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业2025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加强整改力度,确保财务审计问题及时解决,提升矿业管理水平,维护企业形象与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矿业2025财务决算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矿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题非常明确、任务非常具体,就是针对20xx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总动员、总部署,推动整改工作全面落实。刚才,〔...〕同志已经传达了上级集团公司的整改工作方案,并对审计发现的、涉及我们各出资企业的具体问题清单进行了通报,提出了初步的整改安排。我相信,大家对问题的严重性、整改的紧迫性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明确要求。审计是企业管理的"听诊器",也是防范风险的"防火墙"。审计发现的问题,无论大小,都是我们管理体系中的漏洞和经营发展中的隐患。抓好审计整改,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答好、没有任何退路的"必答题"。下面,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我强调三点意见。 公□文思享↘文库原创发布
一、正视问题,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审计整改的极端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执行的力度。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抓好此次审计整改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
首先,审计整改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考验的是我们的执行力。本次财务决算审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上级集团公司强化财会监督、提升信息质量统一部署的关键环节。审计报告中指出的每一个问题,上级单位都高度关注。能否不折不扣、高质量地完成整改,直接体现了我们对上级决策部署的执行态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司在集团系统内的信誉和形象。在这项工作中,绝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必须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严格的标准抓好落实,确保向上级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其次,审计整改是扭亏脱困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是我们的生存力。近年来,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等复杂因素影响,整个有色金属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从集团层面看,20xx年以来经营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反观我们自身,20xx年的财务决算结果同样不容乐观,部分关键指标未能达到年度预期,公司治亏脱困的攻坚战仍在最紧要的关头。审计揭示的问题,看似是财务数据和管理流程上的瑕疵,实则直接关联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资产管理不规范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到成本费用管控不严造成"跑冒滴漏";从投资项目效益评估不足引致回报未达预期,到供应链环节存在潜在风险侵蚀利润空间,每一项问题都像木桶上的短板,直接消耗着我们来之不易的利润,制约着公司现金流的健康稳定。若不彻底根治这些问题,堵塞住管理漏洞,那么一切降本增效、扭亏增盈的努力都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付诸东流。
最后,审计整改是夯实"十五五"发展根基的必然要求,关系的是我们的发展力。当前,公司正处于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的发展蓝图再宏伟,如果基础不牢,也只是空中楼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在基础管理、风险防控、价值创造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只有通过这次全面、深入的整改,刮骨疗毒、强筋健骨,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与现代化企业治理相匹配的内控和财务管理体系。只有把地基打得更牢,我们才能在"十五五"时期走得更稳、更远,才能有底气去争取更优的项目、开拓更广的市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聚焦关键,靶向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问题整改
问题已经摆在面前,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照问题清单,拿出实招硬招,确保整改工作精准到位、取得实效。
第一,聚焦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问题,坚决守住合规底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从这次审计情况看,"有制度不执行、执行打折扣"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备品备件采购、零星工程建设、非招标方式采购等领域,审计发现个别单位存在规章制度"挂在墙上、落在纸上"的情况。有的单位为图方便,简化内部审批程序,出现"先上车后买票"、先执行后报批的行为,涉及金额累计达到数百万元。这绝不是简单的程序瑕疵,而是对制度权威的公然挑战,是合规意识淡薄的直接体现。对此,必须下猛药、出重拳。各单位要立即组织对现有内控制度的再学习、再梳理,确保每一名相关岗位人员都熟知制度内容、敬畏制度规定。纪委、审计、财务等部门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对于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特殊人物"和"法外之地"。
第二,聚焦资产管理的"效能"不高问题,全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资产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管好用好存量资产,是提升效益最直接的途径。审计报告明确指出,公司部分长期闲置资产、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工作推进缓慢。据统计,目前仍有账面价值近千万元的设备已停用超过三年,不仅未能创造任何价值,每年还要为此支付不菲的维护和存放费用,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此外,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的现象也较为突出,个别项目完工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仍未转入固定资产,这直接影响了资产折旧的准确计提和生产成本的真实核算,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针对这些问题,资产管理部门要牵头,各使用单位要配合,立即对公司所有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盘点。要在一个月内,针对所有闲置和低效资产,逐一制定出盘活、利用或处置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要将资产周转率、闲置资产盘活率等指标,纳入对各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谁使用、谁负责、谁创造价值"的鲜明导向。
第三,聚焦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组建专班攻坚克难。审计报告中再次提及了一些长期存在、反复出现、整改效果不佳的"老大难"问题,这些是硬骨头,也是我们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例如,部分下属企业权属不清的土地房产问题,历史成因复杂,但长期悬而未决,已成为制约其融资和发展的障碍;又如,个别单位账龄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应收账款,历次审计都被点名,但始终未能有效清收或完成核销,沉淀为资产损失的巨大风险。对于这类问题,不能再用常规的办法,必须采取超常的措施。公司党委研究决定,针对本次审计发现的几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成立由公司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组。专班要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法律、财务、资产、生产等各方力量,赋予专班必要的决策权和协调权。要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一案一策,制定详尽的攻坚方案。对于需要外部协调的,公司层面全力支持;对于内部存在推诿扯皮的,严肃追责。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规定时限内,彻底解决这些顽瘴痼疾,决不能把问题再留给下一次审计,更不能把风险传给未来。
三、强化保障,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整改工作能不能落地见效,关键看责任是否到位、机制是否健全、问责是否严格。
首先,要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抓好整改,责任必须明确。公司层面,由我负总责,分管财务的〔...〕同志具体牵头,其他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领域和单位的整改工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整改"的原则,对号入座,主动认领,负责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问题的整改。各出资企业是本次整改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会后,各单位要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本次会议精神,并对照审计问题清单,制定出本单位详细的整改方案。方案要做到"五明确":明确整改目标、明确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这份方案不是写在纸上、束之高阁的,而是要作为军令状,严格遵照执行。
其次,要建立"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审计整改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解决已经发现的个案问题,更在于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类制度,堵塞一片漏洞。各单位在整改过程中,必须坚持"举一反三",不能就事论事。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度缺陷、是流程不畅,还是人员能力不足?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着力于建章立制,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和管理办法,真正做到源头治理。要把审计问题整改,与正在开展的巡视巡察整改、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治亏脱困重点工作等有机融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形成合力,实现管理水平的系统性提升。
最后,要树立"动真碰硬、严肃问责"的鲜明导向。没有问责,责任就容易落空。为确保整改成效,公司纪委和审计部将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督导将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整改进度滞后、整改措施不力的单位,将及时发出督办函,约谈主要负责人。对在整改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甚至虚假整改、数字整改的,一经查实,绝不手软。将把整改结果与各单位及负责人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等直接挂钩,真正让"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形成强大震慑。
同志们,审计整改是一场硬仗,也是一次对我们管理能力和工作作风的全面检验。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希望大家以对企业、对事业、对岗位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坚决、全面、彻底地完成好各项整改任务,为公司打赢治亏脱困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擘画好"十五五"宏伟蓝图筑牢坚实基础!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