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管理局局长2025年度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爱国 分享 时间:

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总结工作成就,强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未来工作计划,强化廉政建设,确保管理规范。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保护区管理局局长2025个人述职述廉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学习参考!


〔...〕保护区管理局局长2025年度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202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本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围绕《湿地保护法》的法定要求与《全国湿地保护规划》的战略部署,深刻认识到2025年作为实现全国湿地保护率达到55%目标的关键节点年的重要性。本人切实扛牢〔...〕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团结和带领保护区全体干部职工,以党建为引领,以履职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系统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与管理工作,为保护区的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生态安全筑牢了坚实基础。现将一年来的履职及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理论武装,把稳政治方向

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确保保护区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深化思想引领,筑牢信仰根基。本人坚持将理论学习作为履职之本,主持中心组学习12次,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要文献,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针对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复杂形势,组织开展专项研判2次,加强对保护区网站、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的管理,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思想青年说"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

(二)夯实组织基础,激发队伍活力。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开展"党建+生态哨兵"活动,在候鸟迁徙关键廊道、核心栖息地设立党员先锋岗,将党小组建在巡护执法、项目建设、社区共建的第一线,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借鉴全国林业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秀经验,持续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锤炼党性修养守护绿水青山"主题教育,赴〔...〕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活"起来、"实"起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三)严守纪律规矩,涵养清风正气。本人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带头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主持召开全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部署年度工作任务。深入推进纠"四风"树新风,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和《廉洁家风承诺书》,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违纪违法行为。本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物资采购等"三重一大"事项上,坚持集体决策、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一年来,全局未发生任何违纪违法案件。

二、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履职效能

以《湿地保护法》为准绳,以保护区核心职能为中心,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能力与水平,确保各项法定职责履行到位。

(一)构建立体巡护体系,执法监管"长牙带电"。为应对新形势下保护区面临的复杂挑战,牵头构建了"天空地人"一体化立体巡护网络。一是强化联合执法。全年联合市森林公安、〔...〕区、沿湖乡镇等职能部门开展"绿盾""清风""护鸟"等专项联合执法行动超过20次,总巡护里程突破12万公里,形成了强大震慑。二是严打违法行为。针对"十年禁渔"要求,持续开展水域巡查,全年累计劝阻、制止违规垂钓人员超800人次,收缴处置各类钓具120余支,清理运送垂钓人员的摩托车、快艇60余台次。联合查处非法捕捞刑事案件10起、行政案件8起,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捞势头。三是规范人类活动。针对枯水期洲滩旅游乱象,清理劝返非法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野炊、露营、越野等人员600余人次,拆除下湖通道12处,清理各类垃圾约800公斤。

(二)坚持问题导向,攻坚整改销号。坚持对生态环境问题"零容忍",以最坚决的态度抓好各类问题的整改。一是高效完成遥感监测问题核查。对国家林草局、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下发的共计300余个疑似问题图斑,组织精干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逐一核查,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按期完成全部核查与整改督办工作。二是系统整治区内违法违规活动。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回头看"发现的线索,督导属地完成了〔...〕搅拌站、〔...〕物流园等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整改销号。同时,全面落实《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要求,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技术攻关,成功治理互花米草扩散区800余亩,有效遏制了这一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趋势。清理违规种植的农作物、经济林木200余亩,制止非法养殖行为2起。

(三)深化科研监测,夯实保护根基。将科研监测作为科学保护的"眼睛"和"大脑",为管理决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一是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丰硕。全年完成鸟类、麋鹿、水文植被等常规监测20次。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种类稳定在365种以上,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0种,Ⅱ级保护鸟类72种。20xx-2025年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期间,保护区记录到水鸟峰值数量达万只,创下近年来新高,彰显了保护成效。麋鹿种群数量稳定增长至270头以上。二是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水平提升。与中国水科院、〔...〕大学等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共同开展"江湖关系演变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等重大课题研究。组织撰写并发布了《2025年度〔...〕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相关数据有力支撑了〔...〕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的工作。三是野生动物救护能力持续增强。全年救护中心共收容救护各类野生动物160批次,成功救治并放归包括黑鹳、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175只/头。

三、狠抓项目驱动,增强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积极对接国家生态建设战略,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保护区高质量发展。

(一)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全力争取资金项目。紧抓国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谋划和申报项目。本年度成功争取并启动了2025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湖区水鸟核心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85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系统性修复退化的鸟类栖息地,优化湿地水文连通性。此外,还成功申报了国家林草局2025年度泥炭沼泽碳库调查项目为未来参与湿地碳汇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奠定了基础。全年累计争取引进各类项目资金超3000万元,为保护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强化过程管理,确保项目质效。对所有在建项目,均成立工作专班,由本人牵头,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严格遵循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规定,建立项目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对照中央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要求,将项目完成率、生态效益、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分解到每个环节。例如,在"〔...〕湖区水鸟核心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中,已完成退化栖息地修复万亩,水生植被覆盖度同比提升了8个百分点,项目区鸟类数量增加了1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确保了财政资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发挥了最大效益。

四、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努力方向

回顾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在理论学习的转化运用上深度不够。虽然能够坚持学习,但在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等深度融合、一体研究上还需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在智慧化、创新化管理手段应用上存在短板。当前保护区的管理方式仍较多依赖传统的人工巡护,虽然引入了无人机等设备,但距离建成覆盖全面、反应迅速、数据驱动的"智慧湿地"管理体系还有较大差距,科技赋能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三是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保护区在生态水文、恢复生态学、智慧监测等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断层现象初步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与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针对以上不足,在2026年的工作中,本人将从以下方面努力改进:第一,持续深化理论学习,聚焦行业发展前沿,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的对策建议。第二,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启动"智慧保护区"一期建设,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第三,制定并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加大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为保护区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以上报告,请予评议。

35 5240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