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元宵节象征团圆与美好,灯笼映照着人们的希望,汤圆传递着温暖与祝福,文化传承与亲情交融,如何更好地珍惜这份传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吃完团圆饭,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几声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赏花灯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惬意的神情离开了。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2

大地春,神州美,花灯闹元宵,千树花,万户春,快乐在今宵。鞭炮声声、礼花阵阵,显出一片和谐欢喜的景象……仿佛要把整个地球都要染上那五彩滨纷的礼花颜色,整个世界得意的、豪放的尽情释放这个节日的浓重气氛!烟花此起彼伏,似乎已经按捺很久,集聚在这个喜庆佳节通通迫不及待的展示它最美丽的一个个瞬间!让人们驻足观望、拍手称赞、流连忘返、其乐融融!

傍晚的街道和广场上,也早已聚集了热闹的人群,买个孔明灯,许下新年的梦想,放飞新年的希望,不一会儿,天空中便飘荡着无数的灯火,近的似飞蝶,远的似星星,共同照亮了起初还不太明亮的夜空。小孩们忙着挑选各式花灯,音乐四处响起,仿佛置身于花灯的海洋、音乐的殿堂。

万家灯火明月夜,火树银花不夜天。人心齐齐欢乐堆里,天空也抒怀。看,月亮逐渐从云层中探出她那娇羞的身影,将皎洁的月光无私的倾泻大地;天空中渐飞渐远似抵瑶池的明火也格外扎眼,它承载着无尽的期望和梦想飞向远方;华灯范文参考网明亮,卖力的照亮这不眠的山城;顽皮的孩童提着心爱的花灯在人潮中穿梭,一路追逐嬉闹,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童趣,留下一路快乐的音符;出游的人们逛夜市、赏花灯,和谐盛景令人倍感温馨。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全家人团聚的日子。北方人把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当做是新年的结束。过了元宵节就该收拾心情,开始好好工作了。过了一个寒假,放松了一个寒假,都有点不想去上班了。今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早早的吃了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元宵晚会的开始。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元宵节都会吃元宵或汤圆。圆圆的汤圆或元宵代表了幸福美满,代表全家人圆圆满满。外面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的不停,五颜六色的烟火也在空中燃放。

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我们都会去看花灯。正月十六,大家还会相约到一个地方去烤杂饼。烤杂饼就是把过年时家里蒸的馒头花糕或供香什么的丢进火堆了烧一烧,这代表着人们在新的一年希望远离各种疾病,健健康康的美好愿望。长大之后,看花灯或烤杂饼的机会变少了,甚至有时候因为上学或工作的关系,十五都不能跟家人在一起度过。所以现在我格外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亲情都是最可贵的,是任何感情都无法代替的。

不管以后我在哪个城市,家永远是我的牵挂,亲人永远在我的心里。我会好好爱自己的亲人,珍惜亲情,因为家永远是我避风的港湾。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4

新春佳节,在这辞旧迎新的元宵佳节中,我走出门去,去享那欢乐的愉快的气氛。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我看见街上人人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门上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山塘街照的如同白天一样,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加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在空中绽放,仿佛把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听,一阵阵锣鼓声不断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来转一转这“九曲黄河”,我来到阵口一瞧,一边引人耳目的写着入口,一边大大的写着出口,我便从入口走进了阵中,阵阵锣鼓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抵不住诱惑,不由自主的双脚生风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这“九曲黄河”。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我看到的元宵节真美啊!不过我相信在这个发达的祖国里,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灿烂、更辉煌!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5

元宵节到啦,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这一天要弄好多好多的菜,最主要的一碗是汤圆。元宵节嘛,当然得要有汤圆咯,没有汤圆的元宵节怎么算是过了元宵呢是吧。今天是元宵节,过完元宵节以后我就该去上学啦。我在还没有过年之前就开始想着要去学校了,现在真的要去学校了,又不想去了,感觉好不舍啊。过完元宵以后,一家人就该东奔西走了,我和姐姐去读书,爸爸和妈妈去打工,家里就没有什么人了。就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里了。家里原本是热热闹闹的,等元宵一过我们大家就要各奔东西啦。到时候家里一定会变得很清静很清静的。我知道那清静的环境里待着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因为我尝试过那种感觉,那感觉令我至今未忘。我不想再体验那种感觉了,那种感觉很凄凉。

