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精选3篇】
第二学期教师培训工作圆满完成,提升了教学水平,增强了团队合作,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实践。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第二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第二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篇1
回顾本学期的学校生活,我感到既欣慰又惭愧。欣慰的是我生活在一个团结的教师群体中,尊敬的领导、热情的教师同事和活泼可爱的学生让我感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惭愧的是由于自己工作能力有限,没取得什么特别显著的成绩。思来想去,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做该学期总结:
一、在思想上,积极向上
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加快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学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才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显现出独特的上课风格。作为教师,总是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课前,我认真仔细的进行备课,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对教案进行认真的修改,课后布置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坚持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上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
最后,在教学中注重对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全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课余时,努力自学,勇攀高峰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和计算机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计算机成了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程,也是形式所迫,有时间我就自学计算机的一些知识,经常在网上查找资料,为教学所用。
四、取得的成效和成绩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带领全体学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学习习惯有较大的改善,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五、存在问题
1、工作中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的时候多,主动创新的时候少;对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体的谋划少。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平时注重了学习,但学得不深,学得不透。学习的层次不高。尤其科学思想、管理方法、科研能力、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与其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六、改进措施
1、增强创新意识,多思考,多谦虚求教,注重学生整体。
2、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增强业务能力,提高个人素养,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是我本学年度的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一心一意搞好教学工作,认真努力的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篇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适应学院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应用化工技术教研室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和学院制定的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冶化系实际,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活动。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院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应用化工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根据学院要求,利用双周政治学习时间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自学笔记等方式学习教育法规、教学理论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优秀教师先进典范、国家领导重要讲话等资料,并记录详细的学习笔记,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二、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1、突出重点,培养骨干
本专业教研室选拔选拔思想觉悟高,有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参加外出培训学习,提高骨干教师业务水平。20xx年7月~8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马春玉、赵佩、杨继朋老师参加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为期10天的全国高职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了石油化工类教师技能培训,取得了高级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卢鑫、周鸿燕老师参加天津大学举办的化工检验工培训,取得了化工检验工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20xx年9月汤长青、马春玉、卢鑫、周鸿燕、赵佩、徐贵敏、杨继朋、王爱菊参加了由省教育厅举办的化学分析工考评员资格培训及考核。外出培训的教师通过经验交流的形式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并把培训内容和相关资料交到系部,供其他教师学习,以点带面,使全体教师受益。
2、自主培训 ,针对性强
外出参加学习因受时间、人数、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专业在教师业务培训上通过加强自主培训,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达到省时、省钱、高效的培训目的,逐步形成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师培训。
(1)下厂锻炼,提升“双师素质”
对高职教育来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企业工作经验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应用化工教研室老师来说,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本教研室鼓励教师到相关化工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成为高职教育需要的“双师”素质教师。20xx年7月~9月,本专业赵佩、王爱菊、李晓乐、杨继朋等多名教师分别到济源市金马焦化有限公司、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业进行实习、锻炼,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
(2)内部交流,各取所长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本教研室的教师在专业、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知识水平,基础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差距,各有所长。针对这种情况,应用化工教研室利用周四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的研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研室还组织部分知识水平高、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讲示范课,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贡献给所有教师参考。本学期教研室安排赵佩老师和徐贵敏老师进行了示范课讲解,并安排左国强教师进行了实验室安全讲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3)尽心指导,关注新教师成长
本学期应用化工技术教研室新进苏小莉、崔海燕、左国强三名硕士毕业的新教师,为了使他们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研室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成长。
A、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新教师必须在学院和本系的统一安排下,参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岗前培训,明确岗位要求,为适任岗位奠定基础。
B、实行老教师传、帮、带制度:充分发挥本教研室老教师的作用,为每位新教师指定一位师德高尚、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指导老师,结成“对子”,开展传、帮、带活动。教研室由徐贵敏老师负责指导崔海燕,由赵佩老师负责指导苏小莉,由周鸿燕老师负责指导左国强。这学期,每位指导教师都尽心地帮助结对新教师完成备课、教案书写、讲课、作业批改等各项教学任务,并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每组结对的`指导教师和新教师之间本学期的相互听课次数都有三次,并有详细的听课记录情况。
C、加强教学检查和监督:本教研室对新教师的成长十分关心,教研室主任对每位新教师的教案书写、讲课情况、听课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诚恳意见和信息,提高了新教室的教学水平。本学期三名新教师积极主动,听课次数在系部领先,成长非常迅速。
