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可持续发展,强化政策落实,促进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建设美丽生态家园。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近期召开的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特别是就"蓝天保卫战攻坚赋能行动"进行再动员、再加压。刚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几个部门和〔...〕区、〔...〕区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体现了对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对下一步工作的深入思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短板,在把握大局中坚定生态优先的战略定力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协同发力、攻坚克难,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凝结了全市各条战线同志们的辛勤汗水。

上半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值得肯定的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全市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这一改善率在全省位居前列。同时,优良天数率达到了%,同比增加了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背后,是我们在移动源管控、工业企业治理、城市扬尘精细化管理等领域付出的巨大努力。特别是在年初,面对严峻的大气形势,全市上下迅速行动,截至2月底,浓度同比降幅一度达到%,为上半年的整体好转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进步,充分说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有效的,队伍是能战斗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发展的"绿色含金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污染减排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从数据上看,虽然改善明显,但对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等其他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效果尚不稳定,缺乏持续向好的支撑数据。这暴露出我们的治理措施在系统性和全面性上还存在短板。一些传统行业的深度治理进展缓慢,部分领域减排潜力尚未充分挖掘,这使得空气质量的改善在某些时段、某些区域表现出脆弱性和易反复性。

二是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优化任重道远。〔...〕市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仍然占有一定比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企业环保投入的意愿和能力受到影响,落实主体责任存在"温差"。同时,全市新能源体系的建设虽有规划,但要形成对传统能源的规模化替代,尚需时日。

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移动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虽有政策推动但距离形成绝对优势尚有差距。城市建设带来的扬尘污染、部分区域的秸秆无序焚烧等"老大难"问题,在管理上还存在盲区和漏洞,精细化、智慧化的管控手段应用得还不够。

四是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工程亟待加速。"让河湖水质更清澈"不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前,部分流域的水质改善不稳定,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有待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的系统性防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总投资达亿元的〔...〕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虽然在推进,但全市水环境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仍需加强。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任何的松劲懈怠和麻痹大意,都可能导致前期成果付诸东流。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坚决打赢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聚焦重点与难点,在精准施策中夺取污染防治的全面胜利

做好下半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生态环保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拿出更硬核、更精准、更有效的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第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这是当前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从源头抓起,系统施策,确保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一要坚决控住移动源。这是降低中心城区污染物浓度的关键一招。要加快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大力推动车辆新能源化进程。根据《〔...〕市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广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新增和更换的新能源公交车、客运车要力争达到100辆,新能源出租车力争达到400辆。交通运输部门要牵头拿出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目标如期完成。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和奖励,激发市场活力,力争到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万辆。此外,要积极抢抓"〔...〕氢走廊"建设机遇,加大氢燃料电池重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等示范应用力度,加快布局加氢综合能源站,为我市在氢能产业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二要坚决管住工业源。这是实现稳定达标的治本之策。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牵头,对标先进地区,持续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绿色节能降碳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要用好用足各类专项资金,创新实施"以减定补"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对于环保设施工艺落后、减排效率低的企业,要建立清单,一企一策,明确治理时限。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形成强大震慑。

三要坚决治住扬尘源。这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直观体现。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要压实责任,全面推行城市扬尘精细化治理。所有建筑工地必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积极推广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要加大对城市道路、特别是重点路段的机械化清扫、冲洗、洒水频次,有效降低道路扬尘。要强化对渣土运输车辆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抛洒滴漏"行为。

四要坚决防住生活源。要深入开展精准焚烧管控,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网格员地面核查等手段,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控体系,严防秸秆、垃圾、落叶等无序焚烧造成空气污染。

第二,以"机遇意识"的敏锐,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攻坚赋能行动。全省首批蓝天保卫战攻坚赋能行动,对我市而言,既是压力,更是重大机遇。所谓"赋能",就是要通过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破解我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瓶颈制约,更重要的是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腾出宝贵的环境容量空间。对此,决不能等闲视之。

目前,从调研情况看,我们在具体项目谋划和储备上还存在不足。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组织最强的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向上对接,吃透政策精神,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大气治理短板,精心策划、包装、申报一批技术领先、效益显著、带动性强的赋能项目。这些项目可以聚焦在工业窑炉深度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等关键领域,也可以探索能源清洁化、循环经济等前沿路径。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治理实效和发展动能,确保我市在这一轮区域竞争中不掉队、占先机。

第三,以"系统观念"的思维,统筹推进水、土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市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对照目标,倒排工期,全力推进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收得进来、处理得好、排得出去"。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系统管控,市农业农村局要牵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引导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从源头上减少氮磷流失。要有序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坚持"一河一策",巩固提升现有治理成果,确保河湖水质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持续抓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严防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修复就开发利用。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落实好土壤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三、强化责任与担当,在狠抓落实中构建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下达,关键在于"谁来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的问题。

一要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到底。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定期调度、分析研判、通报情况。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联防联控。生态环境部门要履行好统一监督管理职责,敢于较真碰硬;发改、经信、住建、交通、水务、农业、城管等部门,要把生态环保要求融入到各自领域的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要坚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必须引导和督促企业算好"经济账"和"长远账"。要通过严格执法和正向激励,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主动升级改造环保设施,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于长期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要依法依规采取限产、停产等措施,决不姑息迁就。

三要用好考核问责"指挥棒"。考核是推动落实的有效手段。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改善率、优良天数、重点项目进展等关键指标纳入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要公开,并与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挂钩。要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彻底的,要严肃约谈、挂牌督办、追责问责。只有让制度"长出牙齿",让责任"落地生根",才能真正倒逼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不容有失的硬仗。这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责任担当的重大考验。希望大家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不断巩固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提供坚实的绿色支撑!

谢谢大家。

47 5114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