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2025年度上半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报告1
街道办事处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提升救助服务效率,强化政策宣传与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街道办事处2025上半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报告1”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街道办事处2025年度上半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报告
县民政局:
2025年上半年,〔...〕街道办事处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为总要求,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精准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聚焦精准识别,夯实救助工作基础。街道始终把精准识别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生命线,严把"入口关",确保救助资源真正用于最需要的群众身上。一是规范申请受理流程。严格按照"个人申请、社区核查、街道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对所有新申请救助对象,由社区网格员、民政专干上门核实,详细了解其家庭成员、收入、财产等情况,确保第一手资料真实准确。二是运用信息核对机制。充分利用省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对所有在保和新申请对象进行信息比对,对预警信息及时进行核查处置,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上半年,共对45户新申请家庭、280户在保家庭进行了经济状况核对,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12户21人。三是加强动态管理监督。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对在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组织社区对低保、特困等救助对象进行一次全面复核,及时掌握其家庭变化情况。同时,全面推行救助信息公示制度,将救助对象名单、救助标准、救助金额等信息在社区(村)务公开栏长期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聚焦政策落实,提升救助保障水平。街道严格执行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确保各类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扎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截至2025年6月底,我街道共有在册城乡低保对象215户388人,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金万元。严格按照最新提标文件要求,及时调整低保标准,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袋。二是全面落实特困人员供养。目前,全街道共有特困供养人员48人,其中集中供养15人,分散供养33人。上半年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万元。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部签订照料护理协议,明确照料责任人,定期上门探访,确保其"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三是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上半年,共为35户次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同时,设立了2万元的街道备用金,对情况紧急的困难群众实行"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材料,大大提高了救助时效性。
(三)聚焦服务创新,拓展救助服务内涵。在做好物质救助的同时,街道积极探索"物质+服务"的救助模式,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一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依托"党建+网格"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员、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探头"作用,通过日常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主动发现、及时报告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线索,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上半年,通过主动发现机制,成功为5户困难家庭申请了救助。二是链接社会资源参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联合辖区〔...〕爱心协会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为100余户困难家庭送去防暑降温物资。链接〔...〕超市资源,为20户特困家庭每月提供价值100元的"爱心蔬菜包"。三是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针对部分救助对象因病、因残导致的精神压力大、融入社会难等问题,街道社工站定期组织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康复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上半年,开展个案服务12例,组织小组活动4次。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上半年,我街道社会救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的要求和困难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救助队伍力量有待加强。街道民政办和社区民政专干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尤其是在入户核查、政策宣传、动态管理等方面投入的精力有限,影响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二是部分群众政策知晓率不高。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但仍有部分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申请条件、流程等不甚了解,导致一些符合条件的家庭未能及时申请救助。
三是"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服务项目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困难群众的多元化、深层次需求。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街道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持续精准发力,努力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持续强化政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网格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特别是救助的条件、标准、程序等,做到家喻户晓。组织民政专干、网格员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面对面讲解政策,解答疑问,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 文○章来自观山文库
(二)持续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工作质效。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民政专干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操作能力。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加强信息化核对手段运用,确保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强化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复核,做到有进有出、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切实维护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
(三)持续深化服务创新,构建多元格局。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工站建设,发挥专业优势,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加大与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发和引进助医、助学、助残、就业帮扶等服务项目,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帮扶的有效衔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救助新格局,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上一篇:三好学生推选事迹材料通用1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