村级保洁员待遇低,导致保洁员队伍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考核验收督导。建立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我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组织站所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相关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本实施方案及明确的目标任务,定期对各村社的整治工作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结果上报乡委、乡政府,通报各村社,并以适当形式予以公布。

(二)健全治理标准和法治保障。乡直有关站所协调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制定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相关标准,确保符合当地实际、措施具体可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普基本要求、落实责任和村民义务;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垃圾治理办法、乡村清洁办法.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整治目标和重点任务,宣传部门及时组织开展声势浩大、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闻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开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栏”,在交通沿线、村社出入口、人口密集区城采取设置公益广告牌、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学校、农村,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 篇2

20xx年我乡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环境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配齐了保洁用具,配足了保洁员,对陈年垃圾进行了清理和填埋。各村召开了村小组长和保洁员会议,对保洁员进性了多次培训。

我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从正月开始,全年不间断进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环境卫生已进入常态化管理。

各村在做好主干道沿线、村中心街道环境卫生整治的同时,进一步筛选整治重点,扩大整治范围,提升整治标准,工作的'重点在路域环境整治和水域环境整治,各村要坚持从最基础工作抓起,全力做好沿线道路两旁的破旧房屋、铁皮房、违建房屋的拆除工作,村内水域整治工作要同步跟进,水域表面不得有漂浮垃圾,水域周围不得有零星垃圾。

今年3月开始我乡对抚丰线、东昌高速、福银高速、向莆铁路沿线的铁皮棚、破旧房屋、违建房屋、铁皮遮阳棚等进行拆除,共出动人员600余人次,切割工人28名,水电26名,运输车辆12台,重型挖机8台,铲车机6台,共拆除临时建筑(含施工废弃设施)约13000㎡,拆除养殖场2处,面积约800㎡,拆除破旧房约15000㎡,拆除附属房约3600㎡,拆除铁皮房71处,面积约6700㎡,拆除猪牛栏、厕所等约1300㎡,拆除乱搭乱建161处,面积23000㎡,坟墓遮挡种树8处,清理建筑垃圾213吨,清理陈年生活垃圾166吨,清除沿线菜地脏乱差围栏31处,植被恢复,新种树木1100余棵,造林面积近10亩。

今年对高速沿线、重要路段沿线的村庄进行了房屋外观改造,甘家桥整村进行打造,进行了屋顶美化,全乡房屋外观粉刷面积33万平方。

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贫困村茶山的新农村建设已基本完成,环境打造也已全部完成,其他各村南塘彭源、马家罗源、占源甘桥新农村建设工作已趋于完成。新街示范路建设打造基本完成,路灯、植树、人行道板等全部建设完成。

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 篇3

一年来,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行政村的协同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扎实开展辖区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确保了治理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并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呈现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新面貌、文明卫生新风尚的可喜局面,为我乡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现将我乡20__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木各铁哈、乡长顾涛任组长、副乡长羊泳州任副组长、环境治理员白雨孟、畜牧员黑来拉千、工作人员牟仕荣、工作人员郭峰廷为成员的永利彝族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环境治理办公室,由白雨孟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环境治理工作的日常事务。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环境治理工作,把治理任务分解落实细化,按时做好年度工作总结。目前,全乡已与3个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与沿街小卖部签订了“门前五包、三包责任”书,落实日常督察制度,做到了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落实。

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宣传

制定永利乡关于宣传贯彻《条例》方案,不定期召开《条例》宣传贯彻专会,对《条例》宣传工作经行安排部署。

三、农村生活垃圾及“五乱”治理

我乡认真落实村级治理工作经费,并建立治理经费使用台账,各村按比例配备保洁人员,坚持每天做好保洁工作,定期清理卫生设施设备,各村按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确保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通过专人清扫保洁,落实保洁责任区域,力争做到全乡公共场所、通村公路、联村路、联户路、农户房前屋后等无垃圾乱堆乱放;河流、水塘、沟渠水面无漂浮物、无泥沙枯枝障碍物等;户外广告整洁规范,无陈旧破损,无乱贴乱挂;通村公路沿线无跨路横幅广告,街巷摊点无乱设乱摆,划分合理摊区,机动车规范有序、非机动车无乱停乱放,占道停车现象得到制止;建筑工地材料堆放有序,无占道施工,无占道堆放材料,无噪声扰民,无扬尘污染,无建筑垃圾污染。

四、铁路沿线安全

制定永利彝族乡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20__年度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保证工作不断档,持续有效开展。定期开展检查宣传,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确保工作闭环。

