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污染防治,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区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区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区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刻剖析当前我区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动员全区上下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这场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民生福祉的污染防治攻坚硬仗。
刚才,〔...〕同志对全区污染防治工作作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操作性很强,各单位务必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通报了全区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部分乡镇和区直单位作了表态发言,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狠抓落实的决心。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洞察污染防治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总书记在〔...〕省考察时,特别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好污染防治工作,既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心工程。
回顾过去几年,全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依法关停或改造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均有提升;环境监管力度加大,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肯定。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是阶段性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对照上级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年度目标,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差距和短板。从最新监测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20xx年的数据显示,我区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的年均浓度虽然满足了国家二级标准,但颗粒物PM??、PM?.?和臭氧(O?)浓度依然超标。进入20xx年以来,特别是今年夏季至今,臭氧污染问题凸显,与PM?.?形成了复合型污染的新态势,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已进入瓶颈期,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甚至前功尽弃。水环境方面,部分河道断面水质仍不稳定,雨污分流改造不彻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土壤环境方面,重点行业企业地块的污染风险排查和治理修复任务依然繁重。
究其根源,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思想、责任和能力上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温差"。一些干部存在麻痹思想和"歇歇脚"心态,认为环保工作抓了这么多年,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存在畏难情绪。有的甚至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环保要求可以"松一松""缓一缓",在项目引进和日常监管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真正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二是责任落实存在"落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存在上热下冷、逐级递减的现象。部分单位和部门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但在具体执行上办法不多、措施不硬,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狠劲。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有待加强,联防联控机制运转不畅,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面存在壁垒,未能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三是治理能力存在"偏差"。工作方式方法仍然比较粗放,习惯于搞"一刀切"式的运动式治理,缺乏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的长效手段。在面对臭氧污染、VOCs治理等新问题时,技术储备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对污染成因的分析研判不够深入,导致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下"绣花"功夫不够,过程管控不严,导致许多好的政策措施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折扣。
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挑战。全区上下必须立即警醒起来,摒弃一切侥幸心理和松懈思想,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
二、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战役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有坚定的决心,更要有科学的方法。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算准算细污染治理的数字账、技术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打击,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以超常之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区最突出、群众最关切的环境问题。必须围绕降低PM?.?、PM??和遏制O?污染,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一是狠抓扬尘污染的精细管控。扬尘是PM??的主要来源,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全区所有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必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或"八个百分百"要求,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监管平台联网。对渣土运输车辆要实行全密闭运输和GPS定位管理,严查"跑冒滴漏"和随意倾倒行为。要加大城市道路及国省干道的机械化清扫、冲洗、雾化作业频次,特别是秋冬季要加密作业,最大限度减少道路扬尘。
二是狠抓工业污染的源头减排。这是治本之策。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优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散乱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处、取缔一处。要加快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针对夏季臭氧污染问题,要强化对涉VOCs排放企业的监管,全面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对重点企业实施分时段、分季节的错峰生产调控,坚决把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下来。
三是狠抓移动源污染的综合防治。要加强对重型柴油货车等高排放车辆的管控,严格落实限行、绕行措施,严厉打击"黑加油站"和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要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第二,以系统之治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利用。
一是保障饮用水源安全。这是底线任务。要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各项管理规定,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严禁任何威胁水源安全的建设项目和排污行为。
二是深化流域综合治理。要以〔...〕河、〔...〕河等重点河流为抓手,全面落实"河长制",压实各级河长责任。要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力争实现建成区雨污分流全覆盖。要加大对工业园区、企业的废水排放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同时,要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加强水生态修复。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重点河流沿岸规划建设生态缓冲带和湿地公园,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第三,以稳妥之策扎实开展净土保卫战。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治理难度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一是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要加强对涉重金属、危险废物等重点企业的监管,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防止新增污染。要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地块,必须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
二是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回收处置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从源头上减少农业面源对土壤的污染。
三是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要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收运处置体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要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压实责任,汇聚起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磅礴力量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政治大考,考验的是各级干部的责任担当和能力作风。必须建立最严格、最严密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首先,责任体系必须"链条化"。要严格落实《〔...〕区污染防治工作专班方案》要求,健全"区委统揽、政府主导、专班主抓、部门联动、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本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各分管领导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内的污染防治工作。各工作小组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责任,各成员单位要立足自身职能,主动作为、密切配合,绝不允许出现推诿扯皮、各自为战的现象。
其次,监督执法必须"长牙齿"。环境执法的"宽、松、软"是环境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公安、城管、交通等执法部门要摒弃"人情执法",敢于较真碰硬,综合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司法等手段,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要创新执法方式,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威慑力。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再次,考核问责必须"动真格"。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不落实、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约谈、通报批评。对因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导致发生重特大环境事件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做到终身追责。要把污染防治攻坚的实绩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树立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最后,宣传引导必须"全方位"。宣传部门要牵头组织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区委、区政府治理污染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及时曝光反面典型,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体系,引导全体市民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志们,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区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克难攻坚、精准治污,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硬仗,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区",为谱写新时代〔...〕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开学第一天校长讲话稿优推1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