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2025年创新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创新是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呼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勇于探索,落实创新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2025年创新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2025年创新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创新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要求,总结集团近年来创新工作成效,分析形势任务,部署未来三年创新攻坚目标。刚才,我们表彰了2024年度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总工程师通报了集团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期评估情况,三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牢记国之大者,以历史担当扛起创新使命

(一)创新是集团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回顾集团70年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白手起家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到改革开放后参与国际竞争,再到新时代跻身世界500强,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创新突破。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行业技术变革,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研发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2%,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5%,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68%。特别是攻克了5G+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卡脖子技术,开发出全球首台套智能掘进装备、国内首款氢能重卡等标志性产品,推动集团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二)创新是应对百年变局的关键一招。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方面,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加剧,我们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产业亟需通过创新实现突围。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上勇当先锋。比如,面对新能源汽车缺芯少电困境,我们组建跨领域攻关团队,仅用18个月就突破车规级IGBT芯片技术,实现国产替代,累计装机量突破50万套。

(三)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要初步形成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世界一流企业特征。对照这一目标,我们在创新效能、新兴产业占比、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有差距。必须坚持四个面向,把创新融入集团战略、管理、文化全链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从规模速度质量效益转变。比如,我们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建成12灯塔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跻身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第一方阵。

二、聚焦三个突破,奋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筑牢产业安全根基。一是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坚工程。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对10项关键技术实行赛马制,成功突破3D金属打印、高端轴承钢等5项技术,进口替代率提升至82%。二是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国家实验室重组为契机,整合集团内部研发资源,牵头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制造业创新中心3个,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三是深化产学研用协同。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构建需求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协同创新模式,近三年联合攻关项目转化率达65%

(二)突破新兴产业布局,培育增长新动能。一是抢占未来产业赛道。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氢能储能、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已孵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二是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发挥集团在轨道交通、工程装备等领域的优势,牵头组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推动200家供应商实现数字化转型。三是推进数智化赋能。实施云网融合工程,建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120万台,开发工业APP2000个,培育出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等新业态。

(三)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一是完善创新考核机制。将研发投入强度、新产品收入占比等指标纳入子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权重提升至25%,对重大创新项目实施容错免责。二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行股权+分红+岗位晋升多元化激励,对120名核心技术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设立5000万元创新基金,奖励突出贡献团队。三是营造创新文化生态。开展全员创新创效活动,设立金点子奖,近三年征集职工创新成果8600项,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形成人人可创新、处处能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三个保障,确保创新攻坚落地见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一是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在12家重点子企业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建立党委前置研究创新重大事项清单,将国家战略需求转化为28项具体研发任务,确保创新方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比如,某装备制造企业党委牵头成立高端数控机床攻关领导小组,党员骨干带头攻克五轴联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二是开展党建+创新专项行动,在重大专项中设立党员突击队”“青年创新工坊,实施挂牌督战,攻克氢能储运、深海机器人等15卡脖子技术,党员牵头项目占比达78%。三是构建廉洁创新体系,制定《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建立纪委书记+财务总监+审计专员联合监督机制,对12个重大项目开展穿透式审计,追回违规使用资金820万元,确保创新资金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二)强化资源投入保障。一是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设立基础研究十年基金,每年投入5亿元支持原始创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4.2%,其中60%投向量子计算、生物交叉等前沿领域。二是打造三库一平台资源生态,建成涵盖2.3万条技术需求的全球创新需求库,整合1.8万项专利的成果转化库,汇聚3200名顶尖专家的人才智库,开发创新资源地图系统,实现技术需求30天内精准匹配。比如,某新材料公司通过平台对接中科院院士团队,仅用6个月就开发出高温超导材料,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三是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在德国、日本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与西门子、三菱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主导制定5G+工业互联网国际标准3项,推动中国高铁控制系统进入欧盟市场。

(三)强化风险防控保障。一是建立三级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项目实施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伦理合规三维评估,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系统,近三年叫停低效项目12个,避免经济损失15亿元。二是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战略,设立专利导航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5件,通过专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技术转化收益8.7亿元。三是筑牢创新安全防线,针对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敏感领域,制定《科研伦理审查办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伦理委员会+安全评审双把关机制,完成126个项目的合规审查,确保创新活动不触红线”“不越雷池

同志们,创新是刻在集团基因里的精神密码,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攀科技高峰,勇立创新潮头,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47 4642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