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呼吁全体教师树立良好形象,践行教育使命,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2025年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议。这次会议,既是一场例行的工作部署会,更是一场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我们叩问教育初心、整肃行装再出发的动员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师风严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是教师之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当前,我们区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好老师的期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切。所谓"上好学",核心就是遇到好老师。好老师首先必须是"人师",而后才是"经师"。他们的学问见识,固然能为学生开启一扇求知的窗户;但他们的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塑造学生的灵魂,为其打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体来看,我们区的教师队伍是好的,是值得信赖的,广大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区委、区政府是充分肯定的,人民群众是基本满意的。

然而,"肯定"不意味着忽视问题,"基本满意"更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极少数教师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学风浮躁、言行失范、甚至触碰红线底线的现象,虽然只是个别情况,但其负面影响极大,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污染了教育这片净土。有的教师仅仅将教书视为一份谋生的职业,缺乏事业的热忱与追求,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漠不关心;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敷衍塞责,热衷于校外兼职、有偿补课,本末倒置;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言语刻薄,方法简单粗暴;更有甚者,个别教师法治观念淡薄,出现了不当师生关系、学术不端等严重失德行为。这些问题,犹如白袍上的墨点,格外刺眼,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直面问题,敢于亮剑,坚决予以纠治。

为什么我们要年复一年、毫不松懈地强调师德师风?因为这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程,永远在路上。它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持久战;它不是一项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而是一项必须抓牢抓实的"硬杠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赢得社会尊重的必然追求。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高度,最终是由其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高度来决定的。没有高尚的师德,再现代化的校舍、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撑不起真正优质的教育。

首先,我们要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之心,是热爱学生、奉献教育的仁爱之心。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引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自己所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深入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人生乐事,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行为自觉。学校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宣传、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让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

其次,我们要明确行为规范的边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师德师风建设既要靠内在的觉悟,也要靠外在的约束。我们要将《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规章制度作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持续加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有偿补课、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欺凌伤害学生、学术不端等,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各学校要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本校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处理办法,做到要求明确、警示清晰。同时,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教师依法执教,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保护学生的权益,也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再者,我们要彰显仁爱之心的温度。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过程,充满了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好的老师,眼中不仅有学生的分数,更有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烦恼和未来发展。他们懂得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拥有"有教无类"的胸怀和"因材施教"的智慧。我们要倡导全体教师,回归教育本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爱学生上,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是"严"与"爱"的辩证统一,是良师,亦是益友。学校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让教师能够带着幸福感去工作,从而将这种幸福感和关爱传递给学生。

同时,我们要完善考核评价的机制。指挥棒指向哪里,工作的重心就会移向哪里。我们必须彻底扭转"重教学、轻师德"、"重业务、轻思想"的评价倾向。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年度考核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要改进考核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仅看领导评价、同事评价,更要看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让"口碑"成为衡量师德的经验交流。要探索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全程记录教师的师德表现和奖惩情况,使其成为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让恪守师德者受尊重、得实惠,让失德败德者受惩处、无市场。

最后,我们要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师德师风建设并非教师群体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我们要大力选树和宣传我们身边的师德典型和模范人物,讲好身边的好老师故事,让感人的事迹广为流传,让崇高的精神深入人心。要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宣传教育工作的艰辛与伟大,宣传教师队伍的奉献与成就,增进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同。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保障教师待遇,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当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时,广大教师的内在荣誉感和职业尊严感会得到极大提升,这将反过来激励他们更加珍视自己的身份,更加自觉地修养师德。

同志们,师德师风,看似无形,却决定着教育的"气候"与"生态"。我们今天的培训,就是一次集体"施肥"与"养护",旨在让我们这片教育园地风更清、气更正。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深入思考,积极交流,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回到各自岗位后,更要身体力行,将培训的成果转化为提升自我、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

让我们牢记这份光荣与沉重,以此次专题培训为新的起点,共同行动起来,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我区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锻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生爱戴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谱写我们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作出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47 5192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