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组2025年关于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
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确保网络环境安全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局党组2025年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局党组2025年关于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
2025年,本局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扛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以加强理论武装为根本,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重点,以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关键,扎实推进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落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政治自觉,筑牢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根基
本局党组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战略工程,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25年,党组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政治引领。
(一)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一是深化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专题,确保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学习研讨,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力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二是组织开展全员理论学习。党组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线上学习专栏、组织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是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二)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研判机制。一是定期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党组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题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部署重点任务,解决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以及可能引发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应对方案。二是完善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化解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动态监测和定期排查机制,对系统内部的报刊、网站、、报告会、研讨会等各类阵地进行全方位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加强对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掌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三是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三)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党组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把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是明确党组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组书记亲自抓、带头抓,对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切实发挥关键作用。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履行“一岗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无死角、全覆盖。二是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对本局发布的各类信息、宣传材料、内部刊物等,严格执行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审查,确保内容导向正确、表述准确、权威可靠。三是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对本局主办的报刊、网站、、微博等各类宣传平台,严格实行备案管理、主管负责制度,确保所有阵地都在党的领导下规范运行。
二、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坚强防线
本局党组坚持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硬任务,构建科学严密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得实、有成效。
(一)健全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链条。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党组作为本局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对全局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其他党组成员根据“一岗双责”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二是细化责任分工。将意识形态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下属单位,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工作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汇报工作情况。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责任不悬空、任务不落空。
(二)加强阵地建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一是强化理论宣传阵地建设。本局通过内部刊物、学习园地、党建活动室等载体,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解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二是提升宣传内容质量。围绕本局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策划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展现本局在推动事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中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注重挖掘先进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凝聚正能量。三是规范各类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严格落实审批报备制度,加强内容审核,严防错误思潮和有害信息传播。对涉及敏感问题、重大政策解读的活动,提前介入、严格把关,确保方向正确、导向鲜明。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提升其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舆情分析、应对能力。二是健全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开展联合研判、联合行动,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效果。三是关心关爱意识形态工作者。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解除后顾之忧,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突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主动权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本局党组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将其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施策,主动作为,牢牢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和主导权。
(一)健全网络管理机制,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一是完善网络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对本局官方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原则,层层把关,确保发布信息的政治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值班值守制度,加强对发布内容的实时监控。二是强化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演练和风险评估,及时升级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堵塞安全漏洞,严防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事件发生。三是规范内部网络行为。加强对干部职工使用工作网络和办公设备的管理,开展网络安全和保密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严禁在网络上发布、传播不当言论和有害信息。
(二)提升网络引导能力,壮大主流声音。一是创新网络宣传方式方法。针对网络传播特点,积极探索短视频、H5、动漫、海报等多元化、可视化、互动化的宣传形式,推出一批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宣传产品,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加强网络队伍建设。组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的员队伍,对网络热点问题及时发声,驳斥错误观点,引导网络舆论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三是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本局官方、微博等平台的传播优势,定期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关切,讲好本局故事,传播党的好声音,有效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强化网络风险防控,有效化解舆情危机。一是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构建24小时全天候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涉本局的网络舆情进行实时跟踪、动态分析,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对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信息,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二是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和应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一旦发生舆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三是提升舆情回应处置能力。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恶意攻击、造谣诽谤等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坚决维护本局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回顾2025年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仍需深化。一些基层部门和个别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割裂开来,未能有效融入业务全过程。
二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性有待加强。在网络宣传内容和形式上,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契合度还不够高,吸引力、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是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仍需提升。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演变趋势和潜在风险,研判的深度和精准度有待提高,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仍需强化。
四是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对政策理论的把握能力、舆情分析研判能力、网络素养和沟通引导能力仍需加强,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还有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本局党组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刻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创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推出更多原创性、互动性强、贴近群众的网络文化产品,努力讲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本局故事,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更具穿透力。
三是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大对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网络舆情风险的研判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队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专题研修,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敏锐性、理论素养、网络技能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上一篇:公司聚会邀请函优选【汇编2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