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报告五年总结

浩渺 分享 时间:

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五年总结,强调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民主决策等方面的成效,推动了基层治理和社区发展,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报告五年总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报告(五年总结)

党员同志们: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本届村党支部委员会五年任期届满。经支部委员会研究并报请XX镇党委批准,今天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本次会议的核心任务是:系统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启示,依法依规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擘画XX村未来发展的战略蓝图、路径选择与重点举措。现在,我受本届支部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党员同志审议。

过去五年,是XX村在考验中砥砺、在奋进中跃升的五年。在XX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全体党员群众攻坚克难、实干立业,为XX村全面进步夯基垒台、蓄势赋能。

截至2025年8月,XX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5名:60周岁及以上老党员28名,占37.3%;35周岁以下青年党员15名,占20%;流动党员21名,占28%;女性党员13名,占17.3%;其中种植养殖能手党员12名,已成为产业振兴的骨干力量。结构优化与矛盾并存、潜力可期与短板同在,是现状,更是动力。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抓实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是方向的罗盘,理论是行动的引擎。五年来,我们把铸魂强基摆在首位,持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振兴发展的思路方法与能力本领。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不动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突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论述,做到每次会议有主题、每次学习有研讨、每次研讨有收获。五年来累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专题研讨150余次,把“看文件、念文件”变为“讲思路、谈办法”,实现由“学过一遍”向“学深一层”跃升。

二是深化主题教育不松劲。2021年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回望村史巨变;2023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产业如何升级、治理如何增效”开展“我为XX献一策”大讨论;2024年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对基层“微腐败”易发点位逐一体检、逐条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遵规守纪变成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

三是赓续红色血脉不停步。用好XX镇红色教育基地等本土资源,常态化组织现场教学、情景党课,创新开展“重走村史路、重温入党情”活动;在“七一”、国庆等节点,邀请老党员、老战士讲党史家风、谈奋斗初心,让红色基因在一代代党员身上接续传承、在一项项事业中落地开花。

(二)建强组织堡垒,凝聚党群合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五年来,我们把提升组织力作为主攻方向,把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

一是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刚性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做实做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手术刀”。坚持每季度党员大会、每月支委会与主题党日,五年来按期召开组织生活会5次、民主评议党员5次;建立流动党员线上学习群与定期联系制度,确保21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作用不缺位”。

二是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严把政治标准与程序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着力在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优秀退役军人、巾帼骨干群体中发展党员,五年来共发展新党员8名(致富带头人3名、返乡青年3名、女性骨干2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6名,党员队伍实现“结构更优、梯次更稳、活力更足”。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聚力。组建45名党员骨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春耕秋收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五年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20余次,帮助困难群众抢收作物50余亩、排查整改安全隐患80余处。通过党建带群建,妇联牵头评选“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共青团组织青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深化廉政建设,守护清风正气

风清气正是最大底气,清廉为民是最大号召。五年来,我

们把党风廉政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落到平常。

一是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严格落实中央⑧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关键节点,常态化开展廉洁谈话、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五年来召开专题廉政会议25次、节前廉洁提醒30余次,聚焦农村“小微权力”,把“说在前、警在先、抓在小”做成习惯。

二是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对低保评定、公益岗位分配、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工程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严格按“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执行,并及时公开决议内容与落实结果。五年来累计公开村务财务580余项、受理并答复群众质询95条,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三是聚焦突出问题整治。围绕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对近五年来惠农资金、项目补贴、社会救助等26个项目开展全覆盖自查,纠正与追回因信息不准、程序不严导致的不当发放资金3.5万元,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精准落地、用到刀刃上。

(四)聚焦乡村振兴,彰显党建实效

发展见成色,民生看脸色。五年来,我们把党建优势变成发展胜势,把组织资源变成产业资源,把党员形象变成致富榜样。

一是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收。牵头实施“一村一品”,围绕市场需求推广特色经果林450亩,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

