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街道社区治理能力提升需加强协同机制,注重居民参与,完善服务体系,推动资源共享,实现共治共建。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街道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街道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同探讨和分享关于社区治理工作的一些思考。作为一名身处基层一线的社区治理专干,我的工作日常就是与柴米油盐打交道,与家长里短共悲欢。与其说是"治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用心的"服务"与真诚的"沟通"。今天,我想结合近期的一些实践和感悟,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互鉴,共同进步。
一、 治心为上服务为本
社区工作的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居民,处理纷繁复杂的诉求,最初我也曾感到困惑,试图寻找一种"一招鲜"的管理模式。但实践告诉我,社区治理没有标准化的流水线,只有定制化的暖心服务。前几日读到1篇〔...〕社区同仁的文章,其中提到要倾听居民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感受,这让我感触颇深。这种"倾听"绝非简单地记录问题,而是要真正走进居民的内心世界。
我体会到,每一次入户走访,每一次接待来访,都是一次建立信任的契机。有时居民的抱怨,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关怀的渴望;看似无理的诉求,其深层或许是对安全感或归属感的追求。因此,工作中我时常提醒自己,要从"办事员"向"贴心人"转变。不仅要解决"事",更要理解"情"。当看到小区里几位因广场舞音量问题争执不下的阿姨,在我多次上门,从各自的健康、作息和社区和谐等角度分别沟通,最终促成她们握手言和,并共同商定了"静音时段"时,我深刻领悟到,治理的最高境界是"治心"。当人心顺了,社区的各项工作也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 协同共生构建治理新生态
过去,社区工作有时会陷入单打独斗的境地。但新时代的社区治理,早已不是居委会的"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多元主体参与的"交响乐"。正如相关文章所强调的,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我的理解是,这种合作已超越了传统的部门联动,正在向一个"治理共同体"的生态系统演进。
这个生态系统里,不仅有街道、社区这样的"主干",还有业委会、物业公司这样的"支干",更有无数热心的居民骨干、志愿者、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他们如同"绿叶",共同为社区这棵大树输送养分。要让这个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关键在于从"协同办事"走向"协同共治"。这意味着要搭建有效的议事平台,让各方都有发声的机会;要建立透明的资源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更要培育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文化,让"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例如,在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工作中,起初阻力重重。但通过组织居民议事会,邀请规划、法律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参与,让高低楼层的居民坐在一起充分表达、坦诚协商,最终找到了大部分人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让我看到,当治理的力量不再局限于管理者,而是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时,许多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三、 拥抱变革于方法上寻突破
面对社区治理中的新情况、新挑战,沿用老办法、旧思维往往会事倍功半。在最近的学习中,我注意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治理效能的提法,并认为这是我们必须抓住的趋势。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句口号,它可以具化为许多提升工作效率和居民体验的实际应用。比如,创建一个集信息发布、意见收集、服务预约、邻里互动于一体的社区小程序。居民可以"指尖上"报修、缴费、参与活动,我们则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社区的"高频需求"和"潜在风险",从而实现服务的精准投放和问题的超前预警。此外,创新也可以体现在工作模式上。为了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可以探索建立"社区贡献积分"制度,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等方式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或社区服务。这种正向激励,能有效将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社区治理充满内生动力。
四、 正视困境于坚韧中求智慧
当然,社区治理之路并非坦途,时常伴随着困难与挑战。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公共资源的供给不足、部分居民的冷漠和不理解,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中必须直面的现实。有时,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可能也换不来所有人的满意,委屈和挫败感在所难免。
然而,正是这些困境,磨砺了我的意志,也催我生发了更多的工作智慧。我学会了在处理矛盾时更加冷静和耐心,尝试用"共情"去化解对立;我学会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链接"社会力量,撬动更多资源为社区所用;我更学会了调整心态,把居民的每一次批评都看作是改进工作的宝贵契机。我坚信,社区工作者的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锦上添花,更在于逆境中雪中送炭,在于面对困难时那份不言放弃的坚韧与担当。这份工作赋予我的,不仅是职业技能的成长,更是个人品格的修行。
总而言之,社区治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它连接着党和政府的"最后一公里",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我深知自己所学所能,距工作的要求和居民的期待还有差距。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着一颗谦卑之心、赤诚之心,扎根社区,服务居民,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用情,努力探索出一条通往社区和谐与居民幸福的善治之路。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