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半年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落实责任,推动绿色发展,确保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半年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半年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半年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省生态环境厅上半年工作汇报会的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清醒认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厅的有力指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砥砺奋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持续提升、生态安全的底线持续巩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亮点纷呈,成绩值得肯定。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持续显现。我们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大气治理方面,我们统筹推进与臭氧协同控制,深化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扎实开展春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继续在全省非沿海城市中保持前列,蓝天白云的"颜值"更高。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我们聚焦重点流域和关键断面,强化溯源排查和精准治理,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稳定保持在%以上,水环境质量指数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亲水体验更好。在土壤安全保障方面,我们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二是服务高质量发展举措精准有效。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上半年,我们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即申即享"的环保"正面清单"制度,有力保障了一批省市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我们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导向,成功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为一批重点环保治理工程的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主动服务企业绿色转型,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为我市实现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的目标贡献了环保力量。
三是生态环境安全防线不断筑牢。我们始终将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作为重中之重。上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汛期环境风险防范、危险废物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排查并化解各类环境风险隐患超过2900个。我们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监测数据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成功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形成了有力震慑。我们稳步推进"绿盾"专项行动,强化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守护了全市的生态安全格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奋斗在生态环保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问题挑战不容忽视,必须保持清醒。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
第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日益凸显。从大气来看,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距离国家二级标准仍有不小差距,以和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夏季臭氧浓度易发高发,冬季重污染天气过程依然存在,治理成效的巩固和提升面临巨大压力。从水环境来看,部分重点考核断面水质仍时常出现超标波动,约五分之一的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存在返黑返臭的风险。城镇生活污水总量持续增长,而部分县区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度滞后,管网雨污混流、清水入管问题突出,导致处理效能大打折扣。从土壤和固废来看,部分涉危险废物企业管理台账不健全、贮存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不当,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建筑垃圾管理相对混乱,部分县区甚至尚未出台防治工作规划,违规倾倒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第二,生态治理体系的系统性短板依然突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仍需加强。我们在督察中发现,个别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公园的保育区内,仍然存在违规建设餐饮等经营性设施的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部分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全市仍有12处矿山未完成治理,其中6处甚至尚未启动相关工作。这反映出我们"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还未完全落到实处,一些部门和地方的责任落实存在"中空"地带,协同治理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第三,环境风险防范化解的根基尚不牢固。当前,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环境风险源头众多、空间分布复杂。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心存侥幸,非法排污、伪造数据等行为屡禁不止,环境安全隐患不容小觑。我们的监管能力,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执法监测能力,与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相比仍有差距,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精准监管、科学监管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应急准备和响应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觉,深刻反思,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全系统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下半年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是"十四五"规划的冲刺期和收官期。我们必须紧盯目标不放松,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以更高标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要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要坚持和臭氧协同控制不动摇,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强化对石化、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的VOCs全过程精细化管控。要鼓励企业采取错时生产、错峰加油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臭氧前体物排放。同时,要持续巩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果,加强对重型柴油货车等移动源的监管,严厉打击尾气治理设施造假行为,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要决战决胜碧水保卫战。要紧盯问题断面和重点县区,实施"一口一策""一河一策"的精准治理。要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工程,确保按期完成。要下大力气解决管网混接错接、破损渗漏等问题,提高污水收集效能。要全面完成今年明确的23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4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166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打通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和风险防范,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万无一失。
三要决战决胜净土保卫战。要依法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严格落实准入管理,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要深化危险废物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力度,分类施策,坚决取缔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二)以更宽视野,系统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跳出环保看环保,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要全力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高效服务和坚实保障。要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引导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要积极推进我市碳普惠体系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二要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决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侵占和破坏。要持续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对各类自然保护地内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整治。要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加强对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监管,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要加快推进〔...〕山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建设,为我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三要高水平谋划"美丽〔...〕"建设。要对照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抓紧构建"美丽〔...〕"建设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考核体系。要以"美丽〔...〕"建设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美丽生态场景。
(三)以更严要求,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
一要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综合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司法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严惩不贷。要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执法合力,特别要严厉打击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等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
二要提升环境监测预警的能力。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和时效性。要加强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环境风险的提前预警和精准溯源。要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拿出准确可靠的数据。
三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的机制。要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要督促企业完善环境应急预案,配齐应急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要加强对重点风险源的监管,确保各项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筑牢环境安全防线。
三、强化引领,锤炼队伍,为打赢生态环保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做好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理论武装上达到新高度。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创新党建载体,深入开展主题党日、岗位建功等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廉政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要苦练内功强本领,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要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注重在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服务发展的能力。要树立鲜明的"干事创业"用人导向,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全面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要担当作为抓落实,在责任体系上形成新闭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健全"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闭环工作机制,将全年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到岗、量化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要强化督查督办,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定期调度、跟踪问效。要严肃追责问责,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批评、约谈通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同志们,收官之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