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赴某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强调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建,促进社会和谐,确保政策落实。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委书记在赴某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委书记在赴某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利用一天时间,到〔...〕县的几个村镇和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镇〔...〕村、〔...〕镇〔...〕村和〔...〕镇〔...〕村,深入了解了我们农村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情况,实地查看了〔...〕山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也考察了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发展现状。总的来看,〔...〕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特别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成效明显,我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谈了情况、讲了思路、提了建议。下面,结合今天的调研和我的一些思考,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作个交流。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心骨"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过程、各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抓好农村党的建设,就是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第一,要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了解到,〔...〕县近年来在党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扎实开展"三分类三提升"和"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创建了一批"五强五好"乡村振兴示范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要聚焦薄弱环节,持续用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根据有关资料,全县近年来已整顿提升了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这个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建立常态化排查整顿机制,发现一个、整顿一个、巩固一个,切实把每个村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县"四支队伍"共有1362人,其中第一书记159人,驻村工作队345人,村"两委"干部858人,这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要继续深化"领头雁"培育工程,不仅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更要下大力气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有的乡镇提出为每个村储备2名后备力量,这个思路很好,要制度化、规范化,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为村级组织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第三,要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村党组织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效组织和带领群众,用好"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机制,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要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高干部群众的法治素养,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同时,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教化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二、做强做优特色富民产业,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农村繁荣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县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有基础、有亮点,必须立足资源禀赋,遵循市场规律,持续在"特"和"优"上做文章。
第一,要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我看到〔...〕县的几个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比如"〔...〕烤肉",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门店总数达到186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年产值突破3亿元这是从小产业做成大品牌的成功范例。再比如苹果产业,作为〔...〕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功勋果"。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从"输血"模式真正转向可持续的"造血"模式。我了解到,国家〔...〕集团投资的果业深加工项目正在推进,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亿元,能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此外,肉鸡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直接和间接带动了近万人的就业增收;红薯产业也形成了规模,预计产值超过6000万元。这些产业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各自的生态。下一步,要强化规划引领,推动这些优势产业从"星星点点"向"串珠成链"、从"单兵突进"向"集群发展"转变,形成更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第二,要创新模式,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我在调研中反复强调,要注重发挥民营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探索支部联建、村企联合的发展模式。〔...〕县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有益探索。比如紫砂工艺项目,创新了"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东部地区技术优势与本地劳动力优势的有效结合。还有"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肉鸡、红薯等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起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引导企业和合作社通过订单收购、股份合作、利润返还、吸纳就业等多种方式,把小农户有效融入现代化大生产中,让农民不仅能在产业链中务工挣薪金,还能分享到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增值收益。金融工具的创新也至关重要,一些金融机构在〔...〕县探索的"保险+期货"模式为农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提供了新路径,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第三,要优化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在〔...〕镇〔...〕村了解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于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非常关键。要积极稳妥地推广农业托管、半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发挥好村党支部的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村党组织最了解群众需求,也最有公信力,由村里牵头,可以更好地平衡服务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降本增效,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同时,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门和各乡镇要抓住有利降水间歇,组织力量抢收成熟秋粮,指导果农加快苹果摘袋和着色管理,务必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确保苹果丰产丰收,把一年的辛苦劳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三、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全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各项安全工作,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要以最高标准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今天我专程去看了〔...〕山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安全问题,特别是群众的生命安全问题,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我反复强调,要高度警惕地质灾害的滞后性,强降雨过后往往是风险高发期。决不能因为雨停了就放松警惕。必须持续加密隐患排查整治,不仅要排查已知的隐患点,更要举一反三,对全县范围内的类似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要进一步夯实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的属地责任,完善并严格执行"人盯人"防抢撤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到人、监测到点。一旦发现险情或达到预警阈值,必须提前、坚决、果断地适度扩围转移风险区群众,做到应转尽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风险没有彻底解除前,要做好群众的安置和服务工作,严防群众擅自返回危险区域,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也要确保重要红色旧址、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在这方面,投入是必须的,有些地区治理类似隐患点的投入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决心和担当,把钱花在刀刃上,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要以务实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在县职业教育中心看到,学校紧贴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劳务品牌,这一点做得很好。特别是围绕"〔...〕烤肉"产业,与相关学院和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定向培养"〔...〕烤肉师"这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子走对了。要继续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要培训烤肉师,还可以根据苹果、肉鸡、旅游等产业需求,开发更多有特色、受欢迎的培训项目。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从而获得更高质量、更稳定的就业岗位,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据历史数据显示,〔...〕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曾实现过%的年增长,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20000元,实现这个目标,高质量的就业是核心动力。
同志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县的干部群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希望大家能把这次调研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县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不断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成效!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