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产教融合对接会上的讲话
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推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集团产教融合对接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集团产教融合对接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集团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金秋十月,我们怀着共谋发展的热忱,在〔...〕集团总部齐聚一堂。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融合赋能·协同共进",核心议题是探讨如何以〔...〕集团强大的产业力量,助力〔...〕大学的本科合格评估与内涵式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大学全体师生,对〔...〕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鼎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明年,我校将迎来建校以来至关重要的一次大考--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这不仅是对我们办学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决定学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役。〔...〕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植入了〔...〕集团的优秀基因,承载着产业报国、教育兴邦的共同梦想。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就是要将这种血脉相连的共生关系,转化为迎评促建的强大合力,共同答好这份时代考卷。
截至2025年,在集团的支持下,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在校生近15000人、教职工1300余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对合格评估,我们深知,单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评估的核心指标,如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都与产业需求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深化与〔...〕集团的产教融合,是我们顺利通过评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聚焦人才培养,共筑协同育人新高地。本科合格评估,首要看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是评估的硬核指标。〔...〕集团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前沿的视野。我们必须将集团的产业优势,转化为我们的人才培养优势。学校希望与集团旗下各子公司深度对接,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产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项目案例融入课程体系;共建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和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的培养模式;共建一批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实践环境,确保我们的毕业生能够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成为行业企业"抢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是聚力科教融汇,共建创新发展联合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合格评估的重要观测点。高校的科研不能停留在书斋里,必须与产业实践相结合,解决真问题,产生真效益。〔...〕集团每年都有大量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需求,这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最鲜活的研究课题。学校拥有雄厚的智力资源和科研平台,可以为集团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我们建议,构建"集团出题、高校解题、成果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过去一年,我们与集团合作,已成功联合申报了2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建的"〔...〕数字孪生实验室"已取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些成果都将是我们在评估中展示服务产业能力的有力证明。未来,我们期待与集团共同成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产业应用"的良性循环。
三是聚合师资力量,共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大学的根本保障,也是合格评估对"软件"建设的核心要求。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既要懂理论,也要懂实践。〔...〕集团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程师、科学家和高级管理人员,这是我们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宝贵的外部资源。我们恳请集团能够进一步开放资源,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让我们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去参与真实项目,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热忱欢迎集团的专家骨干走进〔...〕大学的课堂,担任产业教授或兼职导师,把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双向交流、专兼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既能站稳讲台、又能指导实践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融合赋能·协同共进"不仅是今天会议的主题,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集团与〔...〕大学是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即将到来的本科合格评估,是我们共同的机遇,也是我们共同的挑战。我们坚信,有〔...〕集团作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有我们在座各位的同心同德、携手并进,我们不仅有信心、有能力顺利通过本科合格评估,更有决心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