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强调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市民素养,推动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往立足当下深刻把握文明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就与现实要求
自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城市面貌、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养都取得了显著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们站在新起点上深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城市品质在持续建设中实现系统性跃升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近三年来,累计完成超过200公里市政道路的升级改造,打通了多条"断头路",城市交通微循环更加顺畅。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健全,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标准化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和街心公园,有效补齐了民生短板,群众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通过实施严格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稳步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变化,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治理能力在数字赋能中得到革命性重塑
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我们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智慧治理赋能文明城市建设。目前,以"〔...〕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城市大脑"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平台整合了全市公安、交通、城管、应急等三十余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了覆盖城市运行主要领域的动态感知网络,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统管"。在城市管理方面,数字化城管系统将城市划分为数千个网格单元,通过视频智能识别和网格员主动上报,问题发现率和处置效率分别提升了50%和35%,有效解决了过去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发现难、处置慢"等问题。在公共服务方面,"一网通办"平台不断优化,98%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也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三)市民素质在价值引领中获得整体性提高
文明的城市,离不开文明的市民。我们始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市民的家国情怀和文明意识普遍增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25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引领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同时,通过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专项行动,市民的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全国文明城市的更高标准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例如,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仍是薄弱环节;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偶有反弹;部分市民的文明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存在"评时抓得紧、平时有所松"的现象。这些问题是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必须攻克的难关,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二、把握精髓锚定航向以更高站位擘画文明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绝不是简单地为了保住一块牌子,而是事关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必须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来认识和把握其深刻内涵与时代要求。
(一)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文明城市,核心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这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检验我们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抓好文明城市建设就是抓落实、就是讲政治,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省委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用文明城市建设的实际成效来印证我们的忠诚与担当。
(二)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文明是城市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优良的营商环境、和谐的社会秩序、美丽的生态景观、厚重的人文底蕴,都是吸引人才、资本和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关键所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通过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居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可以说,文明城市建设是"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固本之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呼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优秀文化的向往日益强烈。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正是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期盼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到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从营造安全放心的社会环境,到构建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文明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上,让建设过程成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更实举措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当前,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从"全面铺开"向"精耕细作"、从"硬件达标"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务求实效。
(一)突出常态长效在精细化管理上实现新提升
文明城市建设重在日常、贵在坚持。必须摒弃"一阵风""运动式"的思维,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一是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依托现有的数字化城管系统,进一步优化网格划分,明确网格员职责,健全"巡查-上报-派遣-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栋楼宇、每一条街巷,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二是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整治。持续开展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疾"的治理力度。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同时也要注重疏堵结合,通过设置临时疏导点、增加公共停车位等方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三是提升公共设施管护水平。对城市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公共厕所等市政设施,要建立常态化、专业化的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施功能完好、运行正常。特别是要加强对共享单车、公共座椅、健身器材等便民设施的管理,营造整洁、有序、安全的公共空间。
(二)突出项目牵引在城乡品质内涵上谋求新突破
高品质的项目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文明内涵的重要支撑。必须抢抓"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的战略机遇,精准谋划和实施一批具有牵引性、示范性的重大项目。一是系统谋划"十五五"文明城市建设项目库。各相关部门要立足长远,围绕城市更新、文化传承、生态修复、智慧城市等领域,策划生成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点项目。例如,可以规划建设"〔...〕市文化科技中心",将其打造为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上一篇:学生会干部会议讲话稿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