这个元宵节我既期待他的到来又不希望他来的这么早。但是他始终还是到来了,他的到来让我知道了,家人马上就要一个一个的去打工、去读书,家里就会变得很安静、很安静。

元宵节下着雨,这雨下得让我感觉好伤感,好像是快要离别的那种伤感。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6

当春节的脚步渐渐远去,当如钩的月牙逐渐饱满,农历正月十五迎来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来了,这是大地回春的一个夜晚,人们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合家团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迷嬉戏,并且共吃元宵,以示庆祝。但无论是哪种庆祝,都表达了人们“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意愿。

我特别想念小时候过元宵节情景。元宵节吃汤圆,还没到晚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汤圆的时候,早上一起床,我就嚷嚷着“要吃汤圆,要吃汤圆!”。母亲听了特意为我做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滋味实在太美妙了!想起昨天晚上一家一起做汤圆,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母亲负责和好米粉,搓成长长的细条,然后用刀子将细条切成小小方块。全家聚集在一起,每个人将切成的小小米粉方块放在手中心,把它搓成一个一个的小圆团,做出了好多圆圆的汤圆。汤圆是不包馅的,母亲一边搓一边唠叨着:“做人要实实在在,汤圆也要实在的,实心的汤圆实在,自己做更实在。”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节日几乎都和吃联系在一起,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有句俗语“嘴馋媳妇盼节到”,真是穷则思吃。各家各户在节日到来前,总是要准备上各种丰盛的菜肴,到了过节这一天,全家聚集在一起饱食一顿就是最快乐幸福的事了。而外国的狂欢节、圣诞节等,活动丰富多彩得多,大家都是涌上街头狂欢。真是中国人过节少不了吃,要吃就只能都在自己家里过,讲究个团圆吧!

今天是元宵节了,当圆圆的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和父母围坐在饭桌前吃着热腾腾的汤圆,看着中央一台的元宵节晚会,看着得奖的节目,时而欢笑,时而怀念。我觉得过了元宵节才算是真正的“出年”了,虽然春节过了,但我们还是觉得是在过春节,每天都一样.

今年我们的心愿:只盼望我们一家人的身体健康,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赚多一点钱,我学业有成,我们期待着。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过后,元宵节是最值得纪念的节日。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闹元宵。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一家去看花灯,尽管有小雨,但是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这一路上说说笑笑,车道都快变成“人行道”了。到了侨乡体育馆,我兴致勃勃的看起了花灯,花灯有星形的,三角形的,梯形的。在场馆的西面有一盏是“兔子放鞭炮”一只兔子拿着鞭炮,意思是说:大家要快快乐乐的生活。咦?那里怎么有那么多人?哦!是“年年有鱼”灯吸引了大家。六条小鱼跳了上来,这小雨的形象很可爱。在场馆的东面是“大家喜气洋洋”,一只小兔子在大街上走路,手里还拿着爆竹。在场馆的西南面。在桥乡体育馆这里的花灯各式各样,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做工细致,真让人眼花缭乱!在这茫茫的灯海中,要数有趣的就是龙灯了。一条“巨大巨大”的金龙了,她那炯炯有神的两只大眼睛,龙舌吐在外面,银光闪闪的龙须,是呐样的精神,那样逼真!微风习习,金龙摇头摆尾,一副威风的样子。另一盏龙灯更好玩。一只兔子站在他的背上,仿佛在戏弄它,龙须飘然,龙尾摆来摆去,那只兔子笑得嘴巴咧开了,眼睛笑得眯着。还有一盏龙等更威风。龙威大摇大摆,龙爪刚劲有力,扶摇直上,龙眼只等前方,好像它要往上腾飞,老师有讲过1篇课文叫“龙的传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也要加速前进。

人群渐渐稀疏,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但观灯的人络绎不绝,来来往往。渐渐地下起了小雨,人们撑起了小伞,与灯笼在一起,大家都是分不清哪是灯笼,哪是花伞。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啊!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8

