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局作风建设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意识,落实责任担当,推动工作创新,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局作风建设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局作风建设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系统作风建设总结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2025年以来作风建设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医保部门作为重要民生部门,直接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作风好坏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今年以来,全系统坚持以“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惠民生”为主线,将作风建设与医保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作风面貌持续向好,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效,坚定作风建设“再出发”的信心

今年以来,全系统上下紧扣“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建设目标,以“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重点推进“三大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以“思想铸魂”行动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作风建设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第一议题”学习、专题党课、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等形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全年开展集中学习42次、专题研讨15场,覆盖干部职工2300余人次。特别是围绕“医保为民”宗旨,组织“我为群众解难题”实践活动,梳理群众诉求清单127项,解决异地就医备案不畅、慢特病认定周期长等突出问题89个,推动“学思想”与“转作风”同频共振。

二是以“效能攻坚”行动提升服务质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刀刃向内抓整改。一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医保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网通办”,15项高频业务实现“掌上办”,办理时限平均压缩40%;在基层增设医保服务站              (点)126个,覆盖95%的乡镇(街道),群众“就近办”更便捷。另一方面,严抓窗口作风,开展“最美医保窗口”“服务之星”评选,建立“好差评”动态反馈机制,今年窗口服务满意度达98.6%,较去年提升2.3个百分点。

三是以“正风肃纪”行动筑牢廉洁防线。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紧盯基金监管、招标采购、待遇审批等关键领域,开展“作风问题大排查”专项整治,查摆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3类17项,全部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同时,强化制度约束,修订《医保系统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今年以来开展廉政谈话186人次,通报典型案例5起,全系统未发生重大违纪违法问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生命线”,坚持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就一定能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事业

发展。

二、直面问题,增强作风建设“再深化”的紧迫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作风建设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担当意识”仍需强化。个别干部存在“躺平”心态,对复杂问题“绕道走”,比如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部分县区畏难情绪突出,改革进度滞后;有的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今年12393热线受理的21起投诉中,5起涉及“推诿扯皮”,反映出宗旨意识树得不牢。

二是“专业能力”仍需提升。随着医保政策迭代加快(如DRG/DIP支付改革、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部分干部业务学习跟不上,存在“本领恐慌”。比如,在医保基金智能监控系统应用中,个别工作人员对数据异常分析不深入,导致部分疑点线索未能及时核查,暴露出“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是“长效机制”仍需完善。作风建设“抓一阵紧一阵”的现象尚未完全杜绝,部分单位重问题整改、轻制度巩固,

比如“窗口服务规范”虽已出台,但日常督查频次不足,个别窗口仍存在“态度冷硬”“效率低下”问题;基层医保队伍力量薄弱,部分乡镇(街道)医保专干身兼数职,影响服务质量。

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根源,也有能力素质、制度执行的短板,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下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锚定目标,扛起作风建设“再突破”的责任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系统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重点抓好“四个强化”,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忠诚为民”的思想根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即将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化“医保为民”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论述,引导干部职工从政治高度把握作风建设的意义。要常态化开展“医保初心”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走进基层、走进群众,通过“换位体验”“蹲点调研”等方式,深刻体会群众在医保报销、待遇享受中的难点,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每一项工作。

(二)强化问题整改,锻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针对前期排查出的问题,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一要聚焦“担当不足”,建立“重点任务清单+责任台账”,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金监管等硬任务,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对进度滞后的单位和个人严肃约谈;二要聚焦“能力短板”,实施“业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医保大讲堂”“岗位练兵”“师徒结对”等形式,重点培训政策解读、系统操作、群众工作等技能,年内实现全系统干部轮训全覆盖;三要聚焦“基层薄弱”,推动资源下沉,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上向基层

倾斜,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2名专职医保工作人员,每个村(社区)明确1名医保协管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强化服务创新,擦亮“便捷暖心”的医保品牌。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持续优化服务:一方面,深化“智慧医保”建设,推广“刷脸办”“免申即享”等便民服务,扩大异地就医“跨省通办”覆盖范围,力争年底前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乡镇全覆盖;另一方面,开展“医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社区、企业、医院,面对面宣传政策、收集建议,全年至少开展100场“政策宣讲会”“答疑座谈会”,让医保政策“入脑入心”。

(四)强化纪律监督,扎紧“清正廉洁”的制度笼子。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一要抓早抓小,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要严抓重点领域,紧盯基金使用、招标采购、待遇审批等“高风险区”,完善

“制度+科技+监督”防控体系,推广医保基金智能监控系统2.0版,实现异常数据“自动预警、精准核查”;三要强化外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和社会公众监督,定期公开医保基金收支、药品采购价格等信息,以“公开透明”倒逼作风转变。

同志们,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时不我待”

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医保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守护群众“病有所医”的幸福底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医保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47 5080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