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浩渺 分享 时间:

团市委上半年工作落实各项任务,积极推动青年发展,强化组织建设,丰富文化活动,提升服务水平,促进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团市委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团市委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团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条主线,依托五大体系,实施青春五大行动,打造共青团N个品牌,助力青年在新机遇中找准人生方向,在新使命中体现自身价值。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战略定位。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青年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构建党管青年联动机制。建立党委、政府双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将青年发展工作、青年人才驿站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以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平台作经验交流,争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为青年发展绘就蓝图。二是完善党管青年政策体系。聚焦青年成长关键需求,出台《市青年婚育促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市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方案》等52项教育、就业、托幼等专项政策,将共青团工作和青年人才工作有机融合,以制度创新为青年发展保驾护航。三是拓宽党管青年平台渠道。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职能互补、部门互联、层级联动,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共青团系统一贯到底。去年以来,对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8所高校的197名师生开展社会实践,联合举办文化建设活动周、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等19场品牌活动。

(三)深化理论武装,奏响青年思想共鸣曲。团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打造学、说、研三位一体的珠城青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青年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一是以青年学筑牢信仰之基。依托青马工程青春引擎青年大学习等品牌项目,今年以来,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主题团课、读书会等4275场次,覆盖团员青年、少先队辅导员6.9万人次,持续提升青年理论素养。二是以青年说发挥榜样力量。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共青团中央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活动,联动8家省级以上媒体对青年投身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进行专题报道,推出系列文章20余篇,实现阅读量超50万次,依托团干部上讲台青年说等线下活动,组织团干部、青年讲师团年均开展宣讲340余场,以榜样故事激发青年奋斗热情。三是用青年研深化引领效能。立足红海侨关地域特色,发挥89个团属青年阵地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20254月,举办国家安全青春挺膺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和示范性离队入团活动,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三)聚焦需求导向,凝聚青年发展内生力。团市委始终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以共青团为纽带,联合多部门、多领域围绕就业创业、交流集聚、城市融入三大版块,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青年紧紧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一是培育创业沃土,护航就业之路。联动各职能部门共创青年就业创业平台,每年常态化提供就业岗位、实习机会,建成211个创新平台,连续举办6届青创杯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吸引1900余个项目参赛。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金额7544万元,贷款余额8712.75万元,惠及企业(个人)635户。二是创新社交场景,汇聚青春力量。搭建多元化社交平台,深化团缘汇公益+青年联谊交友品牌,打造青年会客厅、新兴青年文化交流平台等社交场景。去年以来,举办20场交友活动,为近2000名单身青年人才搭建交流平台,为青年搭建情感联结与价值认同的桥梁。三是优化服务生态,加速城市融入。实施一县一品青年工程,推出青年发展友好场景矩阵等五个区域性青年工作品牌。持续升级打造市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求职就业的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推动青年夜校全域覆盖,通过共青团牵头+团属协会承办+社会力量支持模式,一年来,服务3500余名青年,让青年真正扎根、融入。

(四)厚植服务理念,书写人民满意新答卷。团市委始终坚持办实事惠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赋能基层社会治理,通过优化服务联动、资源共享、校地合作三大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市的青年公益服务网络,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一是构建服务联动阵地。实现市、县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全市建立青年志愿服务队、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278支,建立青年志愿服务阵地120个,先后挖掘孵化90余个优质志愿服务项目,让青年志愿服务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二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体化运作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组建团干部+12355工作专员+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的工作队伍。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核心需求,一年来,开展禁毒防艾、防欺凌、防溺水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530余场,惠及青少年6.9万人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安全屏障。三是创建校地合作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团建,创建校地合作新模式,每年吸引在校大学生2.2万余人次,参与服务重大赛会、青春反诈、社区青春行动等350余场品牌活动。打造红格青锋兼职网格员实践品牌,定期组织返乡大学生深入社区一线,让青年力量直通基层治理末梢,成为服务群众的生力军。

(五)实施五大青春行动,践行实干为要主旋律。团市委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锚定党委、政府战略部署,依托珠城青建功体系谋篇布局,纵深推进共青团助力高质量发展五大青春行动,激励青年践行实干为要主旋律。一是实施科技创新青春行动。以北部湾海洋生态博士团集体为中坚力量,充分发挥青年博士人才专业专长,攻克海草床、红树林等修复技术难题,创新海洋生物技术应用,助力示范区农民收入翻番和企业增收,成功搭建了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创新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了海洋科技领域的多个从无到有。二是实施乡村振兴青春行动。20253月,团市委联合团中央主办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专场活动,实现销售额、粉丝量、曝光量三个破百万,为向海经济注入新活力。构建电商兴农长效机制,探索主播矩阵+媒体联动+达人赋能的电商助农新模式。三是实施绿色发展青春行动。深耕海小青志愿服务品牌,每年组织1.5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净滩护林行动。常态化开展红树林保护、环保宣传等活动,让志愿蓝与蓝交相辉映,以青春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四是实施社会服务青春行动。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擦亮青春护航暖蜂行动等10余项青年社会服务品牌,推动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落地,提升青年参与社会服务和基层治理实效。五是实施营商环境创新优化青春行动。在法律、政务、交通、通信、税务等领域,组建52支营商环境青年突击队,以规范高效的服务举措,引导青年文明号集体和志愿者队伍践行一流服务标准。

(六)坚持从严治团,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团市委坚持对标全面从严治党高标准,纵深推进团的改革,加强团的领导机关、团干部队伍建设,一体化推进青联、学联和少先队改革,持续增强共青团发展活力,勇立时代潮头。一是聚焦队伍建设,村(社区)团支书队伍呈现年轻化特征,平均年龄降至31.61岁,35岁以下占比达77.42%,且79.77%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二是聚焦阵地升级,全面实现市、县两级青年联合会组织全覆盖,精心培育23个省、市、县级团建示范样板间。三是聚焦组织革新,推动全市430个村(社区)团组织在全区率先完成换届,实现工作机制优化、组织活力增强。两企三新领域团建工作在全区共青团系统内作经验交流。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青春信仰根基。开展青春心向党主题教育,通过百场红色宣讲、青年大学习线上竞赛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覆盖全市80%的基层团组织。打造青年讲师团2.0项目,选拔50名优秀青年典型,采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传播正能量,年度制作200期优质内容。建立青马工程市级示范班,联合高校培养200名政治骨干,配套社会实践、课题调研等培养环节。

(二)深化服务实效,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实施青年就业护航计划,全年举办30场专场招聘会,开发5000个见习岗位,重点帮扶应届毕业生和困难青年群体。搭建青春创客服务平台,设立200万元创业扶持基金,开展10期创业培训,培育50个优质青年创业项目。推进青春社区行动,组织10万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建立200个青年之家实体阵地,提供婚恋交友、权益维护等常态化服务。

(三)夯实组织基础,激发基层团建活力。开展星级团支部评定,动态整顿20%软弱涣散团组织,推动智慧团建系统100%覆盖。实施团干部强基赋能工程,通过轮训、挂职等方式提升300名基层团干部履职能力。创新两新组织团建模式,全年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200家,探索产业链联合团委建设。

35 4665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