今年,我有幸深入体验了元宵节的氛围,参加了各种庆祝活动,现在分享一下我的元宵节心得体会。

元宵节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当属赏花灯。在夜晚,各式各样的花灯点亮了整个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些花灯形态各异,有的精致秀美,有的气势磅礴,让人目不暇接。在赏花灯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人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除了赏花灯,我还品尝了各种美食,如汤圆、元宵等。这些美食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我不仅享受到了味觉上的满足,更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参加了猜灯谜活动。这是一个富有智慧和趣味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猜灯谜,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通过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我更加坚定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总之,这次元宵节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享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更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9

我一直以为中国是没有情人节的,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但那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秦观的《鹊桥仙》写得缠绵悱恻:“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七夕节只是牛郎织女的情人节,因为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她们是否祈求爱情,肯定会的,但也只是祈求而已,七夕相会的只有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不是现实中遭礼教束缚的人们,当然也不包括这些一厢情愿的纯真少女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对爱情只有朦胧的向往,并没有实际行动。所以我认为,七夕节并不能算情人节,最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人节。

中国青年男女也有过浪漫的时节,在宋朝的元宵节,郁积的柔情在火树银花上绽放、燃烧。古人强调男女之大防,青年男女绝少有亲近的机会。元宵佳节,少女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赏花灯,礼教严防密守下的一个疏忽,给青年男女提供一个一见钟情、约会的机会。女词人朱淑真所写的《生查子》就描写这样的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也有人说这首词是欧阳修写的。作者是谁,并不重要,让人喟叹的是词中所写的爱情悲剧。去年元宵节约会,今年的元宵只有明亮的月和璀璨的灯光照亮脸上的泪痕。这中间有多少曲折,发生了什么变故,不得而知。但这样的悲剧在当时很有普遍性。在古代,中国式的浪漫总被泪水浸透,也难怪现在的青年人记不起我们中国曾经也有过情人节,纷纷过西方的情人节,给情人送红玫瑰。

民间有在元宵节为爱情祈愿的习俗。在中国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在广东揭阳榕城,元宵之夜“行彩桥”的风俗流传年代甚久,年轻的小伙子“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妻子)”;姑娘们拿石块或竹枝掷溪中说:“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但也只是祈愿而已,更多的人还是把婚姻交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的婚姻不能自己主宰。

在元宵节恋爱成功的概率低,所以戏剧舞台上翻来翻去就是那些让人羡慕的爱情佳话。如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但这样的喜剧很少,更多的人心中的情犹如元宵节放的礼花炮一般,升上天空,绽放的时间很短暂,然后就凋谢,只剩下一地的炮纸。

我们看看辛弃疾那首写元宵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朦胧的花灯灯光中,突然眼睛一亮,爱上一个笑语盈盈的女子,这爱的速度太快,也注定它会很快消失。这个被单方面爱上的女子很快淹没在看灯的人群中,男子一直在寻找,终于在灯火阑珊处看见了她。但看见了又能怎么样呢?走上去向她表白,还是回家之后象舞台上的文弱书生害单相思?中国人骨子里就缺乏敢爱的勇气,爱了碰到礼教的硬墙,又不敢恨,以头撞墙的更少。也难怪,自由恋爱要等到上个世纪才得以实现。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0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打开这座宝库的大门,我们认识了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欣赏了古代建筑和绘画,知道了中国有许多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为“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舞龙灯、观彩灯、猜灯谜、吃汤圆,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每当元宵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汤圆。热气腾腾的汤圆上桌了,它们一个个圆溜溜的,浮在汤面上,像一个个胖娃娃。我舀起一个汤圆,先吹了几下,轻轻一咬,甜滋滋的,汤圆的汁都溢到嘴角旁,妈妈笑我像只小花猫。汤圆有黑芝麻陷、花生馅、豆沙馅等。

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条街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来到满园春,到处是摆满花灯的小摊,花灯各种各样,我又看见有聪明的喜羊羊、有懒惰的懒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灯,还有花型的灯,各种动物形状的灯……

元宵节的活动真是绚丽多彩,真令人难忘啊……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1

今年元宵节,我参加社区组织的元宵节活动,亲手体验了做元宵的乐趣。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大家围在一起交流厨艺,准备做元宵。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一行列。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和糯米粉、馅料,然后捏成元宵。虽然一开始并不熟练,但慢慢地,我也掌握了技巧,越做越顺手。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元宵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元宵节的起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亲手做元宵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一传统。

