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呼吁各部门协同合作,落实政策措施,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我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特殊的未成年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好这两项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结合前期调研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工作,看似是具体的民生事务,实则关乎多个层面的发展大局,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其重要性。

(一)保障儿童权益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为每一个孩子营造安全、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流动儿童随父母奔波,面临教育、生活环境适应等问题;留守儿童长期与亲人分离,在情感关爱、安全监护等方面存在缺失。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就是在践行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保障儿童权益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妥善照顾和正确引导,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甚至可能误入歧途,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做好他们的权益保障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难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有效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根基。

(三)保障儿童权益是助力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良好的成长环境,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发展权等权益,能让他们茁壮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市乃至国家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二、正视现实问题,准确把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市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和解决。

(一)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教育融入存在障碍,部分流动儿童由于户籍限制、入学手续繁琐等原因,在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上与本地儿童存在差距,难以完全融入当地教育体系,有的甚至面临辍学风险。二是生活环境适应困难,流动儿童随父母频繁搬迁,生活环境不稳定,在住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容易受到疾病、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三是心理关爱严重不足,父母忙于生计,对流动儿童的陪伴和沟通较少,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却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渠道。

(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是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多数留守儿童由祖辈监护,老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承担起有效的监护责任,在孩子的学习辅导、行为管教等方面力不从心,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学习成绩下滑、行为失范等现象。二是安全保障存在隐患,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直接保护,在居家安全、交通安全、防拐防骗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近年来涉及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令人痛心。三是情感需求难以满足,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慰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三)权益保障工作推进中的共性问题。一是部门协同不够紧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涉及教育、民政、公安、卫健等多个部门,但目前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现象,未能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社会参与度不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权益保障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社会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公益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三是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在权益保障的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监督评估等方面,还存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三、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提升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实效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明确工作方向,采取有力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强化教育保障,为儿童成长铺就公平之路。一是保障平等入学机会,进一步简化流动儿童入学手续,取消不合理的入学限制,确保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能够就近入学,与本地儿童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二是加强教育关爱服务,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关爱岗位,安排教师担任"代理家长",关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流动儿童融入集体,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化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对特殊儿童群体的教育能力和关爱意识。

(二)健全关爱体系,为儿童成长筑牢温暖港湾。一是完善监护网络,对于流动儿童,引导父母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对于留守儿童,落实监护责任清单制度,明确祖辈监护、亲友监护的责任和义务,定期开展监护情况排查,对监护不到位的情况及时进行干预。二是加强心理关爱,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心理关爱服务网络,在学校、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组织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促进流动儿童与父母、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的情感交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三是保障安全健康,加大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整治力度,改善他们的居住、卫生条件。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治理,严厉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三)凝聚工作合力,为儿童成长构建强大支撑。一是强化部门协同,建立由政府牵头,教育、民政、公安、卫健、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中的问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工作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引导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权益保障工作中来,通过捐赠资金物资、开展公益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平台,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和管理,确保其服务规范、有效。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权益保障工作的开展。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权益保障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定期进行督查评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为我市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47 5033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