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2025年冬季至2026年春季清冰雪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加强清冰雪工作,确保交通安全,提升城市形象,保障民生需求,落实责任,精细化管理,形成合力,确保顺利实施。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区2025年冬季至2026年春季清冰雪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区2025年冬季至2026年春季清冰雪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2025年冬季至2026年春季清冰雪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安排部署新一年度的清冰雪工作。这既是一次战前动员会,也是一次责任落实会。刚才,〔*〕同志宣读了本年度的工作方案,内容很具体,要求很明确,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清冰雪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清冰雪工作,看似一项季节性的常规市政管理任务,实则关系到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感",更关系到区域发展的"软环境"。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做好这项工作,其意义和内涵已经远超以往,必须从更高层面、更深维度来认识和把握。

首先,这是践行"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试金石。一场大雪,就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干部宗旨意识和担当作为的直接检验。道路是否通畅,直接影响着市民的通勤、就医、上学;环境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老人、儿童等群体的出行安危。群众的关切点,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清冰雪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政府服务民生最直观、最现实的体现。能不能做到"雪停路净",让群众走上放心路、安全路,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根本标尺。

其次,这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硬任务。我区正处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冬季冰雪天气对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企业生产经营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一条主干道的拥堵,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的交通瘫痪;一次不及时的清雪,可能引发多起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高效的清冰雪工作是保障城市经济血脉畅通、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的刚性需求,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再者,这是应对极端气候挑战、提升城市韧性的必然要求。根据气象部门的综合研判,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计今年冬季我区可能面临降雪总量偏多、极端暴雪天气频发的复杂局面。初步预测,2025年至2026年冬春季的总降雪量可能达到80-100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增长约15%,且短时强降雪的概率显著增加。这预示着今年的清冰雪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摒弃旧有的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预案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部署得更严密一些,切实增强城市在极端天气下的"免疫力"和"恢复力"。

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清冰雪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二、聚焦核心目标,以系统化思维谋划部署清冰雪各项任务

做好新年度的清冰雪工作,不能满足于"扫干净、运走"的传统模式,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实现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要紧紧围绕《〔*〕区2025年冬至2026年春清冰雪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牢牢锁定"四保"工作总目标。方案中提出的"保民生、保交通、保安全、保环境",是清冰雪工作的总纲,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四个核心展开。

"保民生"是首要之责。要优先保障通往医院、学校、大型社区、农贸市场等民生关键节点的道路,确保生命通道、求学之路、生活物资运输线绝对畅通。社区和街巷的清冰雪工作要同步跟进,彻底清除"最后一公里"的障碍。

"保交通"是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的原则。城市主干道、快速路、桥梁、坡路、公交线路是清冰雪的"主战场",要集中最优势的机械和人员力量,确保在降雪过程中始终保持通行能力,雪停后第一时间恢复道路原貌。

"保安全"是底线要求。清冰雪作业的全过程都要贯穿安全理念。既要防止因路滑导致的交通事故和市民摔伤,也要确保清雪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自身的安全。对人行道、过街天桥、公交站台等区域的残冰积雪要进行精细化处理,坚决杜绝安全隐患。

"保环境"是新增课题。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清冰雪"理念。严格控制融雪剂的使用,坚决杜绝使用工业盐等劣质、非环保材料。推广"机械为主、融雪为辅"的作业模式,加大对新型破冰、刮雪、扫雪等环保高效设备的投入使用。对于清运的冰雪,要科学规划指定堆放场地,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全面构建"三位一体"作战格局。清冰雪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业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协同作战。

专业队伍要当好"主力军"。区城管局和各街道的专业化、市场化清雪队伍,是清冰雪攻坚战的核心力量。目前,全区已集结专业清冰雪作业人员超过5000人次,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包括多功能除雪车、滚刷车、抛雪机、破冰机等,总计超过900台次,已全部完成检修保养,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这支队伍必须做到指令最灵敏、反应最迅速、作业最专业。

社会单位要担起"分内责"。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督促沿街商户、驻区单位、企业园区主动承担起责任区内的清冰雪任务。要将落实情况纳入日常城市管理和文明单位评比的考核范畴,形成"各扫门前雪,共担社会责"的良好局面。

群众力量要成为"生力军"。要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网格、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志愿者投身到清冰雪工作中来,特别是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专业机械难以覆盖的区域,发挥人力优势,打通清雪"毛细血管"。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三,严格执行"分级响应"作业标准。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作业流程,确保清冰雪工作精准高效。要根据雪情预警,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

小雪:以雪为令,边下边清。重点是保障主干道不积雪、不结冰。作业队伍要进行巡回式、递进式作业,确保路面见本色。

中雪:机械为主,人机结合。在保障主干道的基础上,力量要向次干道、支路延伸。所有清雪设备和人员必须全员上岗,连续作战,确保在雪停后规定时限内完成清理任务。

大雪及暴雪:启动最高级别响应,全员动员,饱和式作业。区清冰雪指挥部要实施提级指挥、统一调度。必要时,可以依法依规动员社会车辆和人员参与抢险。目标是"雪不停、车不停、清不停",全力保障城市基本运行。

同时,要高度重视清运环节。拉运积雪的车辆要规范作业,防止"跑冒滴漏"造成二次污染。卸雪场地要提前规划、科学管理,确保清运工作有序进行。

三、强化执行保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

任务已经明确,目标已经设定,关键在于落实。必须建立一套权责清晰、运转高效、奖惩分明的保障体系,确保各项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第一,指挥调度体系要高效协同。全区清冰雪工作指挥部要发挥好"大脑中枢"作用,加强与气象、交通、应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做到"三个提前":提前分析研判雪情,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前部署作业力量,将人员、设备预置到关键点位;提前发布动员指令,确保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各街道、各部门要坚决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做到令行禁止,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合力。

第二,资源要素保障要坚实有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必须确保人员、物资、资金"三个到位"。

人员设备要准备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再次对人员备勤情况、机械设备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随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要提前与社会化服务单位签订合同,锁定足量的备用人员和运输车辆。

物资储备要保障到位。环保型融雪剂、防滑料、清雪工具等物资要储备充足,并合理布局储备点,方便随时取用。

资金支持要落实到位。区财政已统筹安排专项保障资金1500万元,并建立了与降雪量和工作量挂钩的应急追加机制。这笔资金将重点用于人员劳务补助、设备租赁与维护、环保型融雪材料采购以及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的绩效奖励。各单位要规范资金使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第三,监督考核机制要动真碰硬。没有严格的监督,就没有高效的执行。必须建立"全过程"的督导检查机制。

要建立区级领导包保街道、街道领导包保社区、职能部门包保片区的三级包联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区清冰雪指挥部要组织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单位的责任落实、作业标准、工作时效等情况进行不间断巡查。

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清冰雪工作"红黑榜"制度,每日通报评比结果。对工作成效显著、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标准不高、推诿扯皮、影响全区工作大局的,要严肃通报批评,并启动问责程序。通过奖优罚劣,真正激发各单位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

同志们,清冰雪工作的战鼓已经擂响,一场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即将到来。这是责任,更是使命。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临战的姿态、必胜的信心、扎实的作风,投入到新一年度的清冰雪战斗中去,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安度寒冬、维护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47 5273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