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在全县生态环保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浩渺 分享 时间:

乡镇党委书记强调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呼吁各级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协作,推动绿色发展,确保政策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乡村。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镇党委书记在全县生态环保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乡镇党委书记在全县生态环保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我是*镇党委*。很荣幸能在全县生态环保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起上周三清晨沿着*河巡查时的场景——晨雾未散,河水清可见底,岸边几位老人在凉亭里拉家常:现在这水啊,比我们小时候洗菜淘米的水还干净!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生态环保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群众心坎里的幸福。

近年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被动治主动管转变、从单一抓系统治升级、从政府干大家治深化。今年上半年,我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78天,地表水断面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8.2%,群众生态满意度测评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全县第一。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从四个方面汇报体会。

一、以责任如山的担当,织密生态保护责任网,让关键少数成为主攻手

生态环保是系统工程,必须拧紧责任链条。我们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生态环保纳入镇党委一号工程,建立“1+3+N”责任体系:“1”是成立由我任组长的生态环保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部署;“3”是划分3大生态功能区(沿河生态带、丘陵林果区、农田保护区),实行片长+驻点干部+村支书包保责任制;“N”是将任务细化为21项具体指标,纳入村(社区)年度考核一票否优事项。

记得今年3月,县督查组反馈我镇*村养殖场粪污处理不规范问题后,我第一时间带领分管副镇长、环保办主任赶到现场。当时,养殖户老周蹲在饲料堆旁直叹气:改造设备要花8万多,我这小本生意哪扛得住?我们没有简单下达整改通知,而是连夜召开院坝会,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算生态账”“经济账:粪污处理后能生产有机肥,按市场价每吨能卖800元,一年下来能增收4万多;如果被处罚,光罚款就抵得上半年利润。同时,镇里协调农信社提供5万元贴息贷款,联系环保公司免费安装小型处理设备。老周最终被打动,不仅按时完成整改,还成了村里的环保宣传员,经常劝其他养殖户:别为省小钱,砸了子孙饭碗!

这件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抓生态环保,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更不能一刀切,要带着感情、放下架子,把政策讲透、把道理说清、把实惠送到群众心坎里。目前,全镇37名镇干部、216名村干部全部签订《生态环保承诺书》,设立生态环保红黑榜,每月公示进度,倒逼责任落实。

二、以绣花功夫的细致,绘就绿色转型工笔画,让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生态环保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痛点”“堵点,下足微改造”“精提升的绣花功夫。

一是治更护*河是贯穿我镇的母亲河,但过去沿岸分布着12家小作坊,污水直排导致河水发臭。去年以来,我们开展清河行动,一方面关停取缔:联合环保、水利等部门,对无证经营、污染严重的3家作坊依法拆除;另一方面规范提升:对剩余9家作坊,由镇里统一规划,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管理,企业按用水量缴纳处理费,成本比自行处理降低40%。现在,*河两岸成了村民散步的网红打卡点,上周末还有摄影爱好者来拍河畔晚霞,说要参加县里的生态之美摄影展。

二是治更兴。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我们打破就环保抓环保的思维,把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比如,在*村试点稻渔共生模式:将传统稻田改造成水稻+小龙虾共生池,小龙虾吃掉害虫、松土施肥,水稻吸收小龙虾排泄物,实现一田双收。村支书老吴算了一笔账:每亩稻田产小龙虾200斤,按市场价30/斤,能卖6000元;水稻因品质提升,收购价每斤多0.2元,亩均增收400元,总收益比单纯种水稻翻了3倍。目前,这种模式已推广到8个村,带动320户农户增收,还注册了“*清水米”“稻香虾两个商标,产品供不应求。

三是治更添绿。针对农村脏乱差问题,我们创新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义务保洁可累积积分,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村村民王婶过去总把垃圾随意堆在门口,现在每天早起把垃圾分类装袋,上个月积了120分,换了台电风扇。她逢人就说:现在村里比城里还干净,住着舒坦!今年以来,全镇累计清理存量垃圾320吨,新增绿化面积1200亩,评选最美庭院”156户,群众从要我环保变成我要环保

三、以共建共享的理念,激活生态治理源动力,让政府独角戏变为全民大合唱

生态环保的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我们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办,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人翁

一方面,建强神经末梢。在全镇23个村(社区)成立生态环保议事会,成员包括老党员、乡贤、妇女代表、返乡青年等,每月召开一次院落会,收集群众对生态治理的意见建议。比如,今年4月,*村议事会提出村道两旁路灯太暗,影响夜间散步,镇里立即协调县交通局,在10公里村道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既解决了照明问题,又减少了电能消耗。目前,全镇通过议事会解决生态类问题67件,群众参与率达85%

另一方面,培育生态文化。我们把生态环保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重要内容,开展生态故事会”“环保小卫士评选、变废为宝手工大赛等活动。比如,*小学开设生态课,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参观,用收集的塑料瓶制作花盆,用废旧报纸折垃圾桶;*社区组建环保妈妈团,每天早晚在小区巡查,劝阻乱扔垃圾、焚烧秸秆等行为。现在,村里打牌的人少了,参与环保的人多了;乱倒垃圾的人少了,主动分类的人多了,生态环保成了最鲜活的乡土教材

四、以久久为功的定力,答好绿色发展必答题,让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生态环保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始终保持归零心态,既算当前账,更算长远账,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在字上下功夫,守牢生态红线。制定《*镇生态保护负面清单》,明确禁止新建高污染项目、禁止非法采砂采矿、禁止违规占用耕地等12类行为,对触碰红线的企业和个人零容忍。今年以来,我们拒绝了3家化工企业入驻,关停了2处非法采砂点,复垦耕地15亩,用长牙齿的措施守护绿水青山。

二是在字上求突破,激活绿色动能。 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绿色产业。比如,依托*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徒步步道、露营基地、森林民宿,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60万元;在丘陵地带发展油茶、黄精等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8000亩,预计明年可实现产值1200万元;推广订单农业,与县里的超市、电商平台签订协议,种植有机蔬菜、高山茶叶,让山货金货

三是在字上见真章,厚植生态底色。生态环保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护。我们建立了生态环保档案,记录每年的环境质量、治理项目、群众反馈,作为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开展生态传承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生态治理成果展,让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理念从小扎根;设立生态贡献奖,每年表彰10名在生态环保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让守护者有荣誉、受尊重。

同志们,生态环保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政治工程。*镇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就能画出最大同心圆;只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能汇聚起生态保护的磅礴力量;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就能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坚决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持久战,为全县建设生态大县、美丽*”贡献*力量!

47 4968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