此外,这次活动也让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了任务。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社区活动中,与邻居们一起分享快乐,共同感受社区的温暖与和谐。同时,我也希望能将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这次的元宵节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做元宵,还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2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很快乐。

一大早,我和家人一起包汤圆。这些汤圆外形滚圆,馅料香甜,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我们一边包汤圆,一边聊着天,笑声充满了整个厨房。不一会儿,一盘盘的汤圆就包好了。我看着这些可爱的汤圆,心中满是喜悦。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汤圆。汤圆的皮薄馅滑,甜而不腻,十分美味。我们一边品尝着汤圆的美味,一边欣赏着窗外的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幸福,这一切都是家人的陪伴和关爱带来的。

此外,我还参加了社区的元宵节活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有猜灯谜、做灯笼、打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和邻居们一起猜灯谜,一起做灯笼,一起打鼓,玩得不亦乐乎。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和谐,也认识了许多有趣的朋友。

除了这些活动,我还和家人一起看了元宵节的晚会。晚会上有歌舞、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每一个节目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和节日的喜庆。我特别喜欢那些歌舞表演,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和优美的舞姿让我惊叹不已。

通过这个元宵节,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和社区的和谐。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继续和家人、朋友们一起欢度每一个美好的节日。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3

春节的潮汐刚退后不久,元宵的风暴又再次来袭。虽然这一风暴持续不久,但是这“独特”元宵节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那天,我来到了万泉河畔,那里没有一辆车,我漫无心际的在大马路上走着,没有车的大马路显得宽了许多,街道上的人时不时与我擦肩而过。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音乐喷泉,这里有的敲锣打鼓,还有人舞龙、扭秧歌,那种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两步,手中的扇子也随之摇摆,别有一番韵味,手中的长丝带随风飘舞,美不胜收。

舞龙那边一个个敲锣打鼓的人尽力挥舞着鼓棒,鼓韵齐鸣,动作齐整划一,完美无缺。舞龙人精神抖擞,用双臂挥舞着,周围观众不时地发出喝彩声。

我继续漫步在万泉河畔。忽然,耳边传来雷鸣般的轰响,我回眸一看,原来是那边的舞台正在演奏摇滚音乐,我挤到人堆里,看着那歌手疯狂的摇滚着,那欢快的节奏,影响着我的感观,让我有一种心就要跳出来的感觉。听着那音乐,我兴奋不已!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十一点半。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透过窗子抬头望去,深蓝入党申请书色的天空那样迷人,空中闪动着一颗颗的小星星。它们越来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着眼睛和我说话。

欢乐的元宵节,美丽十足的舞蹈,震撼人心的摇滚音乐,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带来了生活的美好,也给我留下范文网站了快乐的童年。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4

元宵节是吃汤圆,观灯的日子。我们海宁的灯彩也是世界有名的。今年的元宵节,我们海宁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灯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这盛大的灯会。

那天,我一回家就急急的做起了作业,和妈妈早早地吃好了晚饭,因为妈妈说今天要封道,晚了就到不了爸爸那去看灯了,我们乘的车开到了海昌路口,没想到道路两旁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围的水泄不通的,连路边的栏杆上也挤满了人。

七点多,迎灯的队伍到了我们那,因为从爸爸单位楼上看下去有树挡着不清楚,所以我们搬了凳子到马路上看。我站在上面,还是因为矮看不清楚,妈妈一咬牙,让我坐到了她的脖子上,哇!真好看啊!各种各样灯彩的花车向我们慢慢开来,人们欢呼着,跳跃着。灯彩的正前方是奥运五环和福娃,它们向前跑着,样子栩栩如生。紧跟着的老年腰鼓队个个精神抖擞,动作是那样的整齐,优美。还有老鼠抱着灯彩,好像在说:“祝大家新年快乐,财源广进!”大象灯啊,龙凤灯啊等各种各样的灯彩美不胜收,舞龙舞狮的队伍也精彩极了,人人们大饱眼福。

很快,两个多小时迎灯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们一家也赶紧回家,到家后,我们一家人每人吃了一碗热呼呼的汤圆,祝福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5

