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制度落实,推动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工作效能,树立良好形象,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关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主题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今天的日期是2025年9月9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我们专门安排这样一次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单位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总结经验、正视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如何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确保其在常态化轨道上行稳致远、在长效化机制下落地生根。这既是一次思想上的再统一、认识上的再深化,更是一次行动上的再部署、责任上的再压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问题,从来就不是小事,它关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始,一场涤荡疴疾、扶正祛邪的作风革命深刻改变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面貌。实践雄辩地证明,作风建设是凝心聚力的"黏合剂"、是推动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检验我们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的"试金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绝不是一阵风、一场运动,而是一场必须常抓不懈的攻坚战、持久战。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一,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应对复杂严峻形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内部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我们有一支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如果我们的作风漂浮、纪律松弛,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就可能出现"中梗阻",贻误战机;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就可能出现"冷硬横推",损害公信力。只有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使优良作风成为每位同志的思维习惯和行动自觉,我们才能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站得稳、顶得住、过得硬,为我单位乃至〔...〕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第二,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解决顽瘴痼疾、净化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面上的一些歪风邪气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我们必须看到,"四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一些老问题可能会改头换面、潜入地下,以更隐蔽的形式出现;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如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依然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整治的重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就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因此,我们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必须从制度层面着手,构建起一套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的笼子,让优良作风有章可循,让歪风邪气无处遁形,从根本上铲除作风问题滋生的土壤。

第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践行初心使命、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也最真切。一个审批事项的办理效率、一次信访问题的处理态度、一个基层调研的务实程度,都直接关系到群众对我们的评价。根据国家层面的调查显示,高达%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充分说明,抓作风建设就是抓民心。我们必须将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校园餐饮安全、公共资源管理、便民服务效率等,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正视成绩与问题,准确把握当前作风建设的形势与挑战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信心,也要敢于直面问题,保持警醒。

从成绩来看,我单位作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看得见的成效。

一是高压态势持续巩固。放眼全国,作风建设的力度始终不减。仅20xx年一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万起,处理万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万起,处理万人。这种严抓严管的态势,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聚焦到我们单位内部,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

二是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把查摆问题、推动整改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借鉴一些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我们建立了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例如,有的单位领导班子及科级干部共查摆出36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了%;基层组织查摆出9个问题,整改完成率也达到了%。参照这一标准,我单位自今年初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领导班子层面共梳理出12个突出问题,截至本月初,已按期完成整改9个,整改完成率达到75%,其余3个复杂问题也已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正在持续推进中。

三是制度建设初见成效。我们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作风问题,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例如,我们针对前期发现的会议过多、文件过长等问题,出台了精文简会的具体规定;针对调研不深不实的问题,完善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工作细则。目前,我们已将相关整改措施成功转化为4项内部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风问题具有隐蔽性和变异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我们必须用"放大镜"审视自身,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第一,"老问题"的顽固性依然存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并未绝迹,而是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变脸术"。比如,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私人会所,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借助快递、电子红包等方式进行,这些"由明转暗"的新动向,给我们监督执纪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二,"新表现"的危害性不容小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是作风建设的"头号大敌"。有的同志抓工作停留在"喊口号、作表态"层面,对上级部署满足于"已传达、已布置",对实际效果不闻不问;有的热衷于打造"盆景"、包装"亮点",工作成绩"水分"很大;有的在服务群众和企业时,依然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人为设置"玻璃门""旋转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单位形象。

第三,"不想为、不敢为"的苗头有所显现。在持续高压的正风肃纪态势下,少数干部产生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躺平"心态。有的对工作任务"推拖绕",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有的怕担风险,遇到矛盾绕道走,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为官哲学。这种消极怠工的"软钉子",同样是作风建设需要整治的重点。

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在我们单位、在我们各个部门、在我们在座的各位身上,是不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我们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予以纠正和解决。

三、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作风建设走向纵深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多点发力、综合施策。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压实责任"上再加力,拧紧管党治吏的"责任链"。作风建设抓得好不好,关键在责任落得实不实。我们要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不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头雁效应",更要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对分管领域、分管部门的作风问题要主动过问、及时纠正。我们要全面推行清单化管理,借鉴一些地区围绕重点工作制定"四张清单"的做法,将作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岗、量化到人,确保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第二,在"靶向治疗"上再聚焦,打好整治顽瘴痼疾的"攻坚战"。常态化不等于常态,长效化不等于一劳永逸。我们必须紧盯"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要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要聚焦那些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能解决的"硬骨头",集中力量进行攻坚。要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大力精简会议、文件,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服务群众、狠抓落实。

第三,在"建章立制"上再完善,扎紧标本兼治的"制度笼"。好的作风需要制度来保障和巩固。我们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作风建设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查漏补缺,修订完善,重点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的易发多发领域,构建一套科学、严密、管用的制度体系。同时,要狠抓制度的执行力,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而不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稻草人",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四,在"监督问效"上再从严,用好综合施治的"组合拳"。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作风建设机制,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我们要整合监督力量,构建起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督网络。要创新监督方式,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明察暗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真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要将作风建设情况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紧密挂钩。对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使用、予以褒奖;对作风漂浮、群众意见大的干部要及时提醒、严肃处理,形成"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的鲜明导向。

第五,在"教育引导"上再深化,营造崇尚实干的"好生态"。作风的养成,既靠严格的约束,也靠思想的引领。我们要坚持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大力选树和宣传我们身边的作风建设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像〔...〕市评选"作风建设十佳案例"那样讲好担当作为的先进故事,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用好反面教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深刻剖析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同志们,作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永远没有休止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让我们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振精神、改进作风、真抓实干,以优良的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为奋力谱写我单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47 5192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