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投公司企业纪委案件办理工作交流发言稿
加强市城投公司企业纪委案件办理工作,提升监督效能,确保廉洁自律,维护企业形象,促进健康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城投公司企业纪委案件办理工作交流发言稿”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城投公司企业纪委案件办理工作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感谢组织给我这个机会,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学习。今天我想结合〔...〕市城投公司纪委在案件办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跟大家聊聊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我们是怎么想办法解决的。说实话,作为企业纪委,我们在案件办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学习到更多宝贵经验。
一、我们在案件办理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程序流程把握不够精准,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坦率地说,作为企业纪委,我们在案件办理的程序流程方面确实存在不少困惑。刚开始办案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时候该立案,什么时候该初核,各个环节的时限要求是多少,需要履行哪些审批手续等等。有时候拿到一个问题线索,心里也没底该按什么程序走。
前年我们办理一起违规使用公车的案件时,就在程序上走了弯路。当时收到举报材料后,我们直接就开始调查取证,后来才发现应该先进行初步核实,确定是否达到立案标准后再正式立案调查。结果导致前期的一些工作不够规范,材料也要重新整理。这个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程序不规范不仅影响办案效率,更可能影响案件质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各类文书的制作标准不够熟悉。询问笔录怎么记录才算规范,调查报告的格式有什么要求,处分决定书应该包含哪些要素等等,这些看似基础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需要慢慢摸索学习。
(二)违纪行为定性和量纪标准把握不够准确
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同样的违纪行为,到底该定什么性质,给什么处分,真的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去年我们处理一起项目招投标中的违纪问题,当事人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私下与投标企业接触并收受好处费。对这个行为的定性,我们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有同事认为应该定为受贿,有同事认为是违规收受礼金,还有同事提出可能涉嫌滥用职权。最后我们请教了上级纪委的同志,经过深入分析,才确定按违规收受礼金进行处理。
在量纪方面,我们也经常拿不准。同样是违规收受礼金,收受5000元和收受2万元,处分程度应该有什么区别?当事人的职务级别、主观故意、情节轻重、认错态度等因素,应该如何在量纪中体现?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还有就是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定性把握。现在有些违纪行为呈现新特点,手段更隐蔽,形式更多样。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预付卡等新型收受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违规操作,这些都给我们的定性工作带来挑战。
(三)调查取证能力和技巧有待提升
在实际办案中,我们发现调查取证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掌握很多方法和技巧。
首先是谈话技巧。怎么样才能让当事人如实说出问题,怎么突破心理防线,怎么处理当事人的各种情绪反应,这些都考验我们的能力。有时候当事人一味否认,有时候避重就轻,有时候编造事实,我们需要通过巧妙的谈话策略来还原事实真相。
其次是证据收集和固定。什么样的证据才有效力,如何确保证据链条的完整性,怎么防止证据被毁损或篡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特别是一些电子证据,保存和提取都有特定要求,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比较欠缺。
还有就是外调取证的协调配合。有些案件涉及的人员或事实在外地,需要异地调查,这时候就需要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如何写协查函,如何与协查单位有效沟通,如何确保异地调查的质量,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学习的。
(四)法律法规和纪律条文的理解运用还不够深入
企业纪委办案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党纪条规、国家法律、企业制度等等,需要综合运用。但是我们对这些规定的理解有时候还不够深入,运用起来也不够熟练。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文很多,内容很丰富,不同条款之间的关系,条款的适用条件,自由裁量的空间等等,都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有时候一个行为可能涉及多个条款,如何选择适用,如何避免定性错误,这些都考验我们的专业水平。
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从轻、减轻、从重、加重等情节的认定和适用,也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政策界限。
二、我们探索的一些解决办法和措施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努力提升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水平。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我们把学习培训作为提升办案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组织系统学习。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类办案指导意见和典型案例。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季度进行一次学习测试。
二是积极参加培训。主动争取参加上级纪委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派员参加执纪办案业务培训、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等。今年我们已经派了3名同志参加了省纪委的办案培训班,收获很大。
三是开展案例研讨。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会,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集体研讨,分析办案思路,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案例研讨,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了,对一些疑难问题的认识也更统一了。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办案流程
为了解决程序不熟悉的问题,我们制定了案件办理工作流程图,把从问题线索处置到案件审结的各个环节都画出来,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时限标准、审批程序等。现在我们的办案人员都人手一份,遇到问题就拿出来对照。
我们还建立了案件审理制度。每个案件在不同阶段都要经过集体研究,重大案件要请示上级纪委。通过集体研究,可以集思广益,避免个人判断失误,确保案件质量。
建立了案卷管理制度。对案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都有明确要求,确保案卷材料完整、规范、安全。每个案件结案后都要对案卷进行评查,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改进。
(三)加强请示汇报,争取上级指导
遇到疑难复杂问题,我们及时向上级纪委请示汇报。特别是在案件定性、量纪标准等关键问题上,我们都会主动请教。上级纪委的同志经验丰富,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
我们建立了定期汇报制度,每月向上级纪委汇报案件办理进展情况,遇到重大问题随时请示。通过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我们的业务水平在不断提升。
(四)注重总结积累,形成工作规范
每办完一个案件,我们都要进行总结,分析办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材料。几年下来,我们积累了不少办案心得,对类似案件的处理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我们还编制了常见违纪行为定性和量纪参考手册,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标准整理成册,供办案人员参考使用。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对统一认识、规范操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我们在规范安全办案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严格执行办案纪律,确保办案安全
我们把办案纪律作为底线要求,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规定。建立了办案安全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
在案件材料管理方面,我们实行专人专柜专锁,确保案件材料安全。涉及秘密级以上的材料,严格按照保密要求进行管理。
在办案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凡是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一律回避。同时建立办案人员廉洁自律制度,要求办案人员严格自律,不得与案件当事人有任何不当接触。
(二)规范办案程序,确保程序合法
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案,不搞简化程序,不走捷径。每个环节都要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确保程序合法。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谈话询问时一定要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在场,制作完整的谈话笔录。收集物证时要有相关人员在场见证,确保程序规范。
(三)加强监督制约,防范执纪风险
我们建立了内部监督机制,通过互相监督、集体决策等方式,防范执纪风险。重大事项都要经过集体研究,避免个人说了算。
我们还建立了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定期对已结案件进行评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评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及时进行了改进。
四、几点体会和思考
通过这几年的办案实践,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是办案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东西只有在实际办案中才能真正掌握。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办案机会,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二是规范办案比办案效率更重要。宁可慢一点,也要确保程序规范、证据扎实、定性准确。一旦出现程序违法或定性错误,不仅影响案件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三是集体智慧比个人判断更可靠。在办案中遇到疑难问题,一定要集体研究,集思广益。个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集体的智慧更加可靠。
四是学习提升永无止境。纪检监察工作专业性很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必须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最后,我想说的是,企业纪委的案件办理工作虽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办案能力和水平。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与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教师会校长讲话稿优质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