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县市区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深入调研的重要性,鼓励各级干部积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委书记在县市区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委书记在县(市、区)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到*县进行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深入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刚才又听取了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总的来看,*县的发展思路是清晰的,工作举措是扎实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是昂扬向上的。特别是在*集团的生产车间和新项目工地上,我看到了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火热场面,感受到了大家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令人振奋,备受鼓舞。

这次调研,既是来摸情况、看进度,更是来和大家一起理思路、鼓干劲、谋发展。下面,结合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作个交流。

一、充分肯定成绩,在把握大势中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市委对*县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一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更加稳固。大家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始终把经济建设摆在中心位置,推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攀升。我们看到,全县的经济总量在持续扩大,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320亿元大关,相较于2018年的256亿元,实现了坚实的跨越。工业的“主引擎”作用尤为突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近160亿元,工业增加值接近150亿元,为全县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同志们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成绩来之不易。

二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捷报频传。同志们深刻认识到“项目是发展的第一支撑”,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可以说是有声有色、亮点纷呈。无论是前几年签约引进超百亿、几十亿的大项目,还是今年以来新引进落地的一批优质项目,都为*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特别是今年,一批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项目集中开工,展现了*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这种“大员上阵、全员招商”的拼搏劲头,这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三是产业升级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逐步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早期的轻纺、建材等传统产业,到现在重点谋划和推进的绿色冶金、现代化工、临港经济等,我们欣喜地看到,*的产业发展正在从量的积累向量的突破、质的提升迈进。特别是县委、县政府能够着眼长远,系统谋划,将*集团的转型升级、现代化工园区的建设、临港经济的培育作为三大百亿级产业来主攻,这体现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发展魄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存在。从区域竞争看,我们身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之中,周边地区都在谋求跨越式发展,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我们稍有松懈,就可能陷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被动局面。从自身发展看,*县虽然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产业链条还不够长,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教育、医疗、民生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更为重要的是,省委、市委对*的发展寄予厚望。*作为*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湖面江、承东启西,区位独特,资源丰富,理应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挑大梁、作贡献。市委明确提出,要将*打造成为*都市圈绿色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定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它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是绿色、协调、创新的发展。因此,全县上下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聚焦关键重点,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县产业基础较好,方向明确,关键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学会牵“牛鼻子”,做好“3篇文章”,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

第一,要以更高站位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有很好的基础,下一步要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从“引资”到“引智”“引新”的并重。一要瞄准“产业链”精准发力。要摒弃过去“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式招商模式,围绕主导产业,绘制“产业地图”和“招商地图”,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要紧紧围绕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系统梳理上下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以*集团为龙头,就要思考如何吸引上游的特种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的金属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等企业落户,形成“众星拱月”的产业生态。发展现代化工,就要聚焦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领域,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二要创新“方法论”提升实效。要巩固和发扬“大员招商”的优良传统,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带队、亲自洽谈、亲自推动重大项目。要善于运用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方法,探索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中介招商等新模式。要打好“乡情牌”,充分发挥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商引商”“以情引商”,让*成为企业家们投资兴业的首选地、放心发展的温馨港湾。三要擦亮“软环境”这个金字招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高地。对企业作出的承诺要坚决兑现,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真心实意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要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最闪亮的名片和最核心的竞争力,让客商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第二,要以更大力度做好项目建设“这篇文章”。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要跑出项目转化“加速度”。一个好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从开工到投产,环环相扣,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要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包保责任制,全程跟踪服务。要强化要素保障,在土地、资金、用能、用工等方面,优先向大项目、好项目倾斜。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破解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二要全力建好“三大引擎”。我要特别强调,*县的党政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聚焦到*集团绿色冶金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现代化工园区、临港经济这三个百亿级产业项目上。这不仅是经济项目,更是关乎*未来发展能级的战略性、全局性工程。关于*集团绿色冶金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绝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一个传统的钢铁厂。市委支持*县发展这个项目,看重的是它的“绿色、转型、升级、示范”这八个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大力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一端是研发设计,另一端是品牌营销。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地生产多少吨钢,而是要生产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高端特种钢、优质合金钢,是要通过这个基地,探索出一条传统产业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凤凰涅槃的新路子,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冶金产业集群。关于现代化工园区,核心在“现代”二字。我们坚决不要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化工产能。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规划上,要坚持循环经济理念,推动企业间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废物利用,实现园区内部的“小循环”。建设上,要同步建设最先进的环保设施、最可靠的安全设施、最完善的管廊设施。管理上,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化、一体化的安全环保监管平台。招引的项目,必须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环境友善的优质项目。要把安全和环保作为化工园区不可逾越的红线和生命线,确保万无一失。关于临港经济,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要深刻理解,“临港”不只是“临近港口”,而是要围绕港口发展起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要坚持“以港兴产、以产促城、港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港口码头、集疏运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水、公、铁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体系,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要围绕港口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保税仓储、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积极布局临港先进制造业,形成港口与产业的良性互动。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必须下大功夫、做大文章。

第三,要以更实举措做好产业发展“这篇文章”。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抓产业,既要抓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也要抓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既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要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是*的家底,不能简单地一弃了之,关键在于转型升级。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要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打造一批“单项冠军”和“行业小巨人”。二要推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要将三大百亿级产业作为培育新兴产业的主阵地。在绿色冶金领域,可以衍生出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在现代化工领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方兴未艾。在临港经济区,可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要紧盯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前瞻性地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三要推动产业创新“换脑赋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深化产学研合作,主动对接*市乃至全国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落地转化。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创新创业在*大地蔚然成风。

三、强化责任担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

宏伟的蓝图要靠实干来描绘,发展的重任要靠担当来托举。做好*县的各项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的作风和能力。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对标看齐中把稳“方向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省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自觉把*的工作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在真抓实干中答好“发展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一重大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坚决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取信于民。

三要锤炼过硬真本领,在攻坚克难中当好“主心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一些干部或多或少存在“本领恐慌”。全县干部队伍要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努力成为懂经济、善管理、会干事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现代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能力。党政主要领导要学会弹钢琴,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要亲自抓、带头干,把三大百亿级产业项目牢牢抓在手上,以“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带动“绝大多数”奋勇争先。

四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守住底线中筑牢“防火墙”。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任务。越是加快发展,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化工、冶金、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扎实做好社会稳定、防汛抗旱、食品药品安全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同志们,*县正处在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的发展,做大家坚强的后盾。希望*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集中精力抓项目、强产业、促发展,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加快打造*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47 5185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