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精编模板

浩渺 分享 时间:

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弘扬抗战精神,激励民族团结,共同捍卫国家尊严,传承红色基因,奋发向前,建设美好未来。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80年前的今天,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回到80年前,从《波茨坦公告》的诞生到山城重庆传出的电波,回溯日本投降始末,

并将这段历史铭记心中!

2025年9月3日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铸就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那段苦难辉煌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开创未来。

浴血奋战:不屈的民族脊梁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此后,中国人民便踏上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号角正式吹响。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进

行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战役。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猛烈进攻,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则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强大合力。无论是在白山黑水之间,还是在江南水乡的稻田村落,到处都有抗日军民的身影,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铭记。

国际合作:正义的共同力量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战期间,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苏联在抗战初期给予了中国大量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等,为中国军队的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了物资援助,同时,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在

中国战场与日军作战,给日军的空中力量造成了沉重打击。

中国军队也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派出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与盟军共同抗击日军。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浴血奋战,经历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大捷等一系列战斗,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支援盟军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持和合作,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外部助力,同时,中国的抗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战胜了法西斯这一人类公敌,彰显了正义的力量。

精神传承:激励前行的动力

抗日战争胜利所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抗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是在后方默默奉献的普通民众,都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为了抗击外敌入侵,不惜牺牲一切。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让无数中华儿女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毫不畏惧,慷慨赴死。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人物,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民族气节的伟大。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中国军民在艰苦的抗战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斗志,与日军进行了长期的殊死搏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使中国人民在面对巨大困难和挫折时,始终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集中体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它成为推动国家发展

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望未来:维护和平的使命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冲突和动荡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我们要教育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的真相,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拼搏奋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担当。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不懈努力,奋勇前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结束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14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超3500万,一半国土被日寇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如今,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密苏里舰上的签字终结了东方战场的硝烟;10月25日,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一连串镌刻于民族记忆的日期,不仅标志着3500万军民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更向世界宣告:正义终将战胜野蛮,团结终能击溃压迫。中华民族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是9月3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启了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3日被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它提醒我们不忘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为抗日战争指明了前进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斗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是一面镜子,不断告诉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强权独裁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中国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并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坚信,正义的事业必胜!正义的事业必将彪炳史册!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伟大的我们的祖国万岁!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万岁!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全体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于绝境中毅然奋起,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巨大的灾难,使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

的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坚强核心。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统一战线旗帜,有力推动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后在海外公开发表。1935年11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两份宣言释放了中国共产党的极大诚意,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在其鼓舞下爱国救亡力量集结壮大起来。在同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党提出了“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的基本策略,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和首倡者。

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力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着手开展团结争取工作,

首先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等实现了西北联合抗日,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打开新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以抗日大局为重,独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了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向全国民众展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1937年9月,蒋介石事实上宣布承认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力巩固了抗战胜

利的政治保障。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战火中得到了磨砺与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产生恐惧和敌视;另一方面,日本侵略者面对多线作战的形势,对国民党政府转变策略,采取政治诱降手段,使得国民党内部再度涌起投降、反共的逆流。因此,国民党顽固派在统一战线内部不断制造分裂,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一度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坚持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坚定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全面抗战、持久抗战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奋战在最前线,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与日本侵略者浴血搏斗,谱写了以弱胜强、坚不可摧的壮阔史诗。

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主张并付诸行动,成为全国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连续发表十余份宣言和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反抗侵略。在抗日救亡最前线,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东北各地的抗日游击战争,党领导建立的多支抗日游击队伍成为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战的主要武装力量。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宣布北上抗日,最终到达陕北,进入了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用实际行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行了正确的路线战略方针,成为指导全面抗战的领导力量。毛泽东指出,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作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区别于国民党局限于军队和政府作战,漠视甚至打压人民抗日热情的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以全民动员、全民皆兵、全民参战造就了全民族抗战的力量洪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实施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在实践中总结和发展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与决心,指引了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了广大抗日人民武装,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与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相互支持,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创建和领导了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的广大抗日根据地,到抗战胜利前夕总面积已达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一亿,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打造了坚固堡垒和前沿阵地。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战主战场,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日军和伪军,支撑抗日战争度过了最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向被包围的日伪残存力量发起全面反攻,奠定了抗日战争的胜局。

中国共产党是凝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

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不仅取得了战场上的伟大胜利,还在这场恢宏壮阔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塑造了伟大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成为民族精神的引领塑造者。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引领力和群众凝聚力,团结起了最广大的爱国力量,扭转了近代以来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乱象。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人拥有高尚精神特质和伟大人格力量,成为民族精神的形象承载者。在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同抗战视为崇高使命,永远在最为艰难危急的时刻身先士卒,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优秀代表,展现了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谱写了感人至深的雄壮史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特质和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铸造了许多彪炳史册的精神丰碑,使延安宝塔山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灯塔。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抗战精神当之无愧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

各种阻力压力,全国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怕困难、不畏强敌、不惧牺牲,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9月3日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铸就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那段苦难辉煌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开创未来。

浴血奋战:不屈的民族脊梁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此后,中国人民便踏上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号角正式吹响。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进行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战役。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猛烈进攻,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则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强大合力。无论是在白山黑水之间,还是在江南水乡的稻田村落,到处都有抗日军民的身影,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铭记。

国际合作:正义的共同力量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战期间,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苏联在抗战初期给予了中国大量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等,为中国军队的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了物资援助,同时,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在中国战场与日军作战,给日军的空中力量造成了沉重打击。

中国军队也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派出远征军赴缅甸

作战,与盟军共同抗击日军。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浴血奋战,经历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大捷等一系列战斗,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支援盟军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持和合作,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外部助力,同时,中国的抗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战胜了法西斯这一人类公敌,彰显了正义的力量。

精神传承:激励前行的动力

抗日战争胜利所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抗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是在后方默默奉献的普通民众,都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为了抗击外敌入侵,不惜牺牲一切。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让无数中华儿女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毫不畏惧,慷慨赴死。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人物,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民族气节的伟大。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中国军民在艰苦的抗战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斗志,与日军进行了长期的殊死搏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使中国人民在面对巨大困难和挫折时,始终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集中体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它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望未来:维护和平的使命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冲突和动荡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我们要教育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的真相,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拼搏奋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担当。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不懈努力,奋勇前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39 5044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