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强化责任落实,严肃纪律检查,推动作风转变,确保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关于《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次关于《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的研讨交流会上发言,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关乎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作风以及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议题。
一、充分认识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违规吃喝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是损害党风政风。违规吃喝行为往往伴随着公权力的不当使用,是对党纪国法的漠视,破坏了党的纪律和规矩,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侵蚀着党的执政根基。二是带坏社会风气。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的引领者,其行为具有示范效应。违规吃喝的不良风气若蔓延开来,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让群众对干部队伍产生负面看法,降低政府公信力。三是浪费公共资源。这些违规吃喝活动大多是利用公款进行,造成了公共财政资金的无谓浪费,本可用于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等重要领域的资金被挪用于不正当的消费,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形势要求必须深入整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于干部队伍的廉洁性要求越来越高。违规吃喝作为一种较为常见且易被忽视的违纪违规行为,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党中央也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对整治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县委、县政府必须紧跟上级步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开展违规吃喝问题的整治工作,切实回应群众关切,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深刻剖析我县在违规吃喝问题上存在的现状及原因
(一)存在的现状。一是隐蔽性增强。部分违规吃喝行为不再是明目张胆地在高档酒店进行,而是转向更为隐蔽的私人会所、农家乐等场所,甚至采取化整为零、分批结账等手段来躲避监管,给整治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二是参与人员范围有所扩大。以往违规吃喝可能主要集中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现在有向基层干部蔓延的趋势,一些普通工作人员也存在侥幸心理,参与到违规吃喝活动中。三是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公款吃喝外,还出现了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以招商引资等名义违规吃喝等新情况,打着各种看似合理的幌子进行违规活动。
(二)原因分析。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对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认为只是吃顿饭、喝点酒,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意识到这背后涉及的纪律红线和政治影响。二是纪律规矩意识淡薄。一些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没有把党纪国法、单位的规章制度真正放在心上,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容易在利益诱惑面前迷失自我。三是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在监管方面,虽然我们有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对一些隐蔽场所监管不力、对基层干部监督不到位、各监管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使得违规吃喝行为有可乘之机。四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现有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的考量不够全面,没有充分体现出对违规吃喝等违纪违规行为的严厉惩处,导致部分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太大影响。
三、《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实施要点
(一)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一是开展专题培训。定期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参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党纪国法的专题培训,特别是要深入解读与违规吃喝相关的规定,让每一位干部都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违规吃喝,以及违规吃喝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二是进行案例警示教育。收集整理全国各地以及我县发生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制作成警示教育片或宣传资料,通过集中观看、发放资料等方式,让干部职工从真实案例中汲取教训,增强自律意识。三是强化日常宣传。利用单位的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内部网站等多种渠道,常态化宣传廉洁自律的相关知识和要求,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使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受到廉洁思想的熏陶。
(二)完善制度建设,堵塞监管漏洞。一是建立健全公务接待制度。明确公务接待的标准、范围、审批流程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杜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对于特殊情况需要超出标准接待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做好相关记录。二是制定针对违规吃喝的专项惩处制度。明确规定一旦发现违规吃喝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加大对违规吃喝行为的惩处力度。三是完善监督检查制度。整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多部门的力量,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全县各单位、各部门的公务活动及干部职工的个人行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监管无死角。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发现违规吃喝行为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同时,要加强对单位财务状况的检查,通过查看账目、票据等方式,排查是否存在违规吃喝的迹象。二是开展专项检查。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针对违规吃喝问题的专项检查活动,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全县范围内的酒店、餐馆、私人会所、农家乐等可能发生违规吃喝的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吃喝行为。三是鼓励群众监督。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多种举报方式,向社会公开,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对违规吃喝行为的监督中来,对于提供有效举报线索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四)严格考核评价,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将违规吃喝等廉洁自律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干部的年度考核、晋升、评先评优等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其是否存在违规吃喝行为以及对其进行处理的情况,对于存在违规吃喝行为的干部,要在考核评价中给予相应的扣分处理,影响其晋升和评先评优的机会。二是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对于曾经发生过违规吃喝行为的干部,要进行跟踪回访,了解其在接受处理后的思想转变情况和行为规范情况,确保其真正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不再发生类似行为。三是持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充分体现对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形成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干部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杜绝违规吃喝行为的发生。
四、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排头兵,在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上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自觉抵制违规吃喝的诱惑,做到言行一致,为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才能带动整个干部队伍形成良好的风气,推动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各部门要协同配合。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县各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公务接待费用的管理,确保费用合规合理;审计部门要对各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排查是否存在违规吃喝的迹象;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他各部门也要根据自身职责,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参与。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是整治工作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要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身思想认识,从自身做起,杜绝违规吃喝行为的发生。同时,要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为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确保整治成果的巩固。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评价等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持续的整治机制,使违规吃喝问题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为我县的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关系到我县的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为我县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谢谢大家!
上一篇:上任演讲稿(最新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