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2025年 “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未来城市将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交通便利,生活品质提升,科技与人文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2025年”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2025年 "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市2025年度"〔...〕振兴·〔...〕同行"暨"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市近年来的慈善工作,分析当前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今年的慈善募捐和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慈善力量,汇聚爱心暖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注入更加磅礴的慈善动能。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市慈善事业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同志对我市今年的慈善募捐活动作了全面说明,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县和市教育局的负责同志作了典型发言,分享了宝贵经验,听后很受启发。会议还印发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去年慈善募捐表扬通报等一系列文件,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坚实的依据。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我市慈善事业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硕果累累

慈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强大牵引,大力弘扬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推动我市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慈善事业的社会贡献度持续提升。我们始终将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全年线上线下募集款物合计达到2130万元,这些善款善物全部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民生领域。我们精心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慈善项目,例如,我们重点打造的"慈善助老健康港湾"项目,聚焦社区失能、半失能及高龄老人的现实需求,为他们提供助医、助浴、助餐、助娱等一体化生活照护服务,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又如,"关爱孤残儿童·助力健康成长"项目,为困境中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健康成长。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有超过万人次的困难群众直接受益于各类慈善救助项目,慈善事业在助力建设幸福之城、温暖之城的进程中,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二是慈善力量的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氛围在〔...〕大地日益浓厚。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全社会树立了良好榜样。广大企业家和民营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将企业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外的〔...〕商会等组织,心系桑梓、回报家乡,积极为"慈善助老健康港湾"等项目募集善款,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无数普通市民、社区居民、青年学生也通过"慈善一日捐"、网络众筹等多种渠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用点滴爱心汇聚成磅礴的慈善洪流,生动诠释了"人人皆可慈善"的现代公益理念。

三是慈善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稳步提高。我们深知,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为此,我们坚持依法治善,不断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引导与监管。市慈善总会等枢纽型慈善组织在内部治理、项目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觉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定期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落在实效处。我们探索"互联网+慈善"的新路径,优化线上捐赠流程,让捐赠更便捷、更透明。同时,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表彰激励机制,对在慈善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热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我们推动慈善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市慈善事业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慈善资源的动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的参与深度和广度仍有拓展空间;慈善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能力需要进一步专业化,从"输血"到"造血"的模式创新有待深化;慈善文化的宣传普及还不够深入人心,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和慈善氛围需要持续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立足当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慈善事业在新征程上的时代意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慈善事业的重大意义。

第一,发展慈善事业是促进共同富裕、完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同发力。慈善事业作为三次分配的主渠道,通过汇聚社会爱心资源,对社会财富进行补充性调节,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帮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通过社会成员自愿的道德驱动,切好分好"蛋糕",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共同富裕的道路走得更稳、更实。

第二,发展慈善事业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要求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慈善事业正是"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动体现。它能够有效动员和整合政府、市场之外的社会资源,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精准响应社会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发展慈善事业,我们可以更好地孵化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将大量的社会事务交由更专业、更灵活的社会力量去承办,从而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格局,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整体效能。

第三,发展慈善事业是涵养城市精神、擦亮城市文明底色的重要标识。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高楼大厦、经济实力,更在于其精神品格和人文温度。慈善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慈善活动,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能够引导人们在参与中升华思想境界,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它所传递的友爱、互助、奉献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滋养市民的道德情操,培育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更显温情、更加温暖人心。

三、展望未来,我们要奋力谱写〔...〕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做好新形势下的慈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以此次动员大会为契机,全面落实今天会议下发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努力开创我市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这里,我再强调四点。

一要始终坚持"慈善惠民",在提升救助实效上实现新突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开展慈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必须把"惠民"二字贯穿于慈善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方面,要持续扩大慈善救助的覆盖面。要紧盯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同时也要关注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陷入临时性、突发性困境的家庭,确保应助尽助、不留死角。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慈善救助的精准度。要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慈善项目开发机制,从过去简单的"给钱给物",向提供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等赋能型、发展型救助转变。要加强对项目的全周期管理,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和反馈机制。我们不仅要清楚地知道投入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更要深入地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好不好、受益群众的满意度高不高。要通过扎实的跟踪问效,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要始终坚持"广聚善源",在创新募捐方式上展现新作为。善款善物是慈善事业的源头活水。我们必须多措并举,不断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做大慈善事业的"蓄水池"。首先,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继续发挥表率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参与"慈善一日捐"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感召和带动全社会。其次,要激活"市场主体"的慈善潜能。要积极引导广大企业家,特别是本土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热心公益、回报社会。我们要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参与慈善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等全方位支持。同时,要积极探索新型捐赠方式,正如我市《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所鼓励的,要积极探索和引导捐赠知识产权收益、技术、股权、有价证券等新型非货币财产,为高净值人群和创新型企业开辟奉献爱心的新通道。最后,要激发"社会大众"的参与热情。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模式。要进一步优化线上募捐平台,确保操作流程便捷、安全、透明。要充分利用微信、支付宝、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微公益、微慈善项目,构建"人人可公益、时时可参与、处处可链接"的全民慈善新生态。

三要始终坚持"弘扬善举",在营造浓厚氛围上取得新成效。浓厚的慈善氛围是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土壤。我们要统筹各类宣传资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慈善文化传播体系。要善于运用融媒体宣传矩阵,综合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站、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载体,深入宣传慈善领域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要善于讲好〔...〕的慈善故事,深入挖掘和宣传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爱心企业和优秀慈善项目,用真实感人的事迹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让慈善精神深入人心。要进一步完善慈善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并对为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法人和个人,定期予以高规格的表彰和大力度的宣传,让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受尊敬,在全社会营造"行善光荣、行善高尚"的价值导向,让行善者有誉、让德行者有光。

四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善",在规范运行管理上迈出新步伐。规范是发展的保障,透明是慈善的生命。我们必须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慈善工作始终,不断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一方面,要强化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各级慈善组织要不断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内部运行机制。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最严格的善款善物管理使用制度,确保账目清晰、流程规范。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政策、善策划、会管理的专业慈善工作者。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信息公开透明。这是赢得社会信任的基石。全市所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项目运行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特别是线上募捐平台,要主动对标民政部出台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在功能开发、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方面全面看齐,确保平台安全可靠。要主动接受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公众的疑问和关切要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只有让慈善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笔善款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让每一个项目的进展成效都明明白白,才能持续赢得社会的广泛信任和支持。

同志们,朋友们,慈善事业是一项播撒爱心、造福社会、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汇成海。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心同德、携手并肩,积极投身到今年的慈善募捐活动中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播种希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慈善募捐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47 511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