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省环保督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强调环保督查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落实责任,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质量。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迎接省环保督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迎接省环保督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迎接省环保督查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全力做好省环保督查迎检准备工作,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省环保督查迎检工作的重大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当前,省环保督查即将进驻我市,这是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推动我们补齐短板、提升水平的重大契机。
(一)迎接省环保督查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观、辩证法、民生情”系统擘画生态文明建设,亲自部署“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省环保督查作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延伸补充,是检验地方党委政府是否树牢“四个意识”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市以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示为遵循,累计投入120亿元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47家,整治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3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78%提升至89%。此次迎检工作必须以“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将督查组反馈意见与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逐项对标,建立“学习—对照—整改—提升”闭环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二)迎接省环保督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十四五”时期“双碳”战略目标,我市传统产业占比仍达62%,单位GDP能耗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倍。省环保督查恰似“手术刀”,将精准切除“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园区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等发展病灶。我们要以督查整改为契机,实施“百亿技改工程”,推动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去年通过环保倒逼,已促成3家化工企业转型生物医药,盘活低效用地800亩,新增产值45亿元,充分证明“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全能够协同推进。要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把项目准入关,让每度电、每吨水都产生最大生态效益。
(三)迎接省环保督查是回应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去年全市生态环境信访投诉达3276件,其中餐饮油烟、工地扬尘、河道返黑返臭问题占比68%。省环保督查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直通车,我们要用好“12369”环保举报平台,对群众反复投诉的12个重点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如XX河黑臭水体治理,曾因管网破损导致三年四次返臭,此次通过“水下机器人”全面排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并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实现“治污”向“提质”转变。要建立“环境问题曝光台”,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在媒体公开道歉,今年已对2个街道实施区域限批。通过“环保开放日”邀请群众参与水质监测,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监督者”,真正实现“环境质量让群众说了算”。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省环保督查标准高、要求严、问责实,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一)全面排查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群众信访举报问题,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领域,组织专班逐一过筛子,确保问题见底清零。二是实施“清单式”整改。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能立即解决的,要立行立改;对需要长期推进的,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持续跟踪问效。三是强化“闭环式”监管。健全“发现—整改—验收—销号”全链条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紧盯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三源”治理。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严控“散乱污”企业反弹,加强柴油货车监管,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严防土壤污染风险。
(三)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XX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年内完成4项行业排放标准修订,建立生态补偿资金池和排污权交易平台,让法治成为刚性约束。二是创新监管执法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立环保警察联合执法队伍,今年已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起,让环境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三是健全多元共治格局。实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将32家重点企业纳入在线监控;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日”活动12场,组建民间河长、生态志愿者队伍23支,构建全民参与的“大环保”格局。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省环保督查迎检工作取得实效
迎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严明纪律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市环保督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机制,统筹编制全市迎检工作方案,细化7大类32项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要领导既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施工队长”,亲自召开专题部署会研究整改方案,深入一线督导重点企业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难点问题。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环保、住建、水利等部门每周联合办公,共享污染源监测数据、企业排污许可信息等关键资料;组建跨部门联合执法队,针对化工园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零点行动”突击检查,形成“发现—移交—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链条,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
(二)严格考核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要将迎检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设置问题整改率、群众满意度等12项量化指标,对连续3次排名末位的单位实行“一票否优”。对主动排查整改问题、创新环保治理模式的单位,在年度评优中额外加分并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由纪委监委启动问责程序,去年已对2家企业环保数据造假案件实施“双罚制”,既追究企业主体责任,又倒查属地监管部门失职行为。要组建3个市级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全覆盖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开具《整改令》,明确整改时限和标准,并建立“回头看”台账,对逾期未整改的实行挂牌督办,今年已对4起拖延整改案件公开曝光,形成“整改不力必问责、问责必严成常态”的鲜明导向。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迎检工作进展和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曝光一批反面典型,形成震慑效应。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构建全民共治共享的“大环保”格局。
同志们,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以省环保督查为契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准备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