五、单位内环境治理

乡政府区域环境和厕所卫生干净整洁,无烟头纸屑;办公室内部干净整洁、文件资料摆放整齐规范,一切井井有条、井然有序。

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 篇4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目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改厕和农村清洁工程与相结合,自我加压,自抬标杆,在强化工作部署、推进户籍整治、落实长效管护上下功夫,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取得了初步成效。城山村、沈桥村、新湖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专家组认定,凤凰山村宝山陶特色自然村建设、改厕及村庄清洁行动任务基本完成。现将自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作部署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镇财政、美丽办、改厕办、环卫所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规范有序推进建设进度。同时,强化调度,合理安排,在工作推进的关键期,每周召开调度会,现场推进会,解决问题,落实措施,保证了所有工作按照时序要求层层落实。

二是大力营造舆论环境。通过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印发明白纸、书写宣传标语等方法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期间召开镇村有关会议15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90余次,制作宣传栏20余处,制作固定宣传标语8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800余份,发送手机短信微信数千条,并在《今日义安》和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相关文章,切实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三是培育良好民风。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了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制度,本着惠民利民、全民参与、群众满意的原则,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居民主动清扫庭院、道路,按规范整理砖瓦、柴棚,主动配合清理拆除猪圈、旱厕,一些居民自发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栽种绿色植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大为改观。民建、民管、民亨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

一是积极推进“厕所革命”。顺安镇20xx年改厕计划数为2910户,目前已全面完成,并成立了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及资源化利用管护服务站,制定了《顺安镇农村户用厕所长效管护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使农村卫生厕所的长效管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顺安镇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有宝山陶特色自然村建设和新湖、沈桥、城山三村示范村创建。目前宝山陶特色自然村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新湖、沈桥、城山示范村创建工作已于十一月下旬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认定。

三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共建成垃圾屋20座;配置垃圾桶800个;安装路灯80盏;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4300多吨;清理沟塘3500多平米;清理乱搭乱建200多处,乱堆乱放900多处,清理小广告6000多处;清理无功能建筑1500多平米。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群众的不良习惯明显改善。

四是长效管护方面。群众建、群众管,才能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得以发挥长期效果。我们各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了《村民理事会职责》、《村庄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利用农村文化长廊、文化墙、道旗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重点培养他们爱护公物、注意卫生的良好习惯,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好人家”评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使“争做文明居民、共建幸福家园”成为了全村上下的共同心声。做到了农村垃圾、公厕粪污有人清运、及时清理,村庄保洁覆盖率面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公厕粪污有效处理率达100%,村庄公共设施运行正常。

虽然我镇在20xx年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是领导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些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在领导再加强、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压实、效果再提升上努力,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农村环境治理自查报告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朕出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及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考核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乡村为导向,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积极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将我镇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经验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楠木渡镇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要求各部门各村(居)切实加强领导,做到责任落实,配合密切,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五有”机制。同时各村(居)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

(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严格按照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建设制度,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建立完善垃圾转运台账,收集清运设施设备,转运设备,保障运营管理经费,各村有保洁队伍,到20xx年实现我镇9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三)推进厕所革命。围绕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立足实际真抓实干,推动“厕所革命”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全镇新建改造总数公厕24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公厕及户厕台账已建立,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建设。我镇有污水处理厂一座,胜利村、临江村示范点污水建设已完成,黄木村、中合村污水收集点正在建设中,新建元丰水库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建设现正在进行管道铺设,20xx年示范村建设谷阳村、新凤村示范点污水点已进行选点设计,我镇污水管理排放得到有效管控。

(五)整治村容村貌。我镇全面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达到220吨,累计开展入村宣传教育802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370份,累计各村张贴宣传标语37条,累计发动农民工群众投工投劳910人次,累计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吨,实现村庄公共场所和农户庭院环境干净整洁。

(六)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按照村庄规划编制标准及城乡建设布点规划要求,积极谋划楠木渡镇农村建设规划布局,围绕美丽乡村、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和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委托有资质设计单位,对我镇各村(居)进行设计规划,实现村庄建设先规划,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牵涉范围广,部分群众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集体主义意识,未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筹资筹劳,同时对政府投入的建设资金依赖性较重,筹资力度不强。村集体财力还比较薄弱,资金相对短缺。

(二)群众参与意识不强。部分群众的`环境爱护意识较差,大多数只是存在家门前洁净,对于环境整治还处于“等、望、看”态度。没有充分发挥参与意识,导致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陈规陋习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多方面整合各部门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合村集体收益及企业资助,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资金有保障。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进行宣传报道,形成示范效应,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努力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教育引导村民积极支持,主动参与,掀起全镇群众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热潮,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

35 5091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