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
全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提升,服务社会成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发展与稳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全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关于全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
自治区民办学校行业党委:
根据近期会议安排,为全面、系统地梳理我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明确方向,现将2025年度全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情况、主要措施成效、存在问题及2026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5年10月底,我区共有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2723所,在校生总规模达万人,教职工总数约万人,已成为我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从学校类型分布看,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数量最多,共计2150所,在园幼儿万人;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85所,在校生万人;民办普通高中68所,在校生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56所,在校生万人;民办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万人。此外,还有各类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160余家。
在党建工作方面,全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始终坚持"应建尽建"原则,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全区共建立民办学校党组织1288个,其中党委22个,党总支75个,党支部1191个,基本实现法人单位党的组织全覆盖。全区民办学校共有党员16255名,其中教职工党员9850名,学生党员6405名。为加强工作指导,自治区、市两级教育工作部门累计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312名,实现了对重点民办学校的派驻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2025年,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我们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年组织全区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等关键少数开展专题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超过800人次。各学校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等形式,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800余次,开展各类专题学习研讨活动超过4000场次,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我们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指导各民办学校建立健全分析研判、风险排查和应急处置机制。全年对300余所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民办学校开展了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28个。加强对课堂教学、教材使用、学术讲座、网络舆论等阵地的管理,坚决抵御和防范各类错误思潮向校园渗透,确保了校园政治安全和和谐稳定。
(二)夯实组织基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一是持续攻坚"两个覆盖"。我们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支部条件的学校,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挂靠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等方式,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无盲区、无死角。2025年,全区新建民办学校党支部58个,其中联合党支部11个,实现了新增法人单位党组织同步建立。
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们印发了《〔*〕自治区民办学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明确了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基础保障等五大类22项具体标准。年内,通过以评促建、示范带动,成功打造了100所示范性党支部,带动全区85%以上的民办学校党支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
三是建强党务工作者队伍。深入实施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和"双培养"工程。全年共选拔培训4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同时,大力实施"双培养"计划,全年共发展优秀骨干教师党员560余名,将380余名党员教师培养成为教学、管理骨干,为党建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
(三)创新活动载体,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
一是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我们鼓励和指导各民办学校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创建"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如〔*〕市第一实验学校党支部的"红烛先锋"项目,将党员责任区与教学教研、学生帮扶深度结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的"匠心向党"品牌,通过设立党员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学生技能报国。截至目前,全区已形成市级以上有影响力的民办学校党建品牌35个,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持续增强。
二是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我们推动各学校党组织打破传统"念文件、读报纸"的单一模式,广泛开展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800余场次,参与党员超过万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2500余项,党员教师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义务支教、科普宣传、困难帮扶,解决了师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00余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三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我们始终强调党建工作要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防止"两张皮"。指导学校党组织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在学校发展规划、重要人事安排、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严格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程序。推动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三、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我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存在差异。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地处偏远的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党组织基础相对薄弱,活动开展不经常、不规范,党建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党务工作力量有待加强。民办学校党务工作者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专职党务干部配备率不高,多数党组织书记和支部委员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一线教师兼任,他们业务工作繁忙,投入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影响了党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效果。
三是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不够。少数学校党组织未能完全摆脱"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式,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找得不准、切入点不深,"两张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党建品牌的内涵挖掘和影响力塑造还有待加强。
四是保障激励机制尚需完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部分学校经费保障不到位,制约了党建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一线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关怀机制尚不健全,其政治待遇、成长空间和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和保障。
四、2026年工作计划
2026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主线,聚焦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奋力开创全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坚持和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实施"四大工程"为抓手,着力增强民办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民办教育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底,实现全区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巩固率达到100%;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提升至95%以上;专职党组织书记配备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成功培育20个在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品牌。
(三)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固本强基"提质工程。持续巩固"两个覆盖"成果,对新建民办学校坚持"同步审批、同步备案、同步组建党组织"。全面推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经验,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重点帮扶100个基础相对薄弱的党支部,实现整体建强、全面过硬。
二是实施"头雁领航"赋能工程。加大对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和培养力度,探索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计划举办2期高层次的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研修班,组织赴党建工作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继续深化"双培养"工程,明确量化指标,力争将80%以上的党员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将60%以上的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
三是实施"品牌创优"示范工程。启动"红心向党、育梦未来"民办学校党建品牌创建行动。通过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方式,遴选一批基础好、有特色、可复制的党建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和宣传推广。组织召开全区民办学校党建品牌建设现场推进会,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打造具有〔*〕特色的民办党建品牌矩阵。
四是实施"融合聚力"增效工程。深入探索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法人治理、融入教育教学管理、融入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推广"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有效做法,引导广大党员在关键岗位、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成效作为学校年检、评估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真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上报告,请审阅。
上一篇:[3000字]机械专业实习报告 专业实践报告通用1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