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带动160余户参与,实现户均年增收约8500元。五年来累计争取产业与基础设施资金320万元,建成村集体冷库1座,补齐仓储短板、打通产销堵点;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由不足5万元增至2024年底的28万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二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靓颜值。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目标,常态化推进“清洁家园”行动,累计清理垃圾及废弃物200余吨;整合项目资金,硬化村组道路18.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50盏,新建与修缮文化广场2处、健身活动点3个;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2个,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800余亩,推动“颜值”与“产值”双提升。

三是化解矛盾纠纷提增和谐。深化“党员联户”制度,全村划分15个网格、党员联系5—10户群众,做到民情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五年来累计排查化解邻里、土地、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195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连续五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越级上访,先后获评“XX镇平安建设先进村”“XX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体会

五年的拼搏积累了成绩,也暴露出差距。纵观全局,XX村党支部整体政治生态向好、治理效能提升,但与新时代农村党建的新要求相比,与上级党委对标杆村的定位相比,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尤其在组织建设、党员管理、集体经济、人才支撑等方面,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以

自我革命的勇气直面矛盾,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破解瓶颈,真正把问题转化为改进的方向,把不足转化为奋进的动力。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建活动与农时农事结合不够紧密。当前部分党建活动仍存在“室内化”“会议化”倾向,形式单一、内容偏重理论传达,实践式、体验式、技能式学习供给偏少。农忙时节,党员白天劳作辛苦、晚上学习精力有限,理论学习与生产生活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学习成效打折扣。

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存在“温差”。骨干党员比例不高、队伍稳定性不强,部分党员身份意识弱化、模范带动不显。个别党员对村级发展缺乏参与热情,“看热闹多、带头干少”;流动党员虽有联系群,但情感关怀、精神激励和作用延伸还不够,部分党员“人在线、心离线”。

三是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仍需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虽实现增长,但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主要依赖上级项目分红与资产租赁,自主经营项目少、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村集体经济“输血式”增长多、“自我造血”动能不足,距离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仍有差距。

四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青年外流趋势未根本扭转,“懂经营、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紧缺。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少数干部在项目谋划、政策衔接、数字赋能等方面能力有待提升,“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骨干力量仍需培育壮大。

(二)几点体会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根与魂。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乡村振兴就有主心骨、就能定乾坤。

第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推进事业的最大底气、最深底色。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才能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第三,必须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公开讲话”。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长后劲。

第四,必须守牢廉洁自律底线。清正方能聚力,清廉方能聚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赢得口碑与信任。

三、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一)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在凝心铸魂上达到新高度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锚定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完善“第一议题+主题党日+夜校微课+田间课堂”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XX村发展实践深度融合。用好党校课堂、红色基地、远教平台“三个课堂”,让党员常补“精神之钙”、常点“思想之灯”。

(二)聚力壮大集体经济,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强主业、育新业、延链条、提附加”,推动经果林提档升级,发展精深加工与品牌营销;推广“支部+合作社+电

商+农户”模式,做强“订单农业”;探索“农文旅”融合,适度布局民宿、休闲采摘、研学体验、乡味电商,培育2—3个可持续增长点,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型。

(三)全面深化乡村治理,在和谐善治上开创新局面

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党组织+网格化+积分制”的治理模式,推广“微协商、微治理、微清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优化“一门通办、一网通办、一端快办”;加强法治宣传与移风易俗,擦亮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品牌。

(四)用心增进民生福祉,在服务群众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效能导向,实施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攻坚,完善养老、托幼、助残、助困等公共服务;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体育惠民活动,丰富广场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村民。

(五)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在人才振兴上取得新成效

实施“引凤回巢”计划和“头雁提升”工程,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完善村“两委”干部培训、挂职锻炼、赛马比拼机制,健全正向激励与容错纠错并重的用人导向;面向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建立后备库,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懂农村爱农村的乡村振兴“铁军”。

同志们!五年春华秋实,见证初心不改;新程风正帆悬,更需勇毅前行。我们坚信,在XX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实景,把“纸

上规划”变成“地上风景”,谱写XX村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我的报告完了,请同志们审议。

谢谢大家!

35 5198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