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25年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各部门协同合作,推动资源整合与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县2025年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全县2025年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分析当前我县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奋力开创我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刚才,县文旅局、发改局、交通局以及部分乡镇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总结了成绩,也分析了问题,更提出了务实的举措,听了之后很受启发。总的来看,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显著。以2024年为例,全县接待游客量达到1689.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3.99亿元这两项数据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充分证明了我县旅游产业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与周边先进地区的竞争态势相比,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比如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品牌影响力亟待加强等。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吹响新一轮旅游产业发展的“集结号”,发起新一轮攻坚克难的“总动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精准把握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旅游产业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发展,首先必须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高度。

第一,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县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本钱和最强的底气。发展旅游业,本质上就是探索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最严格的标准保护好每一寸绿地、每一汪清水、每一片蓝天,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县旅游最靓丽的名片和最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国家战略导向的主动作为。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推动文旅场景融合、消费业态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同时,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这些政策信号清晰地表明,旅游业已从单一的经济产业上升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事业。我们必须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抢抓政策机遇,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我县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第三,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满足市场消费升级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传统的观光式、走马观花式旅游正在被沉浸式、个性化、高品质的体验式旅游所取代。游客不再仅仅满足于看风景,更追求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体验。康养度假、乡村旅居、文化研学、户外运动等新业态方兴未艾。这种消费需求的升级,对我县的旅游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洞察这一趋势,从供给侧发力,摒弃过去那种“有什么就卖什么”的粗放模式,转向“市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精准供给模式,用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去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二、聚焦关键环节,系统擘画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和扎实的举措。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集中发力,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以文化为魂,在深度融合上做足文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旅游的文化,就缺乏传播力。必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文化为旅游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我县历史底蕴深厚,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民俗风情和*历史遗迹等宝贵资源。县文旅、史志等部门要牵头组织力量,对全县的文化资源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和价值阐释,形成权威的文化资源谱系,为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素材。二要创新文化表现形式。要坚决摒弃简单地在景区旁建个博物馆、在墙上刷点标语的浅层此做法。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开发一批如大型实景演艺、沉浸式夜游、数字文化体验馆等游客可参与、可体验、可感悟的文化旅游产品。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景区、走进酒店、走进商业街区,让游客在旅途中随时随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三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要集中力量打造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IP,通过故事化、IP化的运作,提升我县旅游的辨识度和吸引力。力争到2027年,成功创建至少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

(二)以绿色为底,在生态赋能上实现突破。优良的生态是我县发展的最大优势,必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一要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决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二要绿色发展模式。要积极引导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企业采用节能、节水、降噪、减排的设备和技术。大力使用环保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要以今年6月新发布的《绿色低碳文旅活动评价技术指南》为标准,引导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三要发展生态旅游产品。要依托我县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禀赋,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山地运动、自然教育、生态科普等旅游业态。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中获得身心健康,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底,全县所有4A级及以上景区全部达到绿色旅游景区标准。

(三)以业态为王,在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产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没有过硬的产品,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体系。一要推动现有景区提档升级。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对现有的核心景区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游览线路,丰富体验项目,提升管理水平,切实增强核心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二要培育壮大新兴业态。要紧盯市场前沿,重点发展“旅游+”和“+旅游”新模式。大力发展以避暑旅居、康体养老为核心的康养旅游;大力发展以精品民宿、田园综合体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以低空飞行、户外探险为特色的体育旅游;大力发展以会展节庆、商务洽谈为内容的会展旅游。三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要打破行政区划和景点壁垒,整合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的优质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覆盖不同主题、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精品旅游线路,如“*红色文化探寻之旅”“*生态康养度假之旅”“*乡村风情体验之旅”等,并加强宣传,形成市场合力。

(四)以智慧为擎,在服务提升上追求卓越。智慧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优质服务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必须双管齐下,实现旅游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一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要整合全县旅游数据资源,加快建设集信息发布、咨询导览、预订交易、处理、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推动主要景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普及电子地图、智能导览、在线预订、无感支付等智慧服务。加快景区、酒店、文化场馆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二要推行精细化服务标准。服务决定口碑,细节决定成败。要建立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并推动标准落地。要特别注重提升窗口单位、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通过常态化的培训和竞赛,在全行业营造“人人都是服务员,处处都是风景线”的良好氛围。三要构建高效能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畅通游客渠道,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旅游市场秩序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维护我县旅游市场的良好声誉。

三、强化组织保障,凝聚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宏伟的蓝图需要坚强的保障才能变为现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要强化领导,压实责任。要建立健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将今天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乡镇、具体责任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将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年度重点督查事项,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

第二,要强化投入,破解瓶颈。旅游产业是综合性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县财政要逐年加大对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用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贷款贴息、品牌宣传营销等方面。另一方面,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大型文旅企业集团参与我县的旅游开发和运营。要精心策划包装一批优质旅游项目,主动走出去招商,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取得新突破。

第三,要强化人才,建强队伍。产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实施“文旅人才引育计划”,既要面向全国柔性引进一批懂经营、善管理、会营销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也要立足本地,加强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特别要加强文旅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广大干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整合宣传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宣传营销体系。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都要有我们的声音,在重要客源地市场要有我们的形象。要精心策划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和宣传事件,持续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和谐”的旅游新风尚。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代言人,人人都是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共同营造热情好客、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来到*的游客都能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同志们,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47 5170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