(4)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先进课程理念
应用化工技术教研室重视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强化先进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本学期杨继朋、徐贵敏、赵佩、马春玉、周鸿燕、李晓乐、李亚静等多名教师参与了《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院级精品的建设、《化工单元操作技术》院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优质核心课程的申报工作,各位教师在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的过程中,学习了先进的高职课程理念,多媒体技术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不断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教研室所有教师在努力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1、教研室所有教师本学期都在平时进行学习,认真阅读2本图书,并写出了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2、教研室所有教师都参加了系部组织的讲座,认真学习了翟鸿燊国学大师在人际交往、个人修养、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讲学,收获颇丰。
总的来说,通过师资培训,教研室所有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在学生的反馈中,本学期所有教师教风端正,无违反师德现象发生。
第二学期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篇3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职业素质,使我校教育教学保持在省内领先的优势,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在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校本学期的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使年青教师和班主任在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邀请专家到我校讲学
开学伊始,为了落实我校制定的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校就实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专题进行了教师校本全员培训,邀请省内教研和课改专家到我校讲学。同时利用我校自有的名师资源开展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对参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除了认真听专家讲课外,还要认真做笔记,利用所学习的理论反思在教学中出现的课堂浪费问题,写培训感想,青年教师还要利用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在听完专家讲座后,各教研组要进行专题讨论,研究本学科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一周的学习,教师们对课堂常规的操作、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课堂训练的实施、课堂管理的实效、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教材的重新构建等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实施有效教学有更充分的把握。反映到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各学科教师自觉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学科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过去更加强。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学校学风有较明显的改善。
(2)班主任培训。
由于我校近年来的高中年级班级数的增加,省内教育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生源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及初中有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我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决定举办一次较型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能力。
我校在本学期第11周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全体班主任到昌江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班主任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通过传、帮、带和分组学习的方式,班主任们从不同的角度讨论研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技能,并在活动中分享了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剖析在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活动中,校长对班主任培训提出具体的要求:
一、以开放的态度分享经验;
二、以理性的思考分析问题;
三、以成熟的判断提升理论;
四;以实践的能力。
校党委书记吴关长老师就班主任工作技巧问题作了《学会说》的主题讲演,指导班主任通过学习思想工作的技巧,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师们在活动以开放的态度认真讨论和学习。过程中通过三天的培训,年轻班主任了解和掌握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基本技能付诸实施。而年长有班主任也从培训中获得了许多新的经验。通过培训,极大的改善了我校班主任的素质,提高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水平。
(3)对我校生活老师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和辅导。
我校生活老师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成员,更是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因此生活教师的素质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在校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每学期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生活老师,制定了《生活教师管理工作条例》,使生活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使生活老师的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生活管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4)必修课程的培训工作。
我校在重视校本培训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必修课程的培训工作。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和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培训必修课程,教师们分备课小组组织成学习小组,按学校规定的学时学习必修课程的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写读书笔记、感想,学校组织必修课程考试,并完成必修学分的登记工作。本学期我校学习的必修课程主要有《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师德风范》、《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我们还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选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等科目进行学习,并将其纳入必修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必修课程的学习,教研室在时间、课时、任务和培训责任上做了详细安排,要求每个教研组按学校的培训计划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并完成作业,使必修课程的学习真正落实,不走形式。所以,我校的必修课程培训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充实,并有针对性。
2、管理科学,不走形式。
3、督导到位,不留培训死角。
(5)对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进行严格的管理。
每次活动都安排学校行政领导和教研室领导巡视和督导,每次培训活动都将学习任务安排落实到每位教师,每月对培训和教研工作进行检查。学期末,教研室将教师的培训总结和培训作业进行归档,每位教师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都能准确反映出来。
(6)为了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我校为培训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
对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并将培训成绩反映绩效评比中。提高了广大进行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级性的主动性,教师奖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的共识逐步形成。
通过以上的培训,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大大地缩短了,许多教师进入三年就能够完成一个从高一至高三的教学循环,并在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独挡一面,成为我校学生信任的第二梯队,中年教师在省教研中不断显示出较高的素质,并得到更多的话语权,我校名师队伍已具备较强的规模,并出现一批省内有影响的名师。教师队伍的素质有明显的提高,获得社会和家长的公认。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