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邮政管理局关于市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的总结报告
总结了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了物流畅通与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公众信任。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邮政管理局市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的总结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邮政管理局关于市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的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国家邮政局与省邮政管理局关于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保障的决策部署,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期间,市邮政管理局立足行业职责,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圆满完成了寄递渠道的安全服务保障任务。本次安保工作通过周密部署、协同共治、严格督查与高效应急相结合的系统性策略,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安全风险,为重大纪念活动的顺利举办营造了安全稳定的寄递服务环境。现将本次专项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组织部署,奠定安保工作坚实基础
面对此次重大纪念活动安保任务级别高、社会影响大、安全要求严的特点,〔...〕市邮政管理局坚持"预"字当先、"严"字托底,从组织层面构建起权责清晰、指令畅通的指挥体系。
首先,是高规格制定行动纲领。为确保安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局第一时间研究并印发了《〔...〕重大纪念活动〔...〕市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本次安保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组织领导、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构成了全市邮政快递行业在此期间的安全工作总遵循。方案特别强调,全市各寄递企业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发往〔...〕等重点地区的邮件快件实行更为严格的管控标准,从源头上杜绝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
其次,是全面动员压实主体责任。我局迅速组织召集了全市邮政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县级邮政监管机构负责人,召开了高级别专项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家局和省局的最高指示精神,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与各企业现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此举旨在将安全责任压力直接传导至企业"一把手",督促其将安保工作作为此阶段的头等大事来抓,确保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形成高度统一的安全意识。
再者,是聚焦关键环节防范风险。在全面部署的同时,我局还针对行业易发多发的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基于近期国内其他地区发生的操作事故教训,我局特别印发了《关于加强装卸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企业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立即开展覆盖全网、不留死角的装卸作业环节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操作流程是否规范、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人员防护是否到位等问题,坚决防范因野蛮装卸、设备故障等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寄递网络在关键时期平稳运行。
二、深化部门协同与联动监管,构建一体化安全防护网络
寄递渠道的安全畅通,非单一部门之力所能及,必须依赖多部门、多层次的协同治理。本次安保工作中,我局积极推动并深化了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有效汇聚了多方力量,形成了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其一,是拓展联动机制的广度与深度。我局主动与市委政法委进行沟通协调,联合召开了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一个重要的机制创新是,在此次会议上,正式将市人民检察院纳入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市寄递渠道的安全监管从事后打击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督的司法介入前移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检察机关的加入,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法律监督职能,以更高的法律站位审视和指导寄递安全工作,尤其是在行刑衔接、案件定性等方面提供了专业支撑。
其二,是构建常态化的信息共享与共治平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包括公安、国安、检察院及邮政管理部门,共同明确了"常态联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问题共治"的协作原则。各部门之间建立了固定的联络员制度与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通报情况、研判形势、协商对策。在日常工作中,则充分运用"两法衔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的实时流转。公安、国安部门在侦办案件中发现的寄递安全漏洞或线索,可及时通报邮政管理部门进行行业整顿;邮政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涉嫌犯罪的线索,则第一时间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有效避免了以罚代刑的现象。
其三,是聚焦重点打击形成高压震慑。在联合监管机制下,各部门的打击重点更为明确,合力更为强大。本次安保工作期间,联合行动重点聚焦于查堵涉枪涉爆、涉黄涉非、涉毒涉危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各类禁寄物品。公安部门利用其情报优势,国安部门利用其专业侦查能力,检察机关提供法律支持,邮政管理部门则发挥其行业监管专长,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物品实施精准布控和联合查缉,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有效净化了寄递渠道。
三、应用现代技术与严格检查,筑牢全流程安全防线
技术应用与实地检查是确保安全制度落地见效的"两翼"。我局坚持科技强安与铁腕治安相结合,将安全责任贯穿于邮件快件揽收、分拣、运输、投递的全生命周期。
在技术应用层面,核心是强化"过机安检"制度的刚性执行。全市所有处理中心均要求〔...〕光安检设备100%开机运行,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再培训,提升其对可疑图像的识别能力。虽然关于本次保障工作具体部署的新型安防设备型号信息有限,但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引入更尖端的技术。例如,学术界和产业界正在研发的新型亚太赫兹线性扫描仪等技术,未来有望大幅提升邮政安检的速度和精度。同时,在国家层面,重大活动的技术保障已达到极高水平,如在本次纪念活动中,就有高校为大会核心区域提供了北斗卫星抗干扰设备和网络攻防等尖端技术支持。这种高科技应用的背景,也对我市寄递安保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局督促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并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分析、视频智能监控等技术,对异常寄递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
在督导检查层面,我局采取了"四不两直"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高密度、广覆盖的实地督查。一方面,局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分片包干,深入各县(市、区)的快递分拨中心、营业网点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内容直指要害,包括"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以及应急预案完备性等。通过这种"查隐患、促整改、强管理"的闭环模式,现场发现并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有效推动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局联合公安、国安等部门开展了多次寄递安全联合大检查。这种多部门联合检查的形式,不仅整合了各方的专业力量和执法权限,也向全行业释放了"从严监管、顶格处罚"的强烈信号。值得一提的是,检查中还同步抽查了"隐私运单"的应用情况,督促企业在保障寄递安全的同时,切实履行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定责任。
四、完善应急值守与响应机制,确保寄递渠道畅通无阻
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保障寄递渠道的畅通是邮政管理部门的另一核心职责。为此,我局建立了严密的应急值守体系,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我局严格执行了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局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密切监控全网运行态势,确保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为提升应急处置的实效性,我局还提前组织各寄递企业对自身的应急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储备,包括应急人员队伍、物资装备、备用运力等,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同时,我局建立了清晰、高效的信息报送流程。要求各企业一旦发生影响寄递网络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如运输中断、疫情扩散、安全事故等,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立即向我局报告,并同步开展先期处置。我局在接到报告后,将根据事件的性质和等级,迅速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指导企业妥善应对,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信息传递的绝对畅通和应急应对的稳妥有效。这种机制在历次重大活动保障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在十年前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全国邮政系统正是依靠周密的部署和应急准备,实现了"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
此次重大纪念活动期间的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是对我市邮政快递行业安全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化部门协同、严密技术防控和完善应急体系,我局成功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全覆盖的安全保障格局,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行业力量。
下一步,〔...〕市邮政管理局将认真总结本次安保工作的成功经验,将活动期间形成的一些有效做法固化为常态化的监管制度。我局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毫不松懈地督促全市邮政快递企业严格执行寄递安全"三项制度"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继续深化与公安、国安、检察等部门的协作,推动寄递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心用邮,提供更加坚实、更为可靠的寄递安全保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