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干部在全县作风建设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干部树立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推动工作落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共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委组织部干部在全县作风建设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县委组织部干部在全县作风建设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成败,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对于我们县的发展而言,良好的作风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县组织部的一名干部,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思考,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作风建设的举措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良好的作风能够让我们干部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只有以良好的作风对待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筑牢党的执政基础。比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无数驻村干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群众并肩作战,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衷心拥护。相反,如果干部作风漂浮,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

就会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

(二)作风建设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事业发展,关键在落实。而良好的作风是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一个作风严谨、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以我们县的重点项目建设为例,那些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的项目,往往都有一个作风过硬的工作团队,他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一线,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相反,如果干部作风拖拉、推诿扯皮,就会导致工作延误,影响全县发展大局。

(三)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良好的作风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如果干部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就能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反之,如果作风不正,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就会破坏政治生态,影响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对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部分干部在工作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留痕、轻实效的现象。比如,在文件制定和会议安排上,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缺乏对实际工作的深入研究和有效指导;在检查考核中,过于注重材料、台账等形式,而对工作实际效果关注不够,导致基层干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应付检查、整理材料上,无法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实。在一些项目推进过程中,个别干部只注重表面的开工仪式、宣传报道,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解决不力,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烂尾现象。

(二)担当作为意识不足。有的干部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往上交,习惯于当“二传手”“甩手掌柜”,对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在面对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时,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不敢担当、不愿担当。比如,在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时,部分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担心得罪人、担责任,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政府形象和群众利益。还有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对新形势、新任务缺乏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服务群众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等问题,缺乏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不能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一些干部对政策法规理解不深不透,在向群众宣传解释政策时,不能准确传达政策精神,导致群众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多样化,一些干部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群众关切,影响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果。

(四)纪律意识不够强。个别干部纪律松弛,存在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现象,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在廉洁自律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接受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宴请等,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干部自身的形象,也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举措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干部的作风意识一是强化理论学习,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增强改进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例如,定期举办干部作风

建设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系统讲解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推送作风建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方便干部随时随地学习。二是开展警示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让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定期收集整理本地和外地的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编印成警示教育读本,发放给干部学习;组织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干部受到直观的警示教育。三是树立先进典型,注重发现和宣传在作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对标先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开展“作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服务窗口”等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干部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风采,让广大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干部的行为准则一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先评优、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激励干部积极改进作风。例如,在干部年度考核中,设置专门的作风

建设考核指标,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服务群众等方面,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的作风表现;对作风考核优秀的干部,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作风考核不合格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岗位调整等处理。二是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干部作风的日常监督检查,整合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利用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等渠道,拓宽监督视野,及时发现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作风问题,要严肃问责,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建立健全干部作风监督举报平台,方便群众举报干部作风问题;定期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干部作风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查实的作风问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三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正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对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以及在改革创新中大胆探索、无意过失的行为,予以容错纠错,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定容错纠错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容错纠错的情形、程序和认定标准;对符合容错纠错条件的干部,及时予以容错,并帮助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鼓励其放下包袱、继续前进;同时,对恶意诬告陷害干部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为干部

澄清正名。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干部的服务能力一是注重基层锻炼,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吃劲岗位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通过基层锻炼,使干部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增强与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例如,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副乡镇长,参与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干部到农村开展驻村帮扶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开展岗位练兵,结合干部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通过岗位练兵,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营造比业务、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举办干部业务能力培训班,邀请业务骨干和专家进行授课,系统讲解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组织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如公文写作比赛、演讲比赛、业务知识竞赛等,

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三是鼓励创新实践,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支持干部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对干部提出的创新思路和方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设立干部创新奖励基金,对在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果的干部给予物质奖励;建立创新实践容错机制,对在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的干部,

只要符合容错纠错条件,不予问责或从轻问责,鼓励干部积极创新、敢于突破。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把作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推动落实,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作风建设。定期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研究分析作风建设形势,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作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和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作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协同配合,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纪检、监察部门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严肃查处作风问题;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他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作风建设。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协同配合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定期召开作风建设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常抓不懈,作风建设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久久为功,一个节点一个

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不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和完善下去;定期开展作风建设“回头看”,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跟踪复查,防止反弹回潮;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干部作风不断好转,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我们县的长远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县组织部的干部,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加强作风建设,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动全县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谢谢大家!

47 4918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