一个人不是孤独,思念一个人才会孤独,思念一个失去的家就会满怀孤独——陈樟玙璠。

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熟了,漂在锅里,轻轻一拨打着旋儿,像我扑棱扑棱的心跳,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

满怀柔情,几丝眷念,花开有声,落英无语,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的思量。是的,我在想元宵节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日子,它是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

为了过年的圆满,今天人们又放响了鞭炮,向年发表最后的祝词,蔓延高挂的灯笼瞪着红眼乐淘淘地在春风里微笑,应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气腾腾的`元宵上桌了,我是一个善感的人,总觉着这鞭炮声在此刻是如此的颤动思念的心,我想此时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又会增添几丝念家恋亲的愁思;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更是心头盘旋萦绕难以下咽的悲苦。

元宵啊元宵从感性上讲成了过年的句号,人们的喜悦也将在一天随着爆竹烟花的鸣响、盛开、飘落,零落成狼藉的碎屑,最后归于灰飞烟灭·····

年啊从初一到十五算起,追溯的远一点,从元旦起年就让人沉迷,沉醉,沉沦,撩拨澎湃着这人们的心潮。因而说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约定成俗的物象在推波助澜渲染气氛,当然属年的的物象最多,鞭炮,年画,春联,糖果,饺子等。元宵节元宵成了主角,各种口味的元宵代表着人们的饮食喜好和心情。

正月里来闹新春,元宵节一过你就算过完了,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美轮美奂的繁华似锦又要归于平静。

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良宵苦短,物是人非事事休。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只因为每个节气里都蕴含着相似的温暖,不同的人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才算完满,节日里你会被宠着,疼着,爱着,念着,幸福着,当然也会被孤单和寂寞包围着、画心为牢、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纠结,难过,但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

说白了年不过是一个字,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

元宵节里看看过年最后的焰火,嘴里一裹元宵,此岸的烟花在甜蜜见就变成彼岸的重温和回忆,人们又开始遥想下一个粘着念想的日子······

元宵节啊,你知道今日又让多少人感怀吟叹,编情为经,织爱为纬,细细地密织思念的网,用丰润晕染的唐诗念你,用豪放婉约的宋词粘你,用饱满情怀的丹青妖娆你,用感人心魄的乐曲萦绕你。

一锅元宵煮飘摇,一场团聚,一世离歌,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粘着血缘亲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浅,或甜或淡····

元宵啊本身就寓意着团圆的圆满。所以我要说,你快乐,天天像过年,你悲伤,日日像末日。

过了今天的元宵节就算过完了年,元宵就是年最后的疼爱!但绝不是生命最后的疼爱!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6

今年元宵节,幼儿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节日氛围。孩子们穿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服饰,手中提着五彩斑斓的灯笼,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活动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一边听着,一边感受着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让我难忘的是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汤圆。我们揉面、包馅,一个个小小的汤圆就像孩子们的笑脸,充满了温暖和甜蜜。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我相信,这些美好的体验会成为孩子们宝贵的记忆,也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和尊重自己的文化。

未来,我希望幼儿园能够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和成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元宵节主题的心得体会 篇17

因为元宵节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妈妈就提前带我到水街去看花灯,这次灯会的主题是:“盛世中华、和谐盐城”。

晚上7点多钟我们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儿人山人海,还没到水街站台,交通警察就不给往前开了,我们只好下车步行。走了好远才到了售票处,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条长长的队,都在等着买票,还好老爸机灵三下五除二就买到了3张票,我激动地抱住了老爸的脸亲了又亲。

进了水街,我好像身处灯的海洋里,水街处处都是喜洋洋的灯笼和彩灯,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我们首先看到了代表盐城的各个景区丹顶鹤、麋鹿的灯组,我们继续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组龙凤花灯。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一组代表着地方戏的淮剧灯组面前,看着淮剧灯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们立刻有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就这样我们边走边看,忘情地徜徉于灯火辉煌之中,不知不觉我们开到了最后一组灯面前:这组灯生动形象描绘了我们盐城人过去晒盐、卖盐的场面,我立刻为有这样勤劳勇敢的祖先而感到无比自豪。爸爸说:“现在我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

今晚虽然没吃到元宵,但是我已经提前过了元宵节。

39 5051655
");