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协同合作,提升服务效率,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法治建设深入开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明确方向,动员全县上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全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过去一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的工作目标,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一)规范化建设框架基本成型。我们严格按照六有标准(有场所、有机构、有制度、有台账、有系统、有保障),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县级综治中心完成功能区升级改造,整合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职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挂牌运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网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三级联动,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二)多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建立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全县划分基础网格*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名,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创新五老调解”“乡贤理事会等品牌,培育社会组织*家,发展平安志愿者*人,形成群众说事、干部理事、集中议事、民主定事的良性互动。2024年,全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6%,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

(三)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以智慧综治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整合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12345热线等数据资源,构建起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的智能化治理体系。全县视频监控联网率达100%,重点部位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系统全覆盖,通过大数据分析预警风险隐患*起,协助破获刑事案件*起,抓获在逃人员*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依托健康码+网格化机制,精准排查重点人员*万人次,筑牢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部分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存在重挂牌、轻运行现象,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数据共享壁垒尚未完全打破,智能预警、精准研判能力还需加强;三是队伍专业化建设滞后,部分网格员年龄偏大、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治理需求。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攻坚之年。我们要以全省走前列、全国创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实体化运行标杆。一要完善功能布局。县级综治中心要突出指挥部作用,增设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等功能模块,建立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团队常驻机制;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要强化前哨站功能,设置综合受理、联合调解、监控研判等岗位,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村(社区)工作站要聚焦微治理,建立网格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制度,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要健全制度体系。修订《综治中心工作规范》,完善首问负责、分流指派、联动处置、督办考核等全流程制度,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机制,对重点案件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三要强化基础保障。将综治中心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网格员给予绩效奖励;加快推进智慧综治二期工程,年内实现县乡村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二)创新治理模式,构建多元化解体系。一要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整合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资源,在县级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处超市,引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家,建立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递进式解纷机制,力争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二要培育特色治理品牌。深化一镇一品创建,重点打造老张调解室”“船头议事会等基层治理品牌,推广道德银行”“平安积分等激励模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三要强化重点领域治理。针对婚恋家庭、征地拆迁、欠薪讨债等突出矛盾,建立一案一专班机制,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群,落实五包一管控措施,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

(三)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一要建设城市大脑治理中枢。整合公安、民政、应急等*个部门数据资源,构建社会治理数据湖,开发风险预警、态势分析、决策辅助等智能模块,实现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二要推广网格+”应用场景。在网格化管理平台嵌入随手拍”“民声通等功能,群众可通过APP上报问题、查询进度、评价结果;开发智慧安防”“智慧消防等子系统,对重点场所、特殊人群实行24小时动态监管。三要打造指尖上的综治中心。建设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服务平台,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预约调解等云服务;探索“AI+治理模式,利用智能机器人回答常见问题,释放基层治理人力。

三、强化保障、压实责任,确保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组织领导、要素保障和考核督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县委政法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月调度、季点评、年考核机制,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重点案件,每季度开展现场点评会晾晒成绩单,年度综合考评结果与平安建设奖金挂钩。各乡镇(街道)要落实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落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方案制定、抓进度跟踪、抓问题整改。各成员单位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在人员配备上实行“AB制度确保专人专岗,在数据共享上建立负面清单打破信息孤岛,在经费保障上按不低于上年基数10%的比例递增投入。要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督办机制,对连续两个月排名后三位的单位由县委书记约谈主要领导,对季度考评不合格的单位在全县大会上作表态发言,对年度考核末位的单位实行一票否优并追责问责。去年,我县*镇因矛盾纠纷化解率未达标被黄牌警告,通过三个月专项整治实现后进变先进,其经验被《法治日报》专题报道。

(二)建强三支队伍,锻造专业治理铁军。一是打造专业化网格员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发公益岗位、设立平安志愿者专项补贴等方式,确保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网格员,建立老带新”“传帮带培养机制。实施星级评定动态管理,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全面挂钩,去年评选的五星网格员中已有3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二是壮大社会化调解队伍。建立以案定补激励机制,对成功调解重大疑难案件的给予2000-5000元奖励,吸纳12名律师、8名退休法官、5名心理咨询师入驻调解专家库,发展132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担任兼职调解员,打造百人调解团。我县老张调解室年均化解信访积案23件,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三是培育智能化技术队伍。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引进5名大数据、区块链专业人才,组建社会治理智库,开发社会治理风险评估模型,在疫情防控中精准预测重点人员轨迹,相关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三)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共建共治合力。要总结推广枫桥经验”*实践,每季度举办现场推进会,打造*智慧治理示范点(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垃圾分类自动监管)、*三治融合样板区(建立祠堂议事会制度化解征地纠纷),形成可复制经验清单。要创新宣传载体,在两微一端开设网格故事专栏,制作《小网格大作为》系列短视频,联合抖音发起“#平安*我代言挑战赛,播放量突破500万次。开展平安之星”“最美网格员评选,对获奖者给予免费体检、景区年卡等福利,去年当选的最美网格员王某某带动全家参与志愿服务。要将综治中心建设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开发《社会治理现代化实务》课程,组织领导干部到矛盾纠纷调处超市跟班学习,县处级领导累计撰写调研报告47篇,推动建立企业法治体检”“校园安全哨兵12项创新制度,真正形成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

同志们,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谢谢大家